組織目標
國際
設計師聯合會(IDF)旨在擴大年輕設計師的眼界,提升年輕設計師的能力,提供年輕設計師表達的平台,製造更加
自由而公平的設計需求環境,引領社會積極健康的人文生活觀念。
組織口號
趁年輕引領
世界!(Young designers, big power!)
活動領域
學術論壇
學術
論壇一直就是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的主要活動範圍,2000年至2013年,13年的時間裡,國際設計師聯合會組織了131次學校論壇,參與論壇的設計師人數高達117名。論壇的主要形式涉及主題相關的系統論壇模式,包括學術研討、講座、公開討論、學術展覽和後期出版物的出版等。
學生交換學習
學生交換學習,是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提升地域設計師的系統設計能力和全面認知能力的首要方法。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組織的國際學校間的交流活動是
公益性質的,不收取學生任何佣金,但也由於其公益性,需要學生自己配合完成學校學位和課程的選擇,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只負責聯繫學校並審核交換學生的基礎設計能力,提供推薦信和邀請函。
教育培訓
教育培訓是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主要發展領域。但教育模式並不是傳統課堂
教育宣講,而是針對不同類型的設計師設立不同的課程包。不同學校之間課程包可以互相置換,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負責審核課程包,並為其分等級分類。
設計項目
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理事會的
外聯部下設的設計公司或理事單位,負責承接事企業的
設計業務,所接到的設計項目根據成員設計師的能力進行分配。
組織結構
基本概況
國際設計師聯合會(IDF)主要有組織大會、輪值主席、
理事會,三大部門組成。
組織大會是最高決策機構,每年舉行一次,決定年度的主要活動計畫,輪值主席和各個分區的理事成員的選任,以及年度的預算支出,並向輪值主席提出年度工作建議。
輪值主席由組織大會從各大院校的負責人或行業領軍人物中進行選舉,前提是這些被選舉者是組織的榮譽主席。榮譽主席的選擇由各個理事會推薦,每年提交組織大會審核。榮譽主席負責區域的社交禮儀和組織策劃工作。
理事會,是執行單位。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理事會有著高度自理權。有權提名該區域榮譽主席,有權發展組織成員,有權使用該區域的年度
預算。每個理事會的理事都是組織大會的成員。理事會下設理事,理事單位和組織成員,每個區域理事不超過5名,理事單位不超過3個。組織成員不超過該國家或地區藝術院校學生總數的2.1‰(2012年組織大會測定結果,每年度具體數量根據每年組織大會核算方法有所變動)。理論上組織成員只發展藝術院校在校學生和畢業不滿5年(包括)的年輕設計師。不具備條件者只能由國家或區域的理事簽署提名,由地方理事會審核通過方可加入組織。
各地理事會
大不列顛地區理事會
北歐地區理事會
蘭斯高等藝術與設計學院理事會
澳洲高等藝術設計中心理事會
香港亞太地區理事會
主要理事
艾施麗 奧森(Ashley Olsen )空間設計師,美國
采卡 帕森(Zac Posen )時尚品牌策劃設計師,義大利
賽西亞 卡西尼(Cecilia Cassini)產品設計師,芬蘭
秋山 美砂(Akiyama Misa) 空間配飾設計師,日本
趙興朋 (Arthur Jaw) 展覽展示設計師 中國
劉京( Liu Jing )品牌策劃設計師,中國
連傑( Lian Jie )平面設計師,中國
主要事件
1852年,在歐洲藝術教育界的發生一次
工藝美術運動,這次運動的形式僅僅是歐洲幾大院校的學生抗議學校課程而組織的一些罷課以及年輕設計師的自助籌辦展覽的活動。然而從這次活動開始,歐洲各大藝術院校開始有了聯繫,並且意識到,權威的設計對社會發展的阻滯影響。
1854年,先後有七所歐洲藝術院校建立獨立年輕設計師理事會並相互保持聯繫,並不定期的進行學術交流,這一年被認為是國際設計師聯合會的歷生年份。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掀起了一股設計浪潮,這股浪潮是創新也是改革,後來的評論家成為“新藝術運動”,這次藝術運動被認為是現代主義的前奏和伏筆。而在這段時間,歐洲
藝術院校的組織迅速由七個院校增加到十五個院校,院校類型從剛開始的純藝術院校開始向建築類,工業設計類和工藝美術類院校輻射。
20世紀中葉,世界的格局經歷浩劫後逐漸穩定,學術構架和理論知識也逐步完善,這時候的學院團體聯合卻因為學校的制度完善而逐漸鬆散起來。失去了本來的理事會聯繫制度。一度學院團體聯合會陷入各個學院或幾個臨近學院相互聯絡的冷漠境況。
2001年,在英國三所藝術學院學生團體的號召下,在
英國正式註冊成立國際設計師聯合會。組織成立之初只有三所院校21名成會員,均是年輕的設計師和學院的學生。但僅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在這21名學生的努力下,有17所
歐洲院校的學生,總計113名成員加入組織,並有11所院校的領導願意成為該組織的榮譽主席。這一年組織推出了自己的宣言和組織框架,並獲得了英國一家私人基金會的資金支持。
2006年,國際設計師聯合會出台政策,規定成立組織大會,大會選舉輪值主席,制定每年交流計畫,合理用度財政預算。並同時成立理事會,理事會對成員進行考核,開除不具備相應能力的成員,保留優質設計師成員。並提出組織口號就是“趁年輕引領世界”。
2007年至2009年,國際設計師聯合會在比利時、
俄羅斯、
美國、
澳大利亞成立分理事會。並在兩年的時間內組織了21次學校交流論壇,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世界設計界的交流平台的搭建者。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參與機構的合作院校從剛開始的英國
倫敦藝術大學、德國杜伊斯堡艾森大學設計系、伯格戈壁新斯坦藝術與設計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組織發展到了31所世界藝術設計大學的學生組織,其中包括
比利時的利姆博格傳媒與設計學院,捷克的布拉格藝術、建築與設計學院,丹麥的奧胡斯建築學院、
丹麥設計學院,芬蘭埃夫達克套用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法國的蘭斯高等藝術與設計學院、巴黎杜伯利藝術與設計學院,希臘的雅典技術教育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義大利的杜馬斯學院、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等等。
2010年,國際設計師聯合會在日本成立分理事會,日本
武藏野大學多名學生成為組織理事和成員。
2013年,國際設計師聯合會組織在香港註冊成立亞太地區分理事會,共設5名理事,三名來自中國大陸,一名來自中國
台灣,一名來自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