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團聯合會

國際社團聯合會

“國際社團聯合會”是愛心人士在香港註冊的正式公益組織。成員來自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社團聯合會是世界各國公民社會的聯合,致力於團結國際公民社會的力量,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治理危機,推動世界教育、貧困、人權、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等領域的進步。多年來,聯合會有效團結、協調各國公民社會的力量,深入世界各地,舉辦大量公益愛心活動,組織力量完成眾多公益項目,為世界的美好與和平作出了貢獻,得到了聯合國、中國政府以及各國人民的讚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社團聯合會
宗旨:,願景:,使命:,性質:,原則:,內容:,歷史背景:,

宗旨:

築夢世界 跨國合作

願景:

協和萬眾 世界大同

使命:

團結各國NGO,致力於全球治理

性質:

聯合國際社團的非政府組織

原則:

合法、自願、團結、互助、合作

內容:

1、愛心扶助:對貧困學生、邊緣地區學校、孤寡老人開展愛心扶助。
2、醫療救助:為貧困家庭和個人開展醫療救助以及殘疾人康復訓練等。
3、青少年教育:對在校學生以及邊緣未成年人開展幫教。
4、助老服務:服務空巢老人、殘障老人和生活自理困難老人等老年群體。
5、殘疾幫扶:幫助殘疾人。
6、環保活動:生態環境保護。
7、社區服務:為社區精神物質文化生活提供服務,幫助建立溫情團結社區。
8、緊急救援:對突遭自然災害、生態災害的難民進行人道主義救助。
9、心理諮詢:開展心理諮詢工作,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康復工作。
10、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幫助世界各地遭遇貧窮、水資源缺乏、文化壓迫、性暴力、教育資源缺乏等困境的邊緣群體。
11、國際難民救援:對國際戰爭難民、生態難民等進行救助。
12、國際社會創業援助:提供文化、人力、社會扶持等資源幫助邊緣群體自力更生。

歷史背景:

二戰後,許多歐洲人認為是資本主義的貪婪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加上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壓力以及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榜樣作用,凱恩斯經濟學受到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推崇。歐洲和美國都實行了社會主義導向的政策,西方底層人民歷史上第一次擺脫了生存的恐懼。然而,生活無憂的西方年輕人無法與長輩們陳舊的話語價值系統溝通,他們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權威”的社會運動。這些運動終結的標誌是:新自由主義政策對凱恩斯國家干預政策的全面取代。柴契爾夫人和里根的上台標誌著社會主義導向政策的終結和資本主義導向政策的開始。
然而不管是進行福利國家建設還是自由化改革政策,西方社會都出現了大量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官僚制國家機構的膨脹都嚴重壓縮了公共社會的空間,從而使公民之間的關係原子化,使他們一方面只能聽任市場力量的擺布,另一方面消極地仰仗官僚國家的恩賜,其結果自然是市場力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官僚制國家機構的權力日益強化,公民權利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團結面臨威脅。
出於對國家和市場的不信任,一些思想家開始研究治理理論並關注介於國家與公民之間的一級——公民社會。在思想界,公共社會及其理論研究的熱潮幾乎與新社會運動的發展同步。西方國家在二戰後普遍出現了公共社會的衰落,一方面是凱恩斯主義的國家福利政策,導致國家的強大,使得公民過度依賴國家。另一方面,後福特主義和新社會交往方式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往越來越疏遠。另外,取代凱恩斯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又帶來了大量社會問題,過度的市場化和自由化使得社會原子化。因此,大批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積極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他們相信NGO可以在政府和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發揮社會整合與協調功能,克服政治社會弊端,促進良善治理。德國社會學家哈貝馬斯倡導重建和擴展社會公共空間。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帕特南認為,公民精神和公民參與體現的社會資本是群體甚至國家的財富,有利於減少制度成本,增進績效,促進民主社會的穩定,應該為社會組織留下存在的空間。羅西瑙認為:全球化時代,公民社會的發展必然超出傳統的地域性政治組織,包括國民國家的範圍,導致多重權威空間的產生。多重權威空間構成的世界是一個碎片化的世界,是一個治理邏輯不必遵循等級制度的世界,在其中最遠的也是最近的,政治的時空向度被碎片化力量揉在一起,使得事件發生擺脫了任何直線性順序。今天的因果鏈條仿佛是碎片縫成的被單,依然把國家和政府置於首位的本體論不可能清晰的加以辨別。統治已不再能解決各種複合型的國際國內危機,需要治理,而公民社會正是治理的重要力量。20世紀下半葉,後現代主義批判現代性和宏大敘事,認為任何包羅一切的人類發展過程都是無稽之談,思想界的研究視角越來越關注微觀和下層,個人、生活方式、感覺、情緒、心態、平民、兒童、婦女都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對象。思想界的爭鳴和創新尤其是對普通個人的重視,極大地推動了公民社會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是過去幾十年的世紀趨勢。西方社會正變成一種在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方面“多元異質”的社會。這與西方社會種族、語言、宗教、文化的多樣化相適應。因為數十年來,大批來自拉美、亞洲、中東、北非、東南歐的移民進入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加上新移民和少數族裔的高出生率,已開發國家的人口結構、宗教、文化、價值觀都走向了多元化。
70年代後,開發中國家逐漸擺脫教條意識,出現民族文化的復興。90年代以後,東歐俄羅斯等地區的思想也更加多元化,政治自由、經濟自由、新聞自由等觀念深入人心。總之20世紀下半葉的幾十年里,文明的多樣化再次成為世界文明狀況的常態,加上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傳統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劇烈衝擊,個人自由、個人權利、思想多元、文化多元的觀念深入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尤其是在西方國家,隨著西方社會戰後的進一步自由化,各種亞文化群體大量出現,社會寬容度擴大,少數民族和族裔的文化傳統受到了尊重。在主要西方國家的價值體系當中,生態、人權、和平等後物質主義價值正在取代傳統的與階級問題相關的物質主義價值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學者稱之為“後物質主義時代的到來”。而公民社會也與此相契合,公民社會關注某個特定議題,追求非物質利益。
思想界和社會文化現象的變化,反映和推動了新社會運動的發展。20世界70年代開始,新社會運動在西方社會蓬勃發展,新社會運動包括環境保護主義、和平主義、女性主義、人權運動以及旨在爭取少數民族權利、保護同性戀者權力的運動等。新社會運動的一些基本追求,比如環境保護、女性主義、人權運動等,已經成為了各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新社會運動從一開始就超越了國民國家的框架,成為國際性的現象,是全球化進程的重要一面。新社會運動的載體——公民社會也在此一趨勢的浪潮席捲之下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並超越國家疆界,成為國際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的國際化是無法逆轉的大趨勢,而公民社會的團結合作是志願精神的進一步升華,有利於克服公民社會的孤立化、碎片化傾向,促進國際複合型危機的治理。公民社會的國際大團結和大聯合是國際公民社會發展的新高潮,推動了公民社會的國際合作,進一步發揮出跨國社會整合協調功能,為國際治理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