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體系

國際物流體系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包括國內、國家間、區域間和洲際間)為進行物流活動,由物流人員、物流設施、待運物資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對國際物流系統進行系統綜合、系統分析和系統管理等的一系列過程就是國際物流系統化。效率化和最最佳化是國際物流體系最佳化的兩大目標。

所謂效率化,也就是要把物流的上述功能作為一個系統來構造、組織和管理,物流各個子系統的共同目的是實現物流的效率化;

所謂最最佳化,也就是套用物流系統的效率與費用分析使系統的構造、組織、管理的物流過程實現了最最佳化,以物流總體系統成本最低來提供物流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物流體系
  • 組成:運輸子系統,倉儲子系統
  • 詞性:名詞
  • 原則:規劃數量規模地點
組成,構建原則,措施,

組成

中國國際物流體系的構建要符合國內各區域內國際貿易份額的分擔,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由以下5個子系統構成。
1.運輸子系統。
國際貨物運輸是國際物流系統的核心。商品通過國際貨物運輸作業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國際貨物運輸具有路線長、環節多、涉及面廣、手續繁雜、風險性大、時間性強等特點。運輸費用在國際貿易商品價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國際運輸主要包括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單據的處理以及投保等有關方面。
我國國際物流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海運力量不足、航線不齊、港口較少、布局不合理等,壓貨壓港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進出口貨物的及時流轉;
第二,鐵路運輸全面告急,海鐵聯運的能力沒有發揮,內陸出口更困難;
第三,航空運輸力量也不足,快速空運體系還沒有形成規模。要解決外貿進出口運輸的困難,必須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關政策,在加大對水運、空運和幾種運輸方式連線部建設投入的基礎上,形成大容量、快速化的國際貨運通道,組織以大型運輸企業為龍頭的國際貨運船隊、專列和快遞企業。
2.倉儲子系統。
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中的商品從生產廠或供應部門被集中運送到裝運港口,有時須臨時存放一段時間,再裝運出口,是一個集和散的過程。它主要是在各國的保稅區和保稅倉庫進行的。主要涉及各國保稅制度和保稅倉庫建設等方面。保稅倉庫的出現,為國際物流的海關倉儲提供了既經濟又便利的條件。從物流角度看,應儘量減少儲存時間、儲存數量,加速貨物和資金周轉,實現國際物流的高效率運轉。
3.商品檢驗子系統。
由於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具有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等特點,使得商品檢驗成為國際物流系統中重要的子系統。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商品檢驗時間與地點的規定可概括為三種做法:一是在出口國檢驗。可分為兩種情況:在工廠檢驗,賣方只承擔貨物離廠前的責任,運輸中品質、數量變化的風險概不負責;裝船前或裝船時檢驗,其品質和數量以當時的檢驗結果由準。買方對到貨的品質與數量原則上一般不得提出異議。二是在進口國檢驗。包括卸貨後在約定時間內檢驗和在買方營業處所或最後用戶所在地查驗兩種情況。其檢驗結果可作為貨物品質和數量的最後依據。在此條件下,賣方應承擔運輸過程中品質、重量變化的風險。三是在出口國檢驗、進口國復驗。貨物在裝船前進行檢驗,以裝運港雙方約定的商檢機構出具的證明作為議付貨款的憑證,但貨到目的港後,買方有復驗權。如復驗結果與契約規定不符,買方有權向賣方提出索賠,但必須出具賣方同意的公證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明。
在國際貿易中,從事商品檢驗的機構很多,包括賣方或製造廠商和買方或使用方的檢驗單位,有國家設立的商品檢驗機構以及民間設立的公證機構和行業協會附設的檢驗機構。在我國,統一管理和監督商品檢驗工作的是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及其分支機構。究竟選定由哪個機構實施和提出檢驗證明,在買賣契約條款中必須明確加以規定。為此,有必要考慮構建適合我國產品進出口結構的快速商檢子系統,最大程度地降低進出口產品的商檢成本,提高產品的進出速度。
4.商品包裝子系統。
現在我國出口商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出口商品包裝材料主要靠進口;包裝產品加工技術水平低,質量上不去;外貿企業經營者對出口商品包裝缺乏現代意識,表現在缺乏現代包裝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和包裝的信息觀念;“重商品、輕包裝”的思想普遍存在。
為提高商品包裝系統的功能和效率,應提高廣大外貿職工對出口商品包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樹立現代包裝意識和包裝觀念;儘快建立起一批出口商品包裝工業基地,以適應外貿發展的需要,滿足國際市場、國際物流系統對出口商品包裝的各種特殊要求;認真組織好各種包裝物料和包裝容器的供應工作。
5.國際物流信息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功能是採集、處理和傳遞國際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報。沒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將寸步難行。國際物流信息的主要內容包括進出口單證的作業過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戶資料信息、市場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具有信息量大、交換頻繁、傳遞量大、時間性強、環節多、點多線長等特點。所以要建立技術先進的國際物流信息系統,把握國際貿易EDI的發展趨勢,強調EDI在我國國際物流體系中的套用,建設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的信息高速公路。

構建原則

通過完善和最佳化國際物流網路,擴大我國國際貿易份額,提高我國跨國公司的競爭能力和成本優勢,這是我國構建國際物流體系的目標。
首先在規劃網路內建庫數目、地點及規模時,都要緊密圍繞著商品交易計畫,乃至一個國家巨觀國際貿易總體規划進行。
其次,明確各級倉庫的供應範圍、分層關係及供應或收購數量,注意各層倉庫間的有機銜接。諸如:生產廠家倉庫與各中間商倉庫、港(站、機場)區倉庫以及出口裝運能力的配合和協凋,以保證國內外物流暢通,少出現或不出現在某一層倉庫儲存過多、過長的不均衡狀態。
再次,國際物流網點規劃要考慮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留有餘地,以備將來的擴建。發展外向型經濟,擴大國際貿易,增強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建立健全高效、通暢的國際物流體系,實現國際物流合理化和國際貿易擴大化。

措施

我國的國際物流體系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為了促進我國國際物流體系更加合理,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合理選擇和布局國內、外物流網點,擴大國際貿易的範圍、規模,以達到費用省、服務好、信譽高、效益高、創匯好的物流總體目標。
第二,採用先進的運輸方式、運輸工具和運輸設施,加速進出口貨物的流轉。充分利用海運、多式聯運方式,不斷擴大貨櫃運輸和大陸橋運輸的規模,增加物流量,擴大進出口貿易量和貿易額。
第三,縮短進出口商品的在途積壓,它包括進貨在途(如進貨、到貨的待驗和待進等)、銷售在途(如銷售待運、進出口口岸待運)、結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以便節省時間,加速商品和資金的周轉。
第四,改進運輸路線、減少相向、迂迴運輸。
第五,改進包裝,增大技術裝載量,多裝載貨物,減少損耗。
第六,改進港口裝卸作業,有條件要擴建港口設施,合理利用泊位與船舶的停靠時間,盡力減少港口雜費,吸引更多的買賣雙方入港。
第七,改進海運配載,避免空倉或船貨不相適應的狀況。
第八,綜合考慮國內物流運輸。在出口時,有條件要儘量採用就地就近收購、就地加工、就地包裝、就地檢驗、直接出口的物流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