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經營海事衛星,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海洋、高山等常規公用通信網路難以覆蓋的地方提供通信和定位服務。該組織實為一個國際合營股份公司,是世界海運國家為提高船舶通信效率而共同投資籌建的一個技術經營機構,英文簡稱INMARSAT。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宗旨是為改進海上通信而提供所必需的信息通道,從而有助於改進海上緊急通信、海上公眾通信,並提高船舶效率和無線電定位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
  • 英文簡稱:INMARSAT
  • 性質:技術經營機構
  • 成立時間:1979年7月16日
  • 總部:英國倫敦
簡介,發展歷史,活動,宗旨,成員,組織機構,大會,理事會,執行局,與我國關係,

簡介

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現改名國際海事組織)經過一系列準備 ,於1976年9月召開會議 , 通過了《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 》和《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業務協定》。公約於1979年7月16日正式生效。同年10月24~26日在倫敦召開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第一屆全體大會,宣告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成立。總部設在倫敦。最高權力機構是大會,另設有理事會、財務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執行局。執行局在最高負責人總幹事的領導下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主要活動是討論海事衛星通信的要求,制定地面站和船站接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空間段的標準和批准程式,確定空間段方案和衛星軌道,制定財務政策。中國於1979年7月簽署了上述公約和協定,參加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發展歷史

由於遠洋運輸船隻的增加,海上通信面臨著嚴重不足,因而海事衛星應運而生。為滿足海洋通信迫切的需要,必須建立一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1975~1976年,幾個擁有海洋船舶國家(諸如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日本、挪威以及希臘)在雅典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海事代表會議,討論籌建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與會國一致同意建立這樣的一個國際組織發展海事衛星。該組織於1979年11月宣布成立,總部設在倫敦,該組織的經費由成員國分攤。
1973年11月23日,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簡稱海協,現改稱國際海事組織)第八屆全體大會通過決議:召開國際海事衛星系統籌建會議。經過準備,海協於1975年4月23日至5月9日,1976年2月9~27日和1976年9月1~3日,先後召開3次會議,並在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業務協定》。此後又相繼召開了5次籌備會議。前後共有57個國家派代表或觀察員、19個國際組織派觀察員出席會議。《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於1979年7月16日正式生效。同年10月24~26日在倫敦召開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第一屆全體大會,宣告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正式成立。截至2015年1月11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共有89個會員。
組織創立伊始,租用了幾顆衛星用於國際海事通信,計有:美國的兩顆海事衛星、歐空局的兩顆歐洲海事通信衛星,以及兩顆“國際通信衛星-5”上的專用於海事通信的轉發器。這幾顆衛星分別定點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靜止軌道上。如“歐洲海事通信衛星-1”和“歐洲海事通信衛星-2”定位在西經26度和東經40度位置上;“國際通信衛星-5”在西經185度和東經63度上空;兩顆美國海事衛星分別在東經73度和東經176.5度。衛星覆蓋了占地球面積70%的海洋,全球有25座海岸站(11~13米直徑天線),可與成員國間的約3000隻船舶建立通信(每艘船上有船載通信站)聯繫。
海岸站用的是以6千兆赫頻率向衛星傳送信號,用4乾兆赫頻率接收。船載站裝有0.8~1.2米直徑拋物面天線,放在玻璃纖維防護罩內,安裝在穩定平台上(不管船隻在多么大的驚濤海浪中航行,天線都能跟蹤衛星)。船載站以1.6乾兆赫向衛星傳送信號,以1.5千兆赫接收,除了傳輸電話和用戶電報外,還進行傳真、數據傳輸並提供慢掃描電視圖像。衛星也進行海岸站與船載站之間通信,甚至可安排軍艦間的軍用通信,如在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之戰中,英國利用國際海事衛星同英國海軍艦隻通信並傳輸圖像。另外,國際海事衛星也能用於詢問船隻遇到的氣象情況或航行位置。
在南極的美國、英國、日本、印度、前西德科學考察站,也通過國際海事衛星與國內通信,另外,船載站供格林蘭北部的氣象站和北海的幾個石油生產平台使用,作為援救通信。
美國、前蘇聯、法國以及加拿大已進行了搜尋和營救衛星的合作,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也決定參加船隻、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遇難的救援工作。在這些移動體上裝有與衛星通信的裝置。此外,在各區域內建立終端機,一旦發生火災、風暴、地震等災情時,可與海事衛星進行正常通信,海事衛星也有導航功能。因此,國際海事衛星已向多用途方向發展。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把租用的幾顆海事通信衛星視為第一代。第二代衛星是該組織訂購的,英國航宇公司為主要承造商。第二代衛星共6顆,從1989年6月開始在3年內全部送入軌道,每顆衛星至少有1254個信道(還有可能使信道再增加250個)。這樣的容量比租用的第一代衛星大幾倍,足以滿足90年代中期日益增多的用戶需求。第二代衛星性能多樣化,星上有一個全球波束,還有兩個供移動通信用的L波段點波束。
1990年11月,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與美國通用電氣航宇空間部簽訂生產第三代國際海事衛星的契約,共生產6~9顆。衛星將擁有更多點波束和低功率發射機,對飛機、船隻以及地面行駛的移動車輛具有良好通信功能。第三代國際海事衛星比第二代衛星轉發器功率大20倍,這將使該組織能研製極小型、重量輕以及低費用的終端機。第三代衛星將裝有導航裝置,以便與現用的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星”和前蘇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聯網。在第三代衛星上將進行一項新通信技術初期驗證,為第四代國際海事衛星提供技術經驗,這是一項預演計畫。
中國接收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委託,向定點在太平洋上空的“國際海事衛星-2”號提供跟蹤和遙測服務。跟蹤站建在北京郊外,1990年開始工作,建站費用是800萬美元。

活動

組織的主要活動有:討論海事衛星通信的要求,制定地面站和船站接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空間段的標準和批准程式,確定空間段方案和衛星軌道,制定財務政策。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設有大會、理事會、財務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執行局。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每兩年召開一次。理事會由26個理事國組成,其中22個理事國為擁有股份最多的國家,其餘4個是由地區選出的代表。理事會每年召開4次會議。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最高負責人為總幹事,他領導下的執行局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中國於1979年7月13日簽署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及其業務協定,參加了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並指定北京船舶通信導航公司作為經濟實體參加這一組織的經營管理。中國在第一屆第三次全體大會上當選為理事。中國的投資額為總投資額的1.23%。

宗旨

為改進海上通信提供必要的空間段,從而有利於改進海上遇險和人身安全通信、海上公共通信,並提高船舶航行效率以及無線電通信和定位能力。

成員

中國、阿爾及利亞、阿根廷、阿聯、阿曼、埃及、澳人利亞、巴基斯坦、巴林、巴拿馬、巴西、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比利時、秘魯、冰島、波蘭、丹麥、德國、法國、非律賓、芬蘭、哥倫比亞、克羅地亞、古巴、韓國、荷蘭、加拿大、加彭、喀麥隆、捷克、卡達、斯洛伐克、賴比瑞亞、科威特、羅馬尼亞、馬來西亞、馬爾他、美國、莫三比克、摩納哥、南斯拉夫、奈及利亞、挪威、模里西斯、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俄羅斯、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義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亞、英國、智利、喬治亞、汶萊、以色列、西班牙、希臘、新加坡、伊朗、伊拉克、孟加拉國、帛琉共和國、賽普勒斯、墨西哥、南非、塞內加爾、哥斯大黎加、泰國、黎巴嫩、巴哈馬等。

組織機構

大會

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成員國代表組成。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必要時可召開特別大會,負責審議本組織的活動、宗旨、規則、制定政策;批准建立提供無線電定位、遇險和安全操作的附加空間設施;選舉地區理事、審議和決定終止成員資格等。

理事會

由22個簽字國代表組成,其中18個為擁有最高投資股份的簽字國或簽字國集團的代表。另外4個按地區並照頤開發中國家利益的原則由大會選舉產生。每年至少召開三次會議,負責確定海事衛星通信的要求,並為空間段的設計、研製、建造、安裝、購置或租用、經營和使用,以及為滿足這些要求獲取必要的發射服務制定政策、計畫、程式和措施。制定陸上、船上和海上環境中建築物上的地面站接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空間段的標準和批准程式,以及驗證和監測接入和使用該組織空問段的地面站的運行標準和批准程式。向大會提出有關建議及包括財務事項在內的有關本組織活動的定期報告。

執行局

日常事務管理機構,由總幹事其他工作人員組成。總幹事是本組織的主要執行人和法人代表,由理事會從簽字國提出的候選人中選出並經人會批准。

與我國關係

我國於1979年7月13日簽署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並授權北京船舶通信導航公司作為中國的簽字者簽署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業務協定。
1993年5月30日,在北京簽署《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代表處的協定》。同年12月1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蔡敏康先生向我國交通部遞交了委任書。1994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行代表處開辦典禮,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總於事歐洛夫·蘭德堡,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交通部副部長李居昌參加了代表處開辦典禮。
1995年,中國交通通信中心派人出席了該組織第53~57次理事會會議。中國交通部、郵電部、中國交通通信中心和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共同派人出席了中遠軌道通訊有限公司投資者大會、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中國參與創立了該公司,中方投資9384萬美元,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主任唐桂玉當選為董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