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76年根據1958年第十屆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教育統計標準的建議而制定的。

基本介紹

  • 作者: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
  • 出版時間:1997年10
方法簡介,發展歷程,發現問題,確定修改,第一修訂稿,第二修訂稿,最終訂稿,

方法簡介

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使各會員國在國內和國際間收集、整理和提供教育統計資料時有一個國際通用的適當工具,便於在國際間編制和比較各種教育資料。這個標準分類和國際勞工局制定的“國際職業分類法”相似。但“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側重於教育方面,“國際職業分類法”則側重於人力使用方面。

發展歷程

發現問題

自1976年以來各國教育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於現存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大多數國家及國際機構都認為有必要進行更新和修訂。以便進一步促進國際間教育統計數據的交流和比較。新的標準分類應考慮到世界各地教育的已有的發展和變化以及將來的趨勢。如:
●不同形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蓬勃發展
●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部門和機構參與了提供教育的服務
●遠距離教育和其他利用現代科技的教育方法的出現

確定修改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組織了一個專家小組,對原“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進行研究,確定需要修改的部分。此後秘書處向各會員國發出了一份調查問卷,進一步徵求意見和建議。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大會第27屆會議在涉及統計計畫和業務的決議中,特別請總幹事在第28屆或29屆會議之前完成“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的修訂工作。

第一修訂稿

1994、1995和1996年總幹事分別召開了幾次專家會議起草並審議了修訂稿,一個由衣索比亞、法國、荷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共體統計辦公室、教科文組織秘書處的統計處以及教育部門的專家和來自世界各地區有關國家的專家組成的工作組從1995年12月到1996年6月定期開會對“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中的概念框架和各個等級的定義進行修訂。

第二修訂稿

1996年5月21日~22日在日內瓦國際教育局、國際會議中心召集的專家諮詢組會議上工作組提交了初步建議,並提交了“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第二修訂稿。該修訂稿已於1996年10月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集的第45屆國際教育會議。

最終訂稿

根據該次會議的專家意見和建議,第三稿現已交由1997年2月底在巴黎召開的專家組審閱和討論。最終的修訂稿於1997年10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大會。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需要向各國負責教育統計的主管部門和“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的使用者提供一本如何理解和使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的操作手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