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經濟的基本問題主要包括國防經濟的主要內容、國防經濟的作用、國防經濟的基本特徵等。
國防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特殊部分,在部門構成、國防經濟活動和表現形態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內容。包括武器裝備研發和生產、國防交通運輸、國防工程建設、戰略物資儲備、後勤與裝備保障以及其他為國防活動提供產品和勞務的部門等。
①武器裝備研發和生產部門。武器裝備研發部門,主要包括承擔武器裝備基礎研究、套用研究、技術開發、預先發展、型號研製和後繼工程發展的國防科研部門;武器裝備生產部門,主要包括兵器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艦船工業、電子工業、核工業等部門。
②國防交通運輸部門。主要包括為國防建設服務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郵電通信等部門。
③國防工程建設部門。主要包括陣地設防、戰略指揮、海軍基地、空軍基地、飛彈發射基地、通信樞紐、情報技偵、國土防空、人民防空、邊防、預警系統等工程建設部門。
④戰略物資儲備部門。主要有國家儲備、武裝力量儲備和企業儲備等部門。
⑤後勤與裝備保障部門。主要有財務、軍需、衛生、油料物資、基建營房、採購、保障裝備、電子信息基礎、軍械維修等部門。它們直接為武裝力量訓練、作戰和執行其他任務提供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裝備物資。
⑥其他為國防活動提供產品和勞務的部門。主要包含在農業、建築、能源、原材料、交通運輸、機械製造、郵電通信、醫療衛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相關部門。
國防經濟活動與社會一般經濟活動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活動的起點、方式和過程有所不同。
①國防分配。經濟資源在國防領域和非國防領域的分配及在國防領域內部的分配活動。國防分配是國防經濟運行的物質前提和首要環節。
②國防採購。主要包括國家和武裝力量的採辦機構對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國防工程、國防服務的採購活動。
③武器裝備研發和生產。即研發、製造武器裝備及其他軍用物資的活動。它是國防經濟活動的中心環節,同社會生產聯繫密切,有些直接就是社會生產過程的一部分。
④戰略物資儲備和管理。平時為應對戰爭和其他意外情況,對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物資資料的儲存和管理活動。包括國家、武裝力量和企業的儲備和管理活動等。
⑤國民經濟動員。
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危機,將經濟活動和經濟體制全部或部分由正常狀態轉入非常狀態的活動。分為平時狀態、戰時狀態和轉換狀態。不同狀態下國防經濟發展規模和作用不盡相同。
①平時狀態國防經濟。對於保障武裝力量建設、戰備、應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及遏制戰爭具有重要意義。其建設和發展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發展規模和管理體制必須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
②戰時狀態國防經濟。直接保障戰爭的物質技術手段,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其建設和發展必須服從和服務於戰爭需要,發展規模和管理體制必須與戰爭需要相適應。
③轉換狀態國防經濟。包括國防經濟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和由戰時狀態轉入平時狀態兩種情形。前者是將國防經濟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後者是將國防實力轉化為國防經濟潛力,或直接轉化為國民經濟建設力量。
國防經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軍事的基礎作用和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兩個方面。軍事人力、物力、財力是從事一切軍事活動的基礎,國防經濟提供軍事活動所需的一切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和軍事人力。經濟準備和經濟動員是戰爭準備和實施的主要任務之一。社會生產力水平及其提供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數量、質量及結構,對戰爭的規模、強度、進程和結局起著基礎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和強度大於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根本原因之一在於社會生產力提供了大量的機械化武器裝備。現代國防活動中,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為現代戰爭提供物質保障,本身也成為一種戰略“威懾”手段。戰略、戰術、軍隊編制等直接依賴於社會生產力水平。從歷史上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使武器裝備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武器裝備的更替引起了軍事要素作用方式的改變,促進了戰爭形態的演進,導致了戰略、戰術和軍隊編制的變化。這一切,歸根到底是由經濟條件的變化引起的。軍事活動以國防經濟為基礎,同時又反作用於國防經濟,它從需求方面對國防經濟規模和結構、武器裝備種類、經濟動員體制、戰略物資儲備等提出要求。國防經濟發展和社會擴大再生產,都必須依靠國民經濟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所創造的剩餘產品或價值的不斷追加才能實現。維繫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運行所需的經濟資源,即以人力、物力、財力等要素為代表的剩餘產品或價值具有同一性,是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相互作用的基礎。
國防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①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國防經濟為國家安全和軍事活動提供物質保障,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環境,保證國內法律和秩序的維護以及經濟發展的有序運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增加國防開支可以提高已有生產能力的存量資本利用率,增加社會總需求,擴大政府消費需求和社會商品採購量,提高就業率,從而促進經濟繁榮;國防科技的發展及其向民用部門的擴散,能夠提升國家科技水平,提高民用部門的生產力;軍事人力資源和軍事設施,能有效地為民用經濟服務,促進經濟成長。
②消極影響。國防開支轉移了民用經濟對資源的利用,國防經濟規模過大會減少諸如健康、教育等其他政府開支,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國防開支的增加會造成稅收增加或財政赤字,從而對投資和儲蓄產生擠出效應,引起私人消費的減少和社會福利的降低;國防科學研究開發活動相對於民用部門效率較低,對民用科技的促進作用和向民用技術轉化受一定條件限制,大量資源用於軍事目的的研究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動力和競爭力。合理地確定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需要相適應的國防經濟規模、結構和布局,提高國防經濟的開放程度,走軍民融合的國防經濟建設道路,是充分發揮國防建設對國民經濟的積極作用,減少消極影響,實現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途徑。
國防經濟以軍事需求為動力,以國家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在經濟結構、活動方式和管理體制等方面,與國民經濟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的特徵。國防經濟是隨著戰爭和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的,是為滿足戰爭和軍隊的需要而發展的。它為戰爭和軍隊提供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滿足國防各方面的物質需求,為國防提供經濟保障。國防經濟活動的軍事屬性決定了國家對國防經濟活動管理更為嚴格,計畫性更強,政府在國防經濟運行中調控和監管作用的範圍和程度也比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更廣、更強。國防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特殊部分,必然受社會經濟運行規律的制約。國防經濟的規模和結構,以社會經濟的供給數量與結構為基礎,隨國民經濟實力的增強或削弱呈現出總體上的波動性。國防經濟的發展服從於國家的戰略和國防政策等,其結構和規模隨著國家軍事需要的消長而不斷變化,受軍事和戰爭規律的制約。國防經濟既要能夠及時、有效地保障戰爭需求,又要儘可能地減少對經濟資源的占用和損耗,戰時與平時的國防經濟規模有較大差別。在戰爭或戰爭準備時期,國防經濟的規模一般較大,為了軍事利益的需要,有時甚至不惜壓縮民用生產規模和居民消費水平來增大國防經濟規模;在相對和平時期,國防經濟規模較小。隨著現代戰爭的突然性和消耗性不斷增強,國防經濟平時和戰時規模的波動性將更加明顯,國民經濟動員和國防經濟的平戰轉換變得更為重要。國防經濟為國家安全和軍事活動提供物質基礎,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不斷同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密切聯繫。國防經濟發展的融合性主要體現在國防經濟以國民經濟為資源基礎,國防經濟中的軍民通用部門與國民經濟融為一體,軍民兩用型產品、技術、人才、管理,正在成為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共同方向;國防經濟運行越來越多地利用社會資源與社會力量、國家資源與國家整體力量,實現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等的提供和社會化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防經濟融合的程度越來越高,範圍越來越廣,呈現出一國的國防經濟與區域經濟集團、戰略聯盟、全球範圍內經濟一體化國家之間融合的發展態勢。國防經濟是在經濟和戰爭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是以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為前提的。戰爭依賴於一定的經濟條件,而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國防經濟具有不同的規模和特點。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分工不發達,農業和手工業是社會經濟的主體,戰爭經濟是以糧秣保障和刀、矛、劍、弓箭等冷兵器生產為基本內容。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推行“耕戰”政策;漢代實行“屯田”制度,設有專司兵器、器械的官吏和手工作坊;唐代設有“軍器監”,專門管理製造弩、甲的手工作坊。古代埃及、印度、愛琴海地區的國家,戰爭經濟也比較落後,同樣是以冷兵器生產為主要內容。兵器雖然從勞動工具中分離出來,但在生產過程和技術形態上,與農具和手工業產品並無本質區別。所謂“兵農合一”,就是對農業和手工業時代非獨立形態國防經濟的描述。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工業革命後隨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和冶金、機械加工業的發展,國防工業開始從民用工業中逐步分離出來,日益形成門類齊全的生產體系,成為大工業的一個部門,產生了許多專門從事武器裝備生產的經濟組織和集團。特別是美國、德國的軍事工業更為發達。如1802年成立的美國杜邦火藥工廠,在不到10年的時間,就成為美國最大的專門生產經營火藥和炸藥的企業。1850~1871年,德國國防工業得到巨大發展,在這期間,克虜伯軍火公司僱傭工人由237人增加到7000人。中國在這一時期處於被侵略、被掠奪的階段,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落後於西方國家。19世紀60年代,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1865)、金陵機器製造局(1865)、福州船政局(1866)、軍火機器總局(1867年改稱天津機器製造局)等一批大型近代軍工廠相繼問世,輪船招商局(1872)、礦務局、電報局等也相繼出現。這一時期,在生產組織、勞動工具、產品技術形態等方面,國防經濟逐漸表現出與民用經濟的明顯區別,武器裝備和軍工生產水平開始突出起來。這標誌著國防經濟作為相對獨立的經濟類別逐步形成。進入20世紀後,在新技術發展浪潮的推動下,軍品生產形成了以兵器、航空、航天、艦船、電子、核等工業為核心的生產體系,生產活動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把整個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國防工業畸形膨脹,戰費支出大幅度增加,國民經濟出現了軍事化特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法國和德國工業產品的75%、英國工業產品的65%、美國工業產品的40%均被用於軍事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3年,德國軍費占國民收入的72%,美國和日本的軍費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1.6%和46.7%。到1944年,美國軍品生產總值占工業總產值的60%,日本軍事工業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9%。美國政府在戰爭期間通過預算撥款建立了2000多個軍工企業,總投資在172億美元以上。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也大力發展國防經濟,國民收入用於軍事的份額從1940年的15%增加到1942年的55%。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軍備競賽,為保持和加強各自的軍事優勢,兩國加大對高技術武器裝備研製的投入,並竭力維持一個龐大的、獨立於國民經濟之外的國防工業體系。這一時期,世界軍費開支迅速膨脹。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的軍費開支是1925~1938年總和的11倍多。
冷戰結束前,蘇聯和美國所占世界軍費開支的比例分別為20%和36%。冷戰結束後,隨著兩極格局的解體和美、蘇爭霸的結束,世界整體局勢緩和下來,軍事安全不再成為壓倒性的首要問題,經濟和綜合國力的較量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紛紛壓縮國防經濟規模,調整國防經濟結構。
①削減軍備,壓縮國防預算規模。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個十年期間(1989~1998),全世界的軍費開支實際減少了1/3多。美國在1989~1995年間,整個國防預算下降8%,採購費用減少了25%,各軍種裁減了約25萬現役軍人,國防工業下崗人員約200萬。截至1998年,俄羅斯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軍費開支與蘇聯1989年的數字相比,減少到了當年的6%。
②國防工業進行大規模合併重組。美國國防工業對冷戰後形勢作出迅速反應,率先掀起了合併的浪潮,通過兼併、收購或合併等形式,組建了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思羅普・格魯曼和雷神公司等軍工巨頭。西歐主要國家的國防工業也於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進行大規模合併重組。
③國防工業國際合作深入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防工業國際合作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變得活躍起來。從軍品貿易到聯合研發、合作生產再到跨國併購,從聯盟內的合作到聯盟外的合作,國防工業國際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日益增加。
④根據未來戰爭特點加強國防經濟建設。世界各國日益注重加強經濟動員準備,制定經濟動員計畫,建立完善的經濟動員機構和經濟動員指揮體系,提高國民經濟動員能力;注重健全國防經濟法規,利用法律維護國防經濟運行;注重戰略物資儲備建設,以保障擴大軍品生產和其他意外情況的需要。
2001年9月11日針對美國發動的恐怖攻擊,標誌著國際安全環境的一個重大轉折。自911事件以來,全球軍費開支的增長幅度很快。2001~2005年,按實際價格計算全球軍費開支增加了25%。在全球增加的軍費數額中,美國占了絕大部分,2005年世界軍費支出中,美國占48%。2006年世界軍費開支按現值美元統計為12040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比2005年實際增長3.5%,自1997年以來實際增長37%,人均支出從2005年的173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84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成立後,在非常薄弱的基礎上有計畫地、系統地發展國防經濟。從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時期起,中國在對已有軍工廠進行調整和技術改造基礎上,逐步建立和發展了兵器工業、航空工業、電子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艦船工業、軍需工業等,在不長的時間內改組和新建了一批大型軍工企業,相繼試製和生產了多種現代化武器裝備,不但能夠生產坦克、火炮、艦艇、飛機等常規武器,而且研製成功了核子彈、氫彈、飛彈、核潛艇等戰略武器。國防科學技術、國防交通、國防郵電通信、戰略資源的開發和套用也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國堅持在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上發展國防經濟,在“三線”地區逐步建成了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體,包括核能、鋼鐵、有色金屬、航天、航空、兵器、電子、化工、機械、造船等在內的許多工業企業,建成了川黔、成昆、貴昆、湘黔、焦枝、襄渝等交通幹線,增加了國防經濟實力和潛力。80年代,國家的工作重點開始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強調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大局,國防經濟建設處於低投入和維持性的狀態。從1979~1989年,中國國防費年平均增長1.23%,與同期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年平均上漲7.49%相比,實際年平均負增長5.83%。這一時期,國家調整了國防經濟布局,重點對“三線”地區的軍工企業進行調整,削減了軍事工業規模,調整軍事工業的產品結構,大力開發民品生產。90年代以來,中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統一,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發展,保持了國防經濟的適度發展。
進入21世紀,中國堅持以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為指導,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國防經濟快速發展:
①保持國防費的逐步增長。中國國防費的增長屬於彌補國防基礎薄弱的補償性增長,是與國家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適度增長。
②高新武器裝備研製生產能力取得突破。武器裝備建設取得質的飛躍,技術水平大幅提升,質量可靠性顯著改善,一批新型武器裝備實現定型批產並交付部隊,軍隊武器裝備實現跨代躍升。
③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取得突破。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實現,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的新征程。這標誌著中國在一些戰略高技術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④軍工調整改革取得突破。軍工主體趨於精幹,核心能力得到加強,初步實現了由長期計畫經濟和臨戰條件下的科研生產體系,向適應新形勢的“小核心、大協作、寓軍於民”科研生產體系的轉變。截至2007年底,累計關閉破產軍工企業221家,軍工企業事業單位控股或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達到62家。
⑤軍工經濟發展取得突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0%,與1998年相比,工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到2007年實現盈利430億元。以核電站、民用航天、民用飛機、高技術船舶等為代表的軍民結合產業快速發展,2007年實現產值800多億元,與2000年相比翻了兩番。
⑥國民經濟動員能力不斷提高。建成比較完善的應對戰爭兼顧應對突發事件雙重功能的國民經濟動員體系,形成與國民經濟有機融合的國民經濟動員基礎;在信息通信、公路、鐵路、橋樑、隧道、機場、港口、碼頭和城市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更加注重兼顧國防要求,加大平戰結合力度;加強應戰應急相結合的國民經濟動員機制建設,建立了平戰兼顧的國民經濟動員預案體系;在機械、兵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領域建立國民經濟動員中心,最佳化了國民經濟動員能力建設的結構和布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國防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建立和形成了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國防經濟結構體系,具備了較高的技術基礎和較強的保障能力,對於保障國防建設的需要,做好軍事鬥爭準備,提高國防實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發揮了國防經濟對民用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隨著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的發展,許多國家積極調整國防經濟政策,提高以經濟、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增強國防經濟潛力;注重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經濟體制,加強國防經濟發展的規劃和計畫,實行科學管理,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最佳化國防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和軍品結構,進一步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加速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國防經濟技術結構日益複雜和多樣化,軍品生產朝系統化、信息化、技術密集化方向發展;許多國家日益重視利用國防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加強武器裝備跨國、跨地區的聯合生產和專業化協作,使國防工業科研與生產呈現出國際化、聯合化趨勢。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