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是2009年11月1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以林。本書主要介紹了關於國民黨高層的的政治鬥爭和利益較量。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選取了從1931年2月28日夜胡漢民被扣,到1932年3月1日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選舉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這一年零一天的歷史截面作為考察重點,細緻梳理了這一時期國民黨高層內的派系政治鬥爭,以及捲入其中的地方實力派與中央之間、地方實力派相互之間的種種利益較量。對處於鬥爭核心的蔣介石、胡漢民、汪精衛、孫科等各人心理,和派系鬥爭中的地城色彩,都有很精彩的論述。
孫中山逝世之後,國民黨群龍無首,派系林立,誰能勝出?
相比於胡漢民汪精衛等,蔣介石只是“黨內後進”,“一大”時連中執委候補委員都不是;相比於其他軍事將領和地方實力派,到中原大戰時,蔣介石也並不占有絕對優勢。所以在他向“黨國領袖邁進的過程中,不僅黨內元老們大大地不滿和不服,就是軍事將領們也時不時地要挑釁一下。既要緊抓“軍權”,又要爭取“黨權”,這就是蔣介石要做的事情。圍繞著“軍權”與“黨權”,蔣、胡、汪三方不斷演繹出分分合合、上台下台的複雜故事、一旁的太子派、西山會議派、地方實力派,也伺機而動……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蔣、汪、胡分合回顧第二章 蔣胡由合作到分裂第三章 約法之爭和胡漢民被扣
一 孫中山逝世後的繼承權之爭二 “廖案”結果:胡漢民逐出廣州
三 中山艦事件:蔣介石的冒險行動
四 寧漢對峙:元老們迎汪抗蔣
五 蔣汪聯手反對特委會
一 蔣介石為什麼選擇了胡漢民
二 蔣胡合作的基礎
三 黨權和軍權的較量
一 約法問題之由來
二 胡適挑戰“黨治”,鼓吹約法
三 《太原約法》的真實意圖
四 國民黨四中全會上的交鋒
五 湯山事件
第四章 國民會議的本質第五章 “非常會議”和廣州開府第六章 北方反蔣的再次興起
一 國民會議的召集二 歷次修訂《國民政府組織法》之比較
三 國民黨內外對《約法》的反應
一 扣胡引起的風波
二 胡漢民為什麼選擇在廣東發難
三 黨內各派聯合反蔣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監委彈劾通電的反響
五 廣州開府
六 陳銘樞態度的轉變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閻錫山返晉風波
三 甘肅雷馬事變
四 寧粵大戰一觸即發
第七章 上海和談第八章 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九章 蔣氏下野和國府改組
一 蔣為何始終堅持政治解決二 國難當頭,被迫和解
三 寧粵廣州會議
四 初步統一的上海和談
一 南京,蔣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會
二 粵方內部的矛盾和分化
三 廣州,胡漢民調停下的四全大會
四 上海,汪精衛另起爐灶
一 蔣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聯合倒張
三 四屆一中全會的糾紛
第十章 蔣汪合作第十一章 地域觀念與蔣介石的起伏
一 內外交困的孫科內閣二 特委會的成立與金融風潮
三 蔣介石復出前的布置
四 蔣汪合流,重掌中樞
一 孫中山粵籍觀念在國民黨中的運用
二 江浙派對粵籍“黨統”的首次挑戰
三 黨內粵籍領袖正統意識的總爆發
四 地域觀念淡出黨內權力鬥爭
結語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徵引參考資料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金以林,1967年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本科)、香港大學中文系(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研究系(博士);1993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任副研究員;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著有《近代中國大學研究》,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發表論文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