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推行濫發紙幣政策,引起貨幣貶值、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日益貧困,國民經濟逐漸崩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
- 外文名:Infl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govern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基本信息
其他信息
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後果 國民黨統治區延續12年的通貨膨脹,對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在通貨膨脹下,物價不斷上漲,而工資的提高卻極其緩慢,按貨幣計算的名義工資雖有所增加,而實際工資則大幅度下降,工人、職員、知識分子的生活日益貧困。農民的苦難也十分深重,不僅是工業品與農產品交換價格剪刀差擴大,農民出售產品換回來的工業品日趨減少,而且在通貨膨脹下,國民黨政府實行田賦徵實和糧食等徵購、征借,對農民進行直接掠奪。民族資產階級在通貨膨脹初期,因工人實際工資下降,獲取了較多的利潤。但在劇烈的通貨膨脹下,國民黨政府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加以利息率奇高,民族工業正常的再生產受到破壞。後期,又受到美國商品大量傾銷的打擊和官僚資本的排擠,民族工業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在劇烈的通貨膨脹中,官僚壟斷資產階級則獲取了暴利,民族資產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矛盾日趨尖銳。
國民黨政府濫發紙幣,陷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激起了人民民眾的憤慨與反抗。從1946年12月起,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發展,國民黨統治區廣大學生、工人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愛國運動進入新的高潮,逐步形成反對國民黨政府統治的第二條戰線。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終於宣告了國民黨政府統治及其通貨膨脹政策的最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