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定義
中國近代的貨幣是在
古代貨幣制度的基礎上,受
資本主義國家貨幣制度的影響,逐步向近代化方向發展的。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貨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則發展著獨立的貨幣制度,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制度準備了條件。
錢幣形式
銀元
銀錢並用1840年鴉片戰爭後至
清末,中國的貨幣流通仍以白銀為主,銅錢為輔,大數大宗支付用銀,小筆支付用錢,而外國流入的銀元流通日廣。在鴉片戰爭前的銀元以西班牙鑄造的為多,俗稱“本洋”。戰後,墨西哥鑄造的銀元大量流入中國,因幣面有鷹像,俗稱“鷹洋”,或稱“英洋”。中國人開始仿造外國銀元,先是用手工,後來用機器。清光緒十五年(1889)廣東用機器鑄造有蟠龍圖案的銀元,後各省陸續仿效,流通漸廣,俗稱“龍洋”。1914年北洋政府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頭”。1933年國民黨政府鑄造有孫中山頭像和帆船圖案的銀元,俗稱“船洋”。龍洋、袁頭、船洋是近代中國自鑄的三種主要銀元。(見彩圖)
銅錢
清朝每個年號都鑄銅錢。錢文為年號加“通寶”二字,小平錢稱制錢。鹹豐年間因鎮壓太平天國革命,財政困難,鑄造多種貶值錢幣。幣材有銅、鐵、鉛,面值高達當千,錢文有通寶、元寶、重寶,非常複雜。太平天國的貨幣有銀錢和銅錢;還製造過金幣。金幣數量不多。銀錢見於太平天國對外文書。流傳下來的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銅錢。錢文大多以“太平天國聖寶”分列正反面,作價有“平錢”、“當五”、“當十”、“當五十”共四種。清末又用機器鑄制錢和銅元。銅元自“當一”至“當二十”,以“當十”的最流行(見彩圖)。中華民國初年繼續鑄銅元,四川銅元面值高達二百文。銅元是不足值鑄幣,由於濫鑄,貶值嚴重。
紙幣
除白銀和錢幣外,還有紙幣流通。錢莊、銀號等舊式信用機構從清初以來即發行銀票或錢票,甚至某些商店也有發行。為籌措軍費,清政府於鹹豐三年(1853)起發行國家紙幣戶部官票(銀票,(見彩圖))和大清寶鈔(錢票)。官票、寶鈔急劇貶值,到
鹹豐末年已基本上不流通。在中國設立的外商銀行和產生於清末的中國銀行業則有銀行券的發行。 兩、元並行和廢兩改元中國原來以銀兩為貨幣單位,外國銀元流入後又產生了“元”的貨幣單位,但一直到1933年廢兩改元前,始終以銀兩占主導地位。
制幣標準
鴉片戰爭時期
鴉片戰爭後,銀兩制度有新發展。有的對外通商城市產生了新的銀兩記帳標準,如上海的“規元”,漢口的“洋例”,天津的“行化”等。清末進行了幣制改革的討論,貨幣單位有主張用兩的,也有主張用元的。宣統二年(1910)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單位為元,因清政府被推翻而未實行。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國幣仍以元為單位,袁頭即據此而鑄造。但兩與元並行的局面並未改變。
國民政府時期
1933年 3月 8日國民黨政府頒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重 26.6971克,含純銀23.493448克;由中央造幣廠鑄造銀本位幣和相當於銀本位幣一千元的廠條;銀類持有者請求中央造幣廠代鑄銀本位幣,須付2.25%的鑄造費。4月6日全國實行廢兩改元,從此中國進入了為時短暫的銀本位制時期。銀本位幣即船洋。
法幣政策和通貨膨脹實行銀本位後,各種舊銀元和紙幣繼續流通,貨幣制度仍未統一。由於美國高價向國外收購白銀,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爆發了嚴重的貨幣信用危機。在英國的支持下,國民黨政府於1935年11月 4日放棄銀本位制,實行外匯本位制的“法幣政策”,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後來又加上中國農民銀行)的紙幣為“法幣”。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統治區的地方性紙幣逐步停止流通(新疆省銀行仍繼續發行紙幣)。1942年7月1日法幣集中由中央銀行發行。在敵偽統治區,則流通敵偽銀行發行的紙幣,如中銀券(偽滿洲國中央銀行券)、聯銀券(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券)、中儲券(偽中央儲備銀行券)、台幣等。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用中央銀行發行的東北九省流通券收兌中銀券,用法幣收兌聯銀券和中儲券等,在台灣則發行新台幣。
抗日戰爭中,法幣進入了惡性膨脹時期。1945年以後,法幣因急劇貶值而走向崩潰。1948和1949年,國民黨政府還先後發行過金圓券和銀圓券,但並未能緩和惡性的通貨膨脹局面。
革命根據地貨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除流通舊銀元外,還鑄造銀元並發行過多種紙幣。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銀行分別發行在本地區流通的紙幣。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解放區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陸續以不同比價收兌各解放區貨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建立獨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