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51軍
- 前身:直系軍閥第18混成旅
- 歷任軍長:于學忠、牟中衍、周毓英、王嚴、劉昌義
- 參與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國民革命軍第51軍,前身是北洋軍閥吳佩孚部第18混成旅。1933年2月,根據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序列,進入關內的東北軍統一改編為4個軍。原東北軍第1軍改編成第51軍,于學忠任軍長。組建歷程 該軍前身是北洋軍閥吳佩孚部第18混成旅。1925年...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50軍。 一、新編第35師、第167師組成的第50軍; 二、川軍劉湘一部改編的第50軍;三、整編第54師組成的第50軍。新編第35師、第167師組成的第50軍 該軍前身一部是楊虎城第17...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素有“國軍第六大主力”之稱,成立於1937年,基本戰力為第二師與第二十五師。抗日戰爭初期參與台兒莊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等戰役,日軍進駐法屬越南,第五十二軍調防雲南南部,防止日軍攻擊滇南。在國軍接受美...
東北軍湯玉麟部 民國22年(1933年)2月日寇圖謀熱河,國民政府任命湯玉麟兼任第55軍軍長,繼又宣布他為第五軍團總指揮、熱河省駐防軍上將總司令,統帥20萬守軍負責建平至赤峰一線防禦和作戰任務。但國人認為湯玉麟不可靠,懇請行政院長...
1939年6月,原霍揆彰的第5軍被撤銷番號,霍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第43師改隸國民革命軍第87軍,第141師回歸國民革命軍第32軍建制。同年,新編第11軍(1938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湖南湘潭地區組建國民革命軍...
25日,率領第三十五軍(臨時番號為華北軍第五十九軍)由綏遠開赴察哈爾、熱河。 2月上旬,所部在張家口組成華北軍第七軍團,傅作義任軍團總指揮,陳炳謙為總部參謀長,下轄三個軍。傅令第六十一軍李服膺部開往獨石口、張北一帶;第...
國民革命軍第53軍前身是東北軍一部 歷史背景 該軍前身是東北軍一部。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入關,為蔣介石贏得中原大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1933年2月,根據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序列,東北軍整編,取消原國防軍、省防軍的編制,...
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第1軍,軍長蔣中正。“建國湘軍”為第2軍,“建國滇軍”為第3軍,“建國粵軍”為第4軍,福軍為第5軍。初期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為第6...
及獨立旅、團等部。編成後隸屬東路軍,留駐福建。當年10月蔣光鼐、蔡廷鍇率第十一軍入閩,將該軍重新收編整理。歷史上提到新一軍大多是以1942年整建的第二支為主。新一軍最初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和新編第二十二師組成。...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次於1925年,由建國第一軍組成;第二次於1948年,由整編第三十八師、暫編第三師等部組成。基本介紹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次於1925年,由建國第一軍組成;第二次於1948年,由整編第三十八師、暫編第三...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源於黃埔軍校的教導團(1928年整編後有一部分改編第九師),是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嫡系主力部隊,有天下第一軍之稱。該軍在北伐戰爭、十年內戰以及抗戰初期都有著很好的戰績,在1941年春被列為戰略機動部隊的四大攻擊軍之...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1926年6月,由湘軍第四師與葉琪旅改編成立;從北伐戰爭到解放戰爭中期間,在曾先後組成五次:1926年、1931年、1937年、1938年、1941年。數次撤銷和整編,1950年1月,該軍在雲南大部被殲,殘部逃入滇緬邊境地區。...
國民黨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81年4月11日病逝於台北。黃埔檔案 劉玉章,字麟生,陝西興平人。黃埔軍校四期步兵科學員。美國參謀大學特別訓練班畢業。參加北伐戰爭,由國民革命軍排長累升至副團長。1933年率部參加古北口戰役。抗戰期間,...
1937年10月,該集團軍率其第四十八軍奉令開赴淞滬戰場參加對日作戰,屬第三戰區指揮管轄,曾擔任中央地段防守任務,胡宗南的第一軍和劉和鼎的第三十九軍也曾加入過該集團軍的戰鬥序列。在淞滬對日作戰中,該集團軍第四十八軍第一...
1929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師師長韓復榘背叛馮玉祥,投靠蔣介石,第二十師被擴編為第六軍,韓復榘任軍長。該軍編成後,隸屬國民革命軍第三路軍,先後參加討伐湖北桂系和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1931年7月,第六軍隸屬國民革命...
1937年8月,以李仙洲第二十一師和高桂滋第八十四師合編為第十七軍,軍長高桂滋。原屬黃杰第二師、關麟征第二十五師改編組建為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1938年,李仙洲忻口戰役戰功,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二軍中將軍長兼第廿一師師長...
第七軍隨後在第一軍第二師(師長劉峙)中逮捕中國共產黨員,並監視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十一師,使得蔣中正順利撤銷薛岳、嚴重之師長職務。1927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渡江北伐,進攻孫傳芳和直魯系軍閥張宗昌,李宗仁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路軍總...
國民革命軍第14軍,該軍前身為江西陸軍第4師。1926年9月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4軍。軍長賴世璜,下轄吳建中第1師和謝升傑第2師。10月第1師師長吳建中升任副軍長,易簡接任師長。10月20日在進攻憮州時易簡陣亡,師長由黨代表熊式...
顧祝同任師長,下轄第四旅、第五旅、第六旅;第二十一師與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縮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 1929年4月,蔣桂戰爭爆發後,蔣為討伐桂系,以第四十七師、第五十四師與新編第四師合編組成第九軍...
本文主要從歌詞賞析和創作背景兩方面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軍歌》和《知識青年從軍歌》作了具體介紹。新一軍軍歌 曲:應雪痕 詞:孫熙澤(孫立人父親)吾軍欲發揚,精誠團結無欺罔,矢志救國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槍,誓把...
1948年任張軫部第五縱隊第五旅旅長兼潢川縣長。1949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一二八軍第三一四師師長。同年5月隨張軫部起義。所部編人人民解放軍,任第五十一軍二一二師副師長。1950年轉業,定居河南鄭州。簡介 張繼烈 男,漢族,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