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一一四軍,中央軍(1948.12—1949.8)1948年12月1日,在陝西漢中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14軍,下轄第331、第332師,隸屬西安綏靖公署。1949年4月,駐西安。5月,撤退至四川三台、中江。8月,該軍番號撤銷,第331、第332師分別改稱第24、第144師。
歷任軍長:沈策(1949.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114軍
- 成立時間:1948年12月
- 軍長:沈策
國民革命軍第一一四軍,中央軍(1948.12—1949.8)1948年12月1日,在陝西漢中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14軍,下轄第331、第332師,隸屬西安綏靖公署。1949年4月,駐西安。5月,撤退至四川三台、中江。8月,該軍番號撤銷,第331、第332師分別改稱第24、第144師。
歷任軍長:沈策(1949.1.1—)
國民革命軍第一一四軍,中央軍(1948.12—1949.8)1948年12月1日,在陝西漢中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14軍,下轄第331、第332師,隸屬西安綏靖公署。1949年4月,駐西安。5月,撤退至四川三台、中江。8月,...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孫殿英所部)孫殿英所部國民革命軍第41軍,初系豫西匪軍,為直魯聯軍收編,後又投入國民政府,屢經變遷。抗日戰爭中,孫殿英率部投降日軍。抗戰勝利後,又為國民政府收編,旋在湯陰被殲。前身 1922年,孫殿英投入河南...
《國民黨十大王牌軍》是2009年10月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冠任,是一部政治軍事類型的書籍,該書共分為十章。內容簡介 攻擊王牌軍——第1軍:前身為北伐時蔣介石親兼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該軍兵員充足,全部為...
國民革命軍第1軍,源於黃埔軍校的教導團(1928年整編後有一部分改編為第9師),是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嫡系主力部隊。軍隊建設 1925年6月平定楊希閔和劉震寰以後,廣州革命空氣濃厚,軍隊設政治機關和開展政治工作得到了認可。國民黨中央決定在...
2月13日,蔣在徐州將第一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自兼總司令。28日,國民政府第四十二次會議決議,特任蔣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次日,下達任職命令。4月,蔣又將第一集團軍改編為第一、二、三、四4個軍團,分別由劉峙、陳調元...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後為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共同抗日。抗日戰爭 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在蔣介石指揮下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至1949年大部被消滅,部分舉行起義、投誠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余...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中華民國在軍政時期新建立國民革命軍中的一支軍隊,前身為鄧鏗創建的廣東軍隊建國粵軍第一師。第四軍是國民革命軍的始創部隊之一,更是北伐的主力,是一支驍勇善戰的勁旅,在北伐戰爭中率先攻入湖南,分別在湖南與江西...
國民革命軍曾有2支新編第1軍。第1支是指1927年由福建民軍改編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第2支是指遠征緬甸的中國遠征軍,有“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之稱。1927年,何應欽將福建民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此為第1支新1...
集團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最大的軍事編制單位。第一支集團軍於盧溝橋事變後立即組建,之後於戰時不斷組建。抗戰期間比集團軍更大的軍事編制單位只有按地理區域劃分的戰區,及兵團。而僅有的四個兵團只存在於武漢會戰期間...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是“新四軍”,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隊伍,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成立發展 1937年全國抗戰...
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軍事委員會,將廣東各派軍隊統一編為國民革命軍,計有8個軍。其中由李濟深任師長的粵軍第一師擴編組成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中共黨員廖乾五任黨代表。李濟深受孫中山先生影響,主張國共合作,因此...
1949年3月,江蘇保全部隊編成第123軍,轄第182、第308、第334師,軍部駐常熟,擔任江陰以東長江下游地段江防,隸屬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第1綏靖區。4月,守備常熟、蘇州、吳江、平望、嘉興一線,掩護江防部隊向上海轉移,損失重大。4月...
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任命張聯陞(1926年10月中央(北洋)暫編陸軍第5師師長兼襄鄖鎮守使張聯陞接受國民革命軍第9師番號)為第14軍軍長,駐湖北襄陽,旋被馮玉祥收編為第38軍。歷任軍長:張聯陞 湘軍譚延闓部 1928年1月,第13軍...
國民革命軍第14軍,該軍前身為江西陸軍第4師。1926年9月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4軍。軍長賴世璜,下轄吳建中第1師和謝升傑第2師。10月第1師師長吳建中升任副軍長,易簡接任師長。10月20日在進攻撫州時易簡陣亡,師長由黨代表熊式輝...
另外在部隊編成方面,則有宋哲元率領的第1集團軍,劉峙率領的第2集團軍及衛立煌率領的第14集團軍。1938年 1938年,增援日軍迅速於華北取得優勢,並在占領上海後,切斷中國軍隊之華北運輸線。為此,同年1月發表的1938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該軍前身是北洋軍閥直系江西陸軍第4師。1926年8月,北伐軍總司令部將江西陸軍第4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師,賴世璜任師長。9月中旬,獨立第1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4軍,賴世璜任軍長。歷史沿革 該軍前身是北洋軍閥直系江西陸軍第...
9月17日,馮玉祥在綏遠五原誓師回響北伐,將國民軍各部編為國民軍聯軍,就任總司令,下轄5個軍約5萬人,隨即進軍甘、陝,解西安圍。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將國民軍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5月,馮玉祥率部...
名義上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實際上由中共廣東省委直接領導。獨立團內部建立中共支部,吳巨嚴任書記。團部直屬隊和各營均建立黨小組。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隊,先後參加了攻占攸縣、醴陵、平江、中秋輔車站、汀泗橋、賀...
國民革命軍整編第1軍 中華民國時期政府軍。1946年成立,第一任軍長為董釗。整編第一軍 軍長:董釗(字介生) 副軍長:張耀明、趙錫光(號重華)參謀長:曾震武 下轄:整編第一師(師長羅列)2.6萬人 、整編第三十八師(張耀明)2.3...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一支隊,是新四軍初期編制的四支主力部隊之一。1938年春組建。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傅秋濤,參謀長鬍發堅,政治部主任劉炎。編制組建 為了儘快建立新四軍的領導機構,項英於1937年12月27日致電毛澤東、張聞天,就...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暫編第4軍: 一是暫編第4師、騎兵第4師組成的暫編第4軍,二是第47師、暫編第4師組成的暫編第4軍,三是32師、11師和210師組成的暫編第4軍。歷史沿革 1927年初,蔣介石任命...
第四節 國民革命軍的政治工作制度 第五節 蔣介石軍事獨裁制度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國民革命軍的發展(上)第一節 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中的功績 第二節 國民革命軍的擴編 第三節 軍事委員會的恢復 第四節 國民革命軍集團軍的組成 第...
1925年7月,國民政府正式在廣州成立,統一各駐粵軍隊為國民革命軍,將“建國粵軍”第3軍編為第五軍,下轄三師。因該軍人數較少,編不成3個師,故將該軍番號之第13師給了國民革命軍第4軍,而又因國民革命軍第1軍已編成4個師,...
直隸於第6戰區參加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至1944年1月5日)。1944年1月該軍擔任濱(洞庭)湖守備。3月,改隸第6戰區第24集團軍,參加長衡會戰(1944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19師參加桂柳戰役(1944年9月8日至12月4日)。19...
1941年,該軍增設暫編第17師,王雷震任師長。1942年下半年,新編騎兵第3師與暫編第4軍第10師對調隸屬關係。此時,該軍下轄:暫編第10師,梁立柱任師長;暫編第11師,王子修任師長;暫編第17師,王雷震任師長。1945年8月,抗日...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十八軍。五大主力的稱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
黔軍軍閥 黔軍首領為王家烈。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黔軍陸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袁祖銘為北伐軍左翼軍總司令,所轄為4個軍(9、10、25、43軍)、1個直轄師和3個直轄旅。紅軍時期有口號: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是條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