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收復台灣研究》是201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褚靜濤。本書評述了1940年代中國政府收復台灣的準備、收復過程、光復初期的台灣建設情況,在充分肯定國民政府收復台灣的事功與歷史意義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若干缺失與敗筆。
基本介紹
- 作者:褚靜濤
- ISBN:9787101094558
- 頁數:752
- 定價:180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3-7-18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甲午戰爭後,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是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責任。1945年10月,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國民政府收復台灣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重要舉措。收復台灣是抗日戰爭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也關係到維護台灣作為全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歷史事實與法律依據。
作者介紹
褚靜濤,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南京大學商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室副研究員。長期從事台灣近現代史研究,發表專著五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在海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台海評論近二百篇。
作品目錄
導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架構
第一章 台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第一節 日本在台灣建立殖民統治
一、日本侵占台灣
二、台胞武裝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三、台灣總督府
四、台灣司法
第二節 台籍精英爭取台灣自治
一、撤廢“六三法”
二、請願設定台灣議會
三、要求自治
四、有限選舉
第三節 台灣共產黨
一、創立台灣共產黨
二、台共內部之爭
第四節 殖民地教育
一、教育分期
二、教育概況
三、歧視性的殖民地教育
第五節 連橫與《台灣通史》
一、連橫發憤著《台灣通史》
二、《台灣通史》的體例與主旨
三、《台灣通史》對原住民的書寫
四、大陸知識精英與《台灣通史》
第六節 戰時體制
一、皇民化運動
二、戰時經濟
三、台籍精英的成長
第二章 大陸與台灣的民間交往
第一節 祖國大陸人民紊念寶島台灣
一、孫中山處理台灣問題的立場與策略
二、進步人士居留台灣
三、台籍青年呼籲大陸同胞關注台灣
四、南京國民政府的對台政策
第二節 閩蘇地方政府發起對台考察
一、施景琛考察
二、程家穎考察
三、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師生考察
四、汪洋、張遵旭考察台灣勸業共進會
五、王樹榛考察台灣勸業共進會
第三節 大陸知識精英對台灣的考察與介紹
一、袁克吾考察
二、黃強、江庸考察
三、黃玉齋著《台灣革命史》
四、宋斐如編譯《台灣民眾的悲哀》
五、國民黨人研究台灣問題
六、學術界研究台灣問題
七、大陸對日據下台灣研究總體評估
第三章 陳儀與福建省政
第一節 主政福建
一、早年軍政生涯
二、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三、借鑑台灣經驗
四、改革福建省政
第二節 統制經濟
一、國民政府推行統制經濟
二、陳儀發展公營經濟
第三節 民國省制
一、廢省與縮省
二、省的地位與省政府組織
三、陳儀論省政改革
第四章 國民政府宣示收復台灣
第一節 調整對台方略
一、恢復高台
二、台灣革命同盟會成立
三、籌備直屬台灣黨部
四、國民政府對日宣戰
第二節 大後方的復台運動
一、社會各界呼籲收復台灣
二、台灣革命同盟會的復省訴求
三、直屬台灣黨部要求恢復台灣省制
第三節 《開羅宣言》
一、中國人民反對戰後國際共管台灣
二、《開羅宣言》發表
第五章 收復台灣之籌劃
第一節 台灣調查委員會成立
一、陳儀主持台灣調查委員會
二、吸納台籍志士和行政專才
第二節 蒐集資料與編譯刊行
一、蒐集資料
二、編譯刊行
第三節 培訓接管人才
一、蔣介石批准培訓接管台灣專才
二、台乾班學員招考
三、課程設計與教師選聘
四、台乾班的教學與討論
五、台乾班成效評估
六、台灣金融幹部訓練班
七、台灣警察幹部訓練班
第四節 擬定接管計畫
一、草擬《台灣接管計畫綱要草案》
二、接管分計畫
三、陳儀論日本統治台灣
第六章 台灣光復
第一節 社會各界關注收復台灣
一、中國共產黨支持收復台灣
二、台籍志士提出復台建言
三、社會各界獻計獻策
四、知識界加強介紹台灣
第二節 抗日復台運動中的連震東
一、投奔祖國
二、建言收復台灣
三、參加台調會工作
四、力推《台灣通史》在祖國大陸出版
第三節 台灣光復
一、美軍計畫攻克台灣與台調會規劃接管台灣行政
二、陳儀受命全權接收台灣
三、台籍志士要求參加復台工作
四、台籍士紳籌劃歡迎回歸
五、國軍登入台灣
六、國民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
第七章 政治重建
第一節 各項接收工作展開
一、建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二、展開接收
三、遣返日俘
四、遣返日僑
第二節 法規與人事
一、法規轉換與擬定工作計畫
二、人事安排
三、貪污腐敗
第三節 民主政治的嘗試
一、成立各級民意機關
二、省參議會一屆一次大會
三、省參議會一屆二次大會
四、台北市參議會
五、要求直選縣市長
第八章 經濟重建
第一節 工礦事業
一、台灣工礦事業考察
二、“會六省四”經營台灣工礦
三、台糖公司
第二節 台幣
一、台灣金融自成系統
二、財政拮据
三、台幣匯率
第三節 貿易局與專賣局
一、貿易局
二、專賣局
第四節、農業
一、糧價高漲
二、土地政策
第九章 教育和文化重建
第一節 教育重建
一、教育的接收與重建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職業教育
五、師範教育
六、高等教育
七、社會教育
八、幹部培訓
九、學術研究機構
十、祖國化教育的評估
第二節 國語運動
一、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成立
二、強制推行國語國文
第三節 文化重建
一、輿論自由
二、許壽裳與台灣省編譯館
第十章 社會轉型及衝突
第一節 黨派活動
一、國民黨台灣省黨部
二、林獻堂與台灣光復致敬團
三、半山
四、謝雪紅、蔡孝乾的活動
第二節 滯外台胞返籍
一、滯外台胞的人數與分布
二、長官公署採取措施
三、滯外台胞返籍
第三節 軍警力量薄弱
一、軍事接收與重建
二、警政接收與重建
三、司法接收與重建
四、警民衝突
第四節 省籍隔閡
一、台籍精英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
二、從希望到失望
三、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摩擦
第五節 光復初期施政困難
一、台籍精英呼籲改革省政
二、施政困難
三、國民政府收復台灣評估
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架構
第一章 台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第一節 日本在台灣建立殖民統治
一、日本侵占台灣
二、台胞武裝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三、台灣總督府
四、台灣司法
第二節 台籍精英爭取台灣自治
一、撤廢“六三法”
二、請願設定台灣議會
三、要求自治
四、有限選舉
第三節 台灣共產黨
一、創立台灣共產黨
二、台共內部之爭
第四節 殖民地教育
一、教育分期
二、教育概況
三、歧視性的殖民地教育
第五節 連橫與《台灣通史》
一、連橫發憤著《台灣通史》
二、《台灣通史》的體例與主旨
三、《台灣通史》對原住民的書寫
四、大陸知識精英與《台灣通史》
第六節 戰時體制
一、皇民化運動
二、戰時經濟
三、台籍精英的成長
第二章 大陸與台灣的民間交往
第一節 祖國大陸人民紊念寶島台灣
一、孫中山處理台灣問題的立場與策略
二、進步人士居留台灣
三、台籍青年呼籲大陸同胞關注台灣
四、南京國民政府的對台政策
第二節 閩蘇地方政府發起對台考察
一、施景琛考察
二、程家穎考察
三、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師生考察
四、汪洋、張遵旭考察台灣勸業共進會
五、王樹榛考察台灣勸業共進會
第三節 大陸知識精英對台灣的考察與介紹
一、袁克吾考察
二、黃強、江庸考察
三、黃玉齋著《台灣革命史》
四、宋斐如編譯《台灣民眾的悲哀》
五、國民黨人研究台灣問題
六、學術界研究台灣問題
七、大陸對日據下台灣研究總體評估
第三章 陳儀與福建省政
第一節 主政福建
一、早年軍政生涯
二、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三、借鑑台灣經驗
四、改革福建省政
第二節 統制經濟
一、國民政府推行統制經濟
二、陳儀發展公營經濟
第三節 民國省制
一、廢省與縮省
二、省的地位與省政府組織
三、陳儀論省政改革
第四章 國民政府宣示收復台灣
第一節 調整對台方略
一、恢復高台
二、台灣革命同盟會成立
三、籌備直屬台灣黨部
四、國民政府對日宣戰
第二節 大後方的復台運動
一、社會各界呼籲收復台灣
二、台灣革命同盟會的復省訴求
三、直屬台灣黨部要求恢復台灣省制
第三節 《開羅宣言》
一、中國人民反對戰後國際共管台灣
二、《開羅宣言》發表
第五章 收復台灣之籌劃
第一節 台灣調查委員會成立
一、陳儀主持台灣調查委員會
二、吸納台籍志士和行政專才
第二節 蒐集資料與編譯刊行
一、蒐集資料
二、編譯刊行
第三節 培訓接管人才
一、蔣介石批准培訓接管台灣專才
二、台乾班學員招考
三、課程設計與教師選聘
四、台乾班的教學與討論
五、台乾班成效評估
六、台灣金融幹部訓練班
七、台灣警察幹部訓練班
第四節 擬定接管計畫
一、草擬《台灣接管計畫綱要草案》
二、接管分計畫
三、陳儀論日本統治台灣
第六章 台灣光復
第一節 社會各界關注收復台灣
一、中國共產黨支持收復台灣
二、台籍志士提出復台建言
三、社會各界獻計獻策
四、知識界加強介紹台灣
第二節 抗日復台運動中的連震東
一、投奔祖國
二、建言收復台灣
三、參加台調會工作
四、力推《台灣通史》在祖國大陸出版
第三節 台灣光復
一、美軍計畫攻克台灣與台調會規劃接管台灣行政
二、陳儀受命全權接收台灣
三、台籍志士要求參加復台工作
四、台籍士紳籌劃歡迎回歸
五、國軍登入台灣
六、國民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
第七章 政治重建
第一節 各項接收工作展開
一、建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二、展開接收
三、遣返日俘
四、遣返日僑
第二節 法規與人事
一、法規轉換與擬定工作計畫
二、人事安排
三、貪污腐敗
第三節 民主政治的嘗試
一、成立各級民意機關
二、省參議會一屆一次大會
三、省參議會一屆二次大會
四、台北市參議會
五、要求直選縣市長
第八章 經濟重建
第一節 工礦事業
一、台灣工礦事業考察
二、“會六省四”經營台灣工礦
三、台糖公司
第二節 台幣
一、台灣金融自成系統
二、財政拮据
三、台幣匯率
第三節 貿易局與專賣局
一、貿易局
二、專賣局
第四節、農業
一、糧價高漲
二、土地政策
第九章 教育和文化重建
第一節 教育重建
一、教育的接收與重建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職業教育
五、師範教育
六、高等教育
七、社會教育
八、幹部培訓
九、學術研究機構
十、祖國化教育的評估
第二節 國語運動
一、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成立
二、強制推行國語國文
第三節 文化重建
一、輿論自由
二、許壽裳與台灣省編譯館
第十章 社會轉型及衝突
第一節 黨派活動
一、國民黨台灣省黨部
二、林獻堂與台灣光復致敬團
三、半山
四、謝雪紅、蔡孝乾的活動
第二節 滯外台胞返籍
一、滯外台胞的人數與分布
二、長官公署採取措施
三、滯外台胞返籍
第三節 軍警力量薄弱
一、軍事接收與重建
二、警政接收與重建
三、司法接收與重建
四、警民衝突
第四節 省籍隔閡
一、台籍精英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
二、從希望到失望
三、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摩擦
第五節 光復初期施政困難
一、台籍精英呼籲改革省政
二、施政困難
三、國民政府收復台灣評估
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