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旭社相聲俱樂部成立於2009年,由北京仙鶴翱翔影視文化傳播公司創辦,孫愛國、仲品旭先生為負責人,下設宣傳策劃部、設計部、人事部、技術部、業務部等多部門,是一所多部門協調合作的團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旭社
- 時間:2009年
- 地點:北京
- 負責人:仲品旭
相聲藝術簡介,國旭社簡介,藝術顧問:李金斗,藝術總監:閆月明,長期特邀嘉賓,成員組成,
相聲藝術簡介
相聲形成於北京,流行全國。根據《江湖叢談》記載,最早說單口相聲的藝人是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的張三祿,“當其上明地時,以說、學、逗、唱四大技能作藝……自稱其藝為相聲”。其後,是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在北京西城一帶撂地表演的單口相聲藝人馬麻子,“蒙古車王府曲本”《風流詞客》曲詞說他表演的情形是“緊接著鬧個謝情湊湊趣,打個皮科遛遛鋼”、“好話之中必摻著趣話,他慪得那古板之人都笑斷了腸……”。據《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馬三立《京津相聲演員譜系》一文記載,張三祿曾傳藝給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的朱紹文(一作朱少文)。朱原來演唱太平歌詞,所說小笑話、逗哏及貫口活有些是從張三祿那裡學來的。朱在發展相聲上有很大成就:他編演了新段子分別與他的徒弟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和范有緣合作說演,由此出現對口相聲;他將滿族子弟票友阿彥濤收為代拉師弟(即代師傅收徒弟),促使票友的“清門”相聲和藝人的“渾門”相聲合流;朱還將由評書改行說相聲的沈春和收為代拉師弟,由此形成朱家門、阿家門、沈家門相聲的三個門派;從他開始,相聲行業有了傳徒授藝的規矩。據此,則已知相聲的第一代藝人為張三祿,朱、阿、沈為第二代,師承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先後經歷了八代,以繼承朱派藝業的最多。成名於北京的有:第三代的恩緒;第四代的焦德海、劉德智、李德鍚、玉德龍、張傑堯、陳子貞、高德明;第五代的張壽臣、湯金城、常連安、於俊波、緒德貴、郭啟儒、趙靄如、譚伯如;第六代的侯寶林、戴少甫、劉寶瑞、王長友、郭全寶、羅榮壽、王世臣、常寶華;第七代的馬季、趙振鐸、高英培、侯躍文、牛群;第八代的姜昆、馮鞏、李金斗等。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出版的英斂之《也是集續篇》里介紹相聲說:“其登場獻技,並無長篇大論之正文,不過隨意將社會中之情態摭拾一二,或形相,或聲音,摹擬仿效,加以譏評,以供笑樂,此所謂相聲也。該相聲者,每一張口人則捧腹,甚有聞其趣語數年後向人述之,聞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動力亦云大矣。”民國二十二年(1933)張笑俠在《相聲總論》一文中提到相聲的來歷:“在從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的,慢慢地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還提到藝人的遭遇,“在光緒的中葉,曾通令禁止設場子賣藝,他們這一行也在其中。年久了,他們這一行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慢慢地散布到各大商埠,差不多的地方,全都有了他們的蹤跡”。“清門”相聲源於1800年左右產生的“全堂八角鼓”演出中的逗哏,多由旗籍票友自編自演,曲目有《酒令》、《燈謎》、《扒馬褂》等,詞句修潔,通稱文哏。“渾門”相聲最初為撂地賣藝時的即興創作,比較粗俗,通稱打罵哏。清末二者合流,去蕪存菁,形成了俗不傷雅的新風格,在發展過程中旁采博引,吸取了評書、蓮花落、練把式、變戲法、滑稽二簧等有關說唱的技巧,形成了說、學、逗、唱兼備的藝術。
相聲的表演方式,最初有兩種,在帷幕中表演的相聲稱“暗春”,公開表演的相聲稱“明春”。到了清宣統三年(1911)後只有“明春”一種在繼續發展。相聲的形式共分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三種。單口相聲,是一個演員表演的長短笑話。對口相聲,是兩個演員表演的,敘述人甲稱“逗哏”,輔助對話的乙稱“捧哏”,表演時,依甲乙二人說表內容的輕重與語言風格之不同,又可分為“一頭沉”、“子母哏”和“貫口活”三類。群口相聲,是三個以上演員共同表演的,甲稱“逗哏”,乙稱“捧哏”,丙等稱“膩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