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會叢刊

《 國文學會叢刊 》1922年11月創刊於北京, 1924年1月第1卷第2期停刊。由《師大國學叢刊》替代。由北京高師國文學會編輯並發行。年刊,該刊是北京師範學校國文學會刊物,屬於文學學術刊物。

主要撰稿人有劉師培、吳虞、黎錦熙、楊樹達、汪道昌、李遇安、汪震等,此外梁啓超、胡適之、梁漱溟、馬敘倫等人的講演稿也在該刊上發表過。該刊登載的文章作者多是當時比較著名的學者教授,這在校辦文學會刊物中並不多見,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文學會叢刊
  • 類別:文學學術刊物
  • 創刊時間:1922年
  • 出版周期:年刊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該刊以研究文學、整理國故、討論國文教法為宗旨。

刊登內容

內容包括研究古書音韻釋義、道儒學說評論、史記漢書考證、詩歌創作、西方文化史介紹、哲學研究、讀史札記等。如在1924年第1卷2期載有徐祖正口譯、李遇安筆記的《文藝復興之意義》,介紹了近代以來文藝復興運動的偉大意義,而在1922第1卷1期載有汪震的《大學之哲學研究》一文,則對《大學》一書中正心、誠意、致知、格物、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內容進行了哲學原理式的解釋,概括了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智慧,富有啟發意義。
該刊還載有會員錄,分為教員錄和同學錄,還有會員職員表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國文學會簡章,這為研究該學會保存了重要人物和組織章則史料。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刊19222年第1卷1期的卷首,有一份本刊捐款鳴謝表,詳實記錄了當時的一些著名教授資助該刊的資金數目:章厥捐款五十元位居榜首,其次是錢玄同、馬幼漁、朱希祖等人捐款二十元,而周樹人、黎錦熙、汪一庵等人捐款五元最少而居於末位。
該刊載有胡適之的《研究國故的方法》演講稿,馬敘倫的《六書之商榷》,梁啓超的《清代政治與學術之互動的影響》,梁漱溟的《評謝著陽明學派》等文章。

文化傳統

附:發刊辭
從前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沒有國文部。後來學科次第的擴充,到民國五年,才有這國文部。從前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沒有國文學會。後來國文部的諸位同學,費多次的商量,到民國六年,就發起這國文學會。從前國文學會,沒發行過雜誌。民國八年的夏天,我上日本東京去念書了,那時就聽說有幾位同學,要創辦一種雜誌。去年夏天,我回到北京,這種雜誌,還是在醞釀時代。現在呢?會章改良,雜誌快出版了,名目就叫做《國文學叢刊》。
我做國文學會叢刊發刊辭,有三種希望:
第一種希望,是很願諸位同學,繼續努力,積極進行,使我們這種叢刊,在社會上續續的出現,永不間斷。
第二種希望,是很願社會上有學問的人,給我們一個正常的批評,和溫情的策勵;使我們這種叢刊,順著道兒,續續的進步。
第三種希望是什麼呢?這是我希望自己的一回事;我在這個學校,濫竽到八個足年,也可說是稍久的了,以後對於這類的事情,要多大的注意和用力。我還記得詩經上,有一首詩,裡面寫著些“如日”、“如月”、“如南山”、“如松柏”等等形容“久長”的疊句;如今就拿他斷章取義起來,祝國文學會叢刊的出世。
章嶔。民國十一年十一月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