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測繪地信局關於印發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 (2014-2020年)的通知

按照國務院關於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印發了《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這是在國家層面上首個地理信息產業規劃,對於推進我國地理信息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測繪地信局關於印發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 (2014-2020年)的通知
  • 發布文號:發改地區[2014]1654號
  • 發布時間:2014年7月18日
  • 發布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測繪地信局
通知,規劃,一、發展形勢,二、總體要求,三、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四、政策措施,五、規劃實施保障,

通知

發展改革委 測繪地信局關於印發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
發改地區〔2014〕16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測繪地信局(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2號)關於“編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為促進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升地理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我們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現印發你們,請按照實施。
發展改革委
測繪地信局
2014年7月18日

規劃

《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地理信息是人類在經濟社會活動中獲取或形成的、主要描述事物或者現象的地理位置、時空分布及其動態特徵和相關自然社會屬性的信息,是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套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以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地理信息產業,作為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為促進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做大做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2號)要求,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形勢


(一)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無到有,進入了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有關部門積極予以扶持。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社會認知度不斷提高,社會需求更加旺盛。用戶群體從以政府為主轉向政府、企業和大眾並重,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日趨多樣化,市場準入、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和規範標準逐步完善,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初步形成。
產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加快建設,服務範圍已覆蓋亞太地區。自主航天遙感對地觀測體系初步形成,高解析度遙感測圖衛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地面接收、處理、分發、套用體系基本形成。現代測繪基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和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試運行,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正式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服務。
產業規模迅速擴張。企業融資能力大幅提高,已有18家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參與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企業併購重組趨於活躍,產業聚集式、規模化發展趨勢明顯。“十二五”以來,產業服務總值年增長率30%左右。截至2013年底,企業達2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年產值近2600億元。新套用、新服務不斷產生,網際網路搜尋和電子商務提供商、通信服務提供商、汽車廠商等紛紛涉足地理信息套用領域,形成了遙感套用、導航定位和位置服務等產業增長點。
核心競爭力逐步提高。人才培養力度大幅提高,引進、選拔和評價政策逐步完善,隊伍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專利數量逐年增長。國產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技術水平已與國外同類軟體相當,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測繪和地理信息裝備製造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國產裝備已出口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機遇與挑戰
國家的高度重視、戰略需求的持續增加、社會需求的日益旺盛、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新市場和新支撐。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明確部署,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戰略部署,對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服務水平、拓展服務領域提出了新的戰略需求。社會公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對地理信息的套用需求不斷增長,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開闢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下一代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與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融合,為地理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嚴峻挑戰。已開發國家加速搶占市場,不斷擠壓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空間。我國導航定位及位置服務絕大部分依賴國外衛星導航技術,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數據主要來自國外,地理信息高端技術裝備市場大多被已開發國家占領,地理信息套用服務總體水平與已開發國家差距較大。此外,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還存在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鏈條不全、創新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不高、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亟待從國家戰略層面強化規劃引導,完善政策支持,加強服務管理,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的外部環境。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做大做強產業規模為重點,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提高服務管理水平為目標,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為保障,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著力培育重點產業分支,著力提高國際競爭力,著力培育新興市場,加快推進地理信息產業跨越發展。
(二)基本原則
1、需求牽動、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需求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將政府、企業、公眾等各方面對地理信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作為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企業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地理信息市場有序競爭。
2、政府調控、規範管理。科學發揮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注重統籌規劃,完善配套政策,夯實產業基礎,提高服務水平,全面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加強監督管理,強化信息安全,規範市場秩序,最佳化競爭環境,有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3、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新突破,不斷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切實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推動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不斷釋放產業發展活力,推動產業跨越發展。
4、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加強對產業發展的整體謀劃和分類指導,集中優勢資源,著力發展具有支撐帶動作用的核心技術和重點領域,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和優勢產業集群。強化分工合作,完善產業鏈條,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整體提升和全面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 2020 年,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有序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套用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較好成長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產業保持年均 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20 年總產值超過 8000 億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


(一)測繪遙感數據服務
增強測繪衛星遙感數據獲取及服務能力。大力推動國產測繪衛星遙感數據的公益性服務和商業化套用,提升國產衛星遙感數據的市場占有率和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數據自主保障率。適度發展國外衛星遙感數據代理服務,有序引進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數據。鼓勵對衛星遙感數據的增值開發,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據服務產品。促進國產高解析度遙感數據出口,支持重點行業開展高解析度遙感數據處理套用核心技術引進,全面提升我國高解析度遙感數據套用服務能力與水平。
提高航空遙感數據服務能力。開展測繪航空攝影、航空遙感數據的商業化獲取和增值服務,建成比較完整的測繪航空攝影和航空遙感數據獲取、處理、服務產業鏈,重點發展低空和無人機航空遙感數據服務。推廣傾斜航空攝影,豐富地面及室內光學、雷達、雷射等多種影像數據獲取方式,推動商業化服務。
加強測繪遙感數據的社會化套用。繼續加強測繪遙感數據在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海洋、環境、減災、統計、交通、教育等領域和城鄉區域規劃管理以及重大工程建設中的套用。引導遙感數據套用市場從政府、企業、軍隊向社會公眾領域拓展,進一步推動遙感數據在網路地圖服務、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套用。實施套用示範工程,拓展測繪遙感數據套用服務產業鏈。基於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以及“天地圖”等平台,實現遙感數據服務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結合。
推動測繪遙感數據服務企業最佳化組合,以 3-5 家龍頭企業為引領做大做強遙感數據服務業。鼓勵企業參與商業測繪遙感衛星的發射和運營。
(二)測繪地理信息裝備製造
發展高端遙感技術裝備。加強數碼航攝儀、傾斜攝影儀、機載雷射雷達、輕小型合成孔徑雷達等感測器,以及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統與高安全度低空遙感平台的產品化和產業化推廣。國內市場占有率力爭達到 50%以上。
發展高端地面測繪裝備。發展數字水準儀、智慧型化全站儀、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三維雷射掃瞄器、移動地理信息數據採集系統、現代工程測量與監控系統、全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系統等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以及海洋地理信息獲取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力爭達到 50%以上。
引導和推進現代高端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製造業的資源整合,推動相關企業由單一的裝備製造向提供完整的裝備集成解決方案轉變,建設若干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切實加強自主品牌構建,研發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測繪地理信息高端裝備,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三)地理信息軟體
促進高技術在地理信息軟體開發中的套用。加強地理信息軟體技術與資料庫、高性能計算、格線技術、雲計算、物聯網等通用信息技術的融合,大力推動地理信息獲取、處理、管理和網路化分發服務軟體產品的集成。
發展大型地理信息平台軟體。持續推動地理信息系統通用軟體開發套用,重點發展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適應雲計算技術、時空技術、三維技術等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力爭達到 70%以上。推進高性能遙感數據處理軟體系統的商業化套用,實現國產遙感數據處理軟體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 30%。繼續發展數字攝影測量軟體,在此基礎上發展立體影像軟體,引導數字攝影測量從單機向集群、協同方向發展,實現國產數字攝影測量軟體國內市場占有率 95%以上。
鼓勵研發地理信息管理與套用軟體。開發電子政務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推進國土、農業、規劃、公安、應急、生態、統計等領域套用軟體的產品化和產業化。建設測繪業務網路和協同化集成管理系統,滿足測繪業務向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網路化以及生產、管理、服務協同化轉變的需要。創新軟體服務理念,從注重產品設計開發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轉變。
鼓勵地理信息軟體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和兼併重組,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爭取有 2-3 家以地理信息軟體開發和集成為核心業務的龍頭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地理信息與導航定位融合服務
發展地理信息位置服務。根據國家關於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安排,加快推進地理信息與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的融合,面向交通管理、物流、漁業、農業等領域提供服務。依託現代化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積極發展在環境監測、水資源調查、氣象、航空航天、工程建設、車輛導航、城市規劃、個人位置服務等領域的測繪基準信息服務。
發展導航電子地圖和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從覆蓋範圍、信息含量、精確程度和表現形式等方面不斷提高導航電子地圖的質量,積極發展附帶門址信息的三維導航電子地圖。進一步創新導航電子地圖產品服務在交通出行等領域的服務模式,積極發展以移動通信網路、網際網路和車聯網為支撐,融合實時交通信息、移動通信基站信息等的綜合導航定位動態服務。不斷創新網際網路地圖服務,豐富產品種類,充實信息內容,增加服務功能,最佳化表現形式。積極探索將地理信息服務與社會管理、城市管理等工作相結合的途徑和方式,推出更多種類的服務。積極發展網路地圖增值服務業務。
推進地理信息與導航定位融合服務類企業的兼併重組,形成差別化的競爭優勢,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均衡發展,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五)地理信息套用服務
鞏固面向政府的地理信息套用服務。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創新在資源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服務模式,形成從需求、設計、建設到運營全過程的地理信息套用服務體系。推進地理信息在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套用。加強重點領域與行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增強智慧型化管理和控制能力,促進公益性地理信息產品共享。大力開展地理國情普查與監測工作,提升地理信息服務政府決策水平。進一步發揮遙感數據套用潛力,開展全球地表覆蓋遙感製圖工作,形成規模化生產、更新與服務能力。提升地理信息對綜合應急服務的技術保障水平和能力。
推進地理信息社會化套用。組織開展時空信息資源共享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地理信息在企業資源管理、商業決策、設施運維、網點布局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地理信息技術和位置服務產品在電子商務、商業智慧型、電子政務、智慧型交通、現代物流等領域的套用。開發基於物聯網的位置服務產品。
積極支持地理信息套用服務類企業參與公益性地理信息服務,不斷拓展和深化地理信息社會化套用服務,打造 3-4 家龍頭企業。
(六)地圖出版與服務
繁榮地圖出版業。調整地圖產品的內容和結構,在傳統的紙質地圖基礎上,不斷創新地圖形式,充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推動數字地圖、多媒體地圖、三維立體地圖、網路地圖、城市街景地圖等現代地圖出版。積極發展地理信息定製服務,探索地圖出版發行新模式。編制出版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權威地圖集。
發展地圖文化創意產業。開發以地圖為核心的文化、動漫、玩具等個性化產品,創作以地圖為元素的文學、影視作品,豐富以地圖為載體的各類文體活動。繁榮地圖消費和收藏市場,形成地圖文化產業集群。
鼓勵地圖出版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加大高新技術的集成套用,提供高質量、多元化的地圖產品。

四、政策措施


(一)最佳化政策環境
充分利用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等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地理信息企業給予支持,探索完善地理信息產業投融資機制。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地理信息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重大項目實施,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支持地理信息企業上市融資。加快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修訂。進一步完善地理信息使用許可政策。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制定實施遙感數據使用和國產衛星遙感數據出口服務政策,推進遙感數據的商業化開發。完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政策與標準。
(二)夯實基礎條件
不斷完善衛星遙感產業化基礎套用環境,持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分析。加速地理信息生產服務體系技術改造和升級,逐步形成兼具標準化生產和個性化服務能力的生產服務體系。加強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開展基於“天地圖”的典型套用示範。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資源獲取能力,加強重點地區和海域的地理信息資源調查研究。
(三)促進自主創新
以龍頭企業為重點,建設 1-2 家國家級和 6-8 家省部級地理信息技術創新平台,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集中力量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優勢。吸納企業參與科技規劃的制定,強化科研立項的市場導向。完善自主創新成果發布機制,鼓勵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優先採用自主創新成果。推進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四)加強人才培養
依託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快培養學術技術領先、創新能力卓越的企業科技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適當調整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方向。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進行系統的再教育和培訓。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建大學生實習基地。
(五)強化服務管理
建設地理信息數據安全監控、涉密數據綜合鑑定、地圖與地理信息數據產品技術審查等系統,實行地理信息服務套用的全過程管理。落實安全保密制度,提高涉密地理信息的監督管理水平。完善地圖技術審查與出版相結合的安全服務模式,研製地理信息產品生產與服務標準,建立產品質量檢驗、測試和認證體系,探索建立地理信息產品服務合格證制度和產品認證制度。將成熟的企業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完善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形成機制。
(六)拓展對外合作
積極推動地理信息企業到國外承攬業務,鼓勵和引導有條件企業建立海外分支機構,到境外開展併購、合資、參股等投資業務,收購技術和品牌。以現有開發區為依託,承接已開發國家的地理信息服務外包業務,努力打造國際地理信息數據加工等信息服務外包特色品牌。擴大地理信息產品出口,輸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理信息產品和技術,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加強與各國地理信息主管機構的溝通協作,為我國企業拓展國際地理信息業務提供諮詢服務。積極承擔國際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制定工作,推動自主測繪地理信息標準的國際化。
(七)開展統計分析
開展地理信息產業統計工作,加強地理信息分類標準和統計指標體系研究,逐步完善統計工作機制。建立地理信息產業法人庫。加強地理信息市場調查與研究。健全地理信息市場諮詢服務體系。對國內外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和趨勢進行調查研究,定期發布相關研究報告。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要技術創新工作,深入開展地理信息資源和服務的需求分析工作,客觀評估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並提出最佳化建議。

五、規劃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及時研究重大問題,確保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科學界定政府與企業在規劃實施中的職責,建立健全政府與企業在規劃實施中的協作機制。積極發揮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行業協調、自律、培訓、標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加強宣傳引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形成規劃實施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規劃落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測繪地信局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適時開展評估工作,及時研究解決規劃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測繪地信局
2014年7月1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