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2005年,我國在制訂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方案時,把發展中國氣候觀測系統作為氣象觀測系統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首次提出了建設國家氣候觀象台的目標。
2006年,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計畫署和國際科學委員會共同建立)常務委員會在公開出版的第14次報告(WMO/TDNo.1363)中高度評價了中國氣候觀測系統項目,認為其是可供其他國家效仿的示範性項目。
2007年,中國氣象局遴選出錫林浩特、張掖、壽縣、大理、電白等5個氣候代表性好、觀測資料歷史序列完整、觀測場地等基礎條件較成熟的台站作為國家氣候觀象台試點,並於2008年和2011年分別完成了中期評估和試點工作總結。
2017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和中國氣象局《綜合氣象觀測業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再次明確提出了“推進國家氣候觀象台建設”的要求。
2018年,為加強對氣象觀測站分類及命名管理,中國氣象局按照兼顧科學基礎和業務特色、歷史傳承和國際慣例、總體穩定和動態調整、部門行業和社會管理等四大原則,將全國各類觀測站劃分為3個觀測層、7個類別、18種通用站名和國家、省兩個管理層級。正式將“氣候觀象台”作為區別於其他站類的一個獨立站類命名,定性為國家級地面綜合觀測站,明確了氣候觀象台的存在。印發了《國家氣候觀象台建設指導意見》,完成了頂層設計。
2022年11月10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宣布在陝西商洛設立秦嶺國家氣候觀象台。
2023年1月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宣布在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國家氣候觀象台,該觀象台是中國氣象局設立的第27個國家氣候觀象台。
選擇條件
選擇位於南方沿海、東部沿海、北方沿海與內陸盆地具有代表性城市群落經濟區(4種類型),作為人類活動環境影響及其區域氣候回響重點觀測區;
選擇代表中國農業三大糧倉東北、黃淮、長江中下游地區旱地、水澆地與水田等不同類型的農業生態區、溫帶與亞熱帶森林生態區及大氣本底背景生態區(5種類型),作為氣候變化對農業、草地、濕地、森林生態等影響重點觀測區;
選擇環渤海、海南島、西沙群島等3個不同類型海洋特徵區域,作為全球變化與區域海洋相應重點觀測區;
選擇高原荒漠、戈壁沙漠、冰川、草原等4種不同陸面特徵,作為典型陸面特徵近地層通量結構與全球變化區域相應重點觀測區。
四大特質
· 該台站周圍的地表覆蓋類型能代表其所處氣候系統觀測關鍵區60%以上的地表覆蓋類型。
· 該台站符合國家及當地政府需求,具備保持50年至100年連續穩定觀測的條件。
· 該台站站址周圍80KM範圍內,具備開展地面基準氣候觀測、高空觀測等多種綜合觀測基礎,能形成“一站多址、點面結合”的綜合配套觀測格局。
· 該台站所在省份能夠為其調配專職人員隊伍,建立相應專職機構。
平台作用
國家氣候觀象台定位為對氣候系統多圈層及其相互作用進行長期、連續、立體觀測的綜合氣象觀測站;研究氣候系統各圈層物質和能量交換、海陸氣相互作用對天氣氣候和生態系統影響、不同下墊面對天氣氣候影響的科學研究平台;面向中國國內外、部門內外的開放合作平台;培養造就科技領軍人才的人才培養平台。
主要任務
國家氣候觀象台觀測任務分為基本觀測任務和拓展觀測任務。基本觀測任務包括地面基準氣候觀測、高空觀測、近地層(海面)通量觀測、基準輻射觀測、地基遙感廓線觀測、生態系統監測、大氣成分觀測等7項,拓展觀測任務包括冰川凍土積雪觀測、海洋觀測、生物圈觀測、水文觀測、氣候資源觀測等5項。
全面、系統地獲取氣候系統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和反饋過程的綜合信息,是理解和認識氣候系統及其變化的基礎。在生態方面,國家氣候觀象台開展的生態圈氣候變數觀測,為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特別是在恢復重建生態環境過程中,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支撐。另外,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觀象台的數據能夠為我國氣候模式的開發和氣候變化機理研究提供數據支撐,從而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科學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現有名單
錫林浩特國家氣候觀象台
壽縣國家氣候觀象台
電白國家氣候觀象台
大理國家氣候觀象台
張掖國家氣候觀象台
饒陽國家氣候觀象台
呼和浩特國家氣候觀象台
盤錦國家氣候觀象台
五營國家氣候觀象台
金壇國家氣候觀象台
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台
南昌國家氣候觀象台
長島國家氣候觀象台
安陽國家氣候觀象台
岳陽國家氣候觀象台
深圳國家氣候觀象台
北海國家氣候觀象台
三亞國家氣候觀象台
西沙國家氣候觀象台
南沙國家氣候觀象台
溫江國家氣候觀象台
日喀則國家氣候觀象台
墨脫國家氣候觀象台
武威國家氣候觀象台
三峽國家氣候觀象台
秦嶺國家氣候觀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