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 作者:本社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76 頁
- ISBN:9787010058535
- 定價:3.8 元
- 裝幀:平裝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是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山東省實施《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全面協調發展,大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和重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
隨後,國家又發布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我國頒布的第一個國家級文化建設中長期專項規劃,是指導我國“十一五”時期乃至今後較長時期文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在這兩個“規劃綱要”的指導下,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文物局分別制定了本系統的“十一五”發展規劃,許多地方文化行政...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將影視製作業、出版業、發行業、印刷複製業、廣告業、演藝業、娛樂業、文化會展業、數字內容和動漫產業等列為九個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門類。近年來,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加快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推動文化...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綱要全文...
文博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博覽和交易為核心,全力打造中國文化產品與項目交易平台,促進和拉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文博會是獲得UFI認證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文博會是十七屆六中全會《...
為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落實《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2號)精神和《國務院辦公...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十一五”規劃 教語用〔2007〕2號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下簡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促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協調發展和社會語言生活的和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
2006年,文化共享工程作為公共文化建設重點工程,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十一五期間,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以數字資源建設為核心,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以共建共享為基本途徑,全面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建成...
目標規劃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和當前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切實維護...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於2008年03月28日發布了《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06年,中央印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對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出了具體部署。教育部多次下發相關檔案。2004年,與中宣部聯合發布《中國小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2010年,下發《關於在中國小開展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活動的通知》。2013年,印發《中國小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等...
·中國明確未來能源發展規劃 穩妥恢覆核電正常建設 ·“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中央軍委“十二五”期間立法規劃 ·“十二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發展規劃 ·國家“...
“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理念,實施規劃立市、科教興市、產業強市、文化名市、環境優市、依法治市發展方略,以加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為重點,以...
中辦國辦印發《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類型 綱要 部門 中辦國辦 發布時間 2012年2月6日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促進文化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特制定本綱要。目錄介紹 一、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十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二、...
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以及《中國教育發展綱要(2006-2010年)》要求,參照《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繼承發展,改革創新,制定《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綱要》。制定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列主義、...
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國科發高字[2006]496號 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是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以及高新區二次創業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產學研結合、為社會服務、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我們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經過五年努力奮鬥,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規劃綱要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下簡稱文化共享工程)是國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地位。“十一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覆蓋城...
為了進一步明確“十二五”期間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快推進“文化揚州”建設,根據《揚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我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十一五”時期揚州文化發展概況 “十一五”期間,全市文化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
《中共綏陽縣委關於制定綏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編制的,是我縣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我縣面臨重要戰略機遇和重大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時期編制的五年規劃,是導向性、預測性和約束性相結合的規劃,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十一五”是我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加快經濟成長方式轉變,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是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的開局階段。“十一五”科技...
胡惠林,文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文化產業與管理系主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研究項目《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首席專家,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文化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小組專家組成員,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中國文化產業...
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開始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始於2007年4月,止於2011年12月,花時近五年。普查信息 對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目的和意義、工作範圍和內容、時間安排、組織和實施形式、經費來源、資料的填報和管理作了明確要求。文物普查的工作任務艱巨,涉及的不可...
200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社會教育中,廣泛開展吟誦古典詩詞、傳習傳統技藝等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活動。”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六部委聯合發起“中華經典誦讀”活動。2009年,國家語委“中華誦”活動正式引進吟誦。2010年,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