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勞動後備軍制度是蘇聯1940—1958年間實施的職業技術教育體制。前承工廠藝徒學校(1920—1940),後繼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959—1992)。為了適應工業化的需要,1940年聯共(布)中央七月全會通過關於建立國家勞動後備軍制度的決議。同年10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了《關於國家勞動後備軍的命令》,決定建立新型的職業學校即技工學校,與原先建立的鐵路學校和工廠藝徒學校統稱為勞動後備軍學校。
到 1941 年 5 月,全蘇共有工廠學校 1036 所,技工學校 744 所,其中鐵路學校 122 所。1941 年 6 月衛國戰爭開始後,蘇聯國家勞動後備軍總局組織勞動後備軍學校疏散到遠離前線的地區。之後陸續建立培養農業機務人員、海員、司機、無線電報務員、司爐工的各類勞動後備軍學校,到 1945 年共有 2587 所。整個衛國戰爭時期,勞動後備軍學校共培養青年熟練工人 248 萬,在各種企業取代上前線的成年工人,在發展戰時經濟和支援前線的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戰後,致力於改進教學教育過程,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還建立專業化的礦業學校、農業機械化學校、建築技工學校。1954 年開始設立從普通中學畢業生中培養熟練工人的技術學校。1958 年 12 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關於加強學校同生活的聯繫和進一步發展蘇聯國民教育制度的法律》,提出改革勞動後備軍制度,建立統一的職業技術教育制度的任務。之後各種勞動後備軍學校均改組為全日制和夜校制的一至三年制的城市職業技術學校和一至兩年制的農村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