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一、原有釋義及其缺陷
以往對“國學”的釋義,大致有以下幾種:
1、“國學”即“中學”
這一釋義與清朝大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等所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關。但因有“西學”一說而提出與之對應的“中學”並不周全,因為與“中學”相對應的概念應是“外學”,而“西學”則僅僅是“外學”中一部分,並不能涵蓋日學、印度學等等所有“外學”。另外,因世界各國學校一般都有大、中、國小之分,用“中學”這樣的概念,也很容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引起誤解。
2、“國學”即“國粹”
這一釋義,是針對“中學”提法太籠統、寬泛而另提出的。
但顧名思義,“國粹”即國家學術文化之精粹。“國學”與“國粹”不論外延或內涵其實都不一樣,硬把兩者等同起來,無疑與事實不符:因為“國學”並非一切皆“粹”,而是有“粹”有“渣”。因此,把“國學”與“國粹”等同,要么名不副實,要么等於把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以外的內容排斥在外,又因人們對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之理解不盡相同,自然就很難使“國學”的內容及其解釋規範化。而在實際操作上,這樣的釋義也行不通。主張這一說法的人,實際上認為中國傳統學術一切皆“粹”,因而把傳統學術一籃子兜進了“國學”的筐子裡。
3、“國學”即“國故”
這一釋義,是針對“國粹”一說太籠統,又鑒於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並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這種提法曾經被當時許多著名學者所認可。“五四運動”時期的“舊派”、“新派”“國學”家們,幾乎都使用過“國故”一詞。1919年初,新舊文化激烈交鋒,北大較保守的學者創辦《國故》月刊以“昌明中國故有之學術”。在此背景下,毛子水、傅斯年在《新潮》雜誌撰文,針對“抱殘守缺”、“追摹國故”的傾向而提出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整理國故”。所謂“整理”,並非限於考證、訓詁,還包括了評判價值、探尋因果。他們既以現代觀念發掘、闡揚古學,又強調清理“國渣”,打倒“偶像”。
曾經將“國學”、“國粹”和“國故”並用、互換的章太炎,後來覺得“國故”比“國粹”妥帖,便把其闡述“國學”的第一部著作名之為《國故論衡》。甚至有人用“國故”取代“國學”,並發起了“整理國故”的運動。
4、“國學”即“即中國固有之學,系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亦即“中國學”
這一釋義,是針對“外國學”而言的。
這一釋義,起初當以章太炎和鄧實等表述得比較明確。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編《民報》時,曾舉辦“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並為設在上海的“國學保存會”機關報《國粹學報》撰文。他認為:“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於國家之存滅,是不亦視前世為尤岌岌乎?”又說:“夫一國之所以存立者,必其國有獨優之治法,施之於其國為最宜,有獨立之文辭,為其國秀美之士所愛賞。立國之要素既如此,故凡有志於其一國者,不可不通其治法,不習其文辭。苟不爾,則不能立於最高等之位置。而有以轉移其國化,此定理也。”
可見,章太炎認為“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並把“國學”之興亡與國家的興亡聯繫在一起了。對此,《國粹學報》主編鄧實表述得更加明確:“國學何者?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者也。
“國學者,與有國而俱來,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生是國,則通是學,知其愛國,無不知愛其學也。”
既然“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而中國是個有諸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那么,把“一國固有之學”理解為“中華民族固有之學”,似更妥帖。
“國學即中國固有的或傳統的學術文化”。這一釋義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堅守,成為“國學”的通常定義。如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的解釋就是沿用了這樣的定義:“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
這可以說是自清末民國初至今,一直沿用下來的比較通用的定義。
張岱年先生在其所編纂的《國學通覽》所作的序中,這樣寫道:“國學,亦稱中國學,即中國學術的簡稱。”
張先生既沿用了百年來通常的說法,卻把“文化”二字剔掉,可能是鑒於《國學通覽》所涉及的內容比人們所理解的一般文化層次較深之故。但張先生在應序中又使用了“中國文化是世界三大文化系統之一”,“現代的中國人應對於傳統文化有比較明晰的認識”這樣的用語,說明張先生並非排斥“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傳統學術文化”一說。
通觀上述原有關於“國學”的釋義,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把“國學”與“中國學”等同,並視為“中國學”的簡稱,容易引起歧義:因為“中國學”既可以以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為研究對象,也可以以整箇中國為研究對象,尤其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伴隨中國經濟和社會令世人矚目的發展,以整箇中國為研究對象的“中國學”在海內外勃然興起,所以不宜再用“中國學”來泛稱“國學”。
其次,“國學”的原有釋義是從其外延上切入的。有的甚至談不上“定義”,只不過是一種通常的說法,就好比把張家的物件說成“張家物”,把中國的學術說成“中國學”,再簡稱一下罷了。從外延上來界定、釋義“國學”,由於把“國學”的研究範圍或對象與其定義相混淆,所以,很容易在研究和著述時導致以下的局限性:
第一、若按《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編目排序,那么,“國學”著作汗牛充棟,實難盡述,無論對於研究者和學習者而言,無異等於作繭自縛;而若擇其要者闡釋,則見仁見智,很容易導致眾說紛紜,難於體現一個學科(學說)的嚴謹性;
第二、若按歷史順序來講述或闡釋中國的學術文化,則冗長不說,更重要的是難於同哲學史、思想史等釐清界限,而且更容易導致見仁見智、掛一漏萬等弊端。
因此,現今廣為流行和講授的某個學說,很少再有這樣釋義,而幾乎都是從內涵上予以釋義。所以,必須改變從外延上對“國學”釋義的傳習,而宜從內涵上另加釋義。
二、 重新釋義“國學”
鑒於上述缺陷,有的學者嘗試從內涵上重新釋義《國學》,如宋定國教授在其《國學三部曲》(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版)中,就作了這樣的闡釋:
“國學”是“中國學術”或“中華學術”的國內簡稱,是研究中國即中華民族之傳統學術文化之源、流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以推動我國和世界學術文化的進步和發展為目的的科學。
這一釋義明確了以下幾點:
1、“國學”作為“中國學術”或“中華學術”之簡稱,不僅包括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占主導地位的、為各個民族所共有的傳統學術文化,還應包括漢、滿、蒙、回、藏等各個民族所特有學術文化。這樣,就與清末民初所談論的“國學”區別開來:當時所說的“國學”不僅不包括其它民族的特有學術文化,而且提倡“國學”最積極的“國粹派”,還有強烈的排滿情緒。同時,這一釋義也與海外所稱謂的“漢學”區別開來:海外人士所說的“漢學”有時泛指中國學術文化,正如他們把“漢文”泛指“中文”,把“漢醫”、“漢藥”泛指“中醫”、“中藥”一樣。
2、“國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源、流;
3、“國學”所著重揭示的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
4、“國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我國和世界學術的進步和發展。
這一釋義所揭示“國學”之內涵,剔除了原來僅從外延上加以釋義之局限性。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一釋義有違“國學”提出之初衷。
“國學”當初提出時確實沒有面臨像今天這樣的形勢,甚至可以說大相逕庭:當時所面臨的“滅種滅族”的危機,與今日所面臨的“和平崛起”的形勢,恰成鮮明的對比!因此,以這樣的釋義來突破其初衷,則正是適應了時代進步和形勢變化之需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國學”突破原來把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用一個“籃子”一股腦兜起來的簡單作法,而引導人們不僅要用一個籃子把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兜起來,而且著重研究籃子裡所兜的東西的源、流及其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並使人們在了解其規律的基礎上,使之更有利於推動我國和世界學術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所以,這樣做不僅不是、也決不會貶低“國學”,而且恰恰相反,把“國學”置於本該置於的恰當位置上,使它在地球人類的學林中占有本應具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基本介紹
“國學家”是指專門從事“國學”即中國學術的研究,並對於該領域之研究具有相當高的造詣,取得相應豐碩的成果,獲得業內人士和有關部門之廣泛認可者。按照科學之一般分類,“國學”屬於人類科學即人文社會科學之研究範圍,而“國學家”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現代國學家
梁啓超
梁啓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飲冰子,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著名思想家、活動家、國學大家。“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早年師從康有為,一起發動“公車上書”運動,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著《變法通議》,為變法製造輿論,成為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的領袖之一,失敗後流亡日本,先後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他表示支持並建立“政聞社”,期望推動君主立憲;爾後“政聞社”受查禁而被迫解散。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一度宣揚“虛君共和”,想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民國初年又支持袁世凱,出任司法總長,後袁稱帝野心暴露,便與蔡鍔策劃武力討袁;袁死後依附段祺瑞,出任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段內閣被迫下台,他隨之辭職,從此退出政壇。1918年底,他赴歐考察西方社會,發現弊端,回國之後宣揚西方文明已破產,主張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隨即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及著述。
梁啓超被公認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敢於創新,推動了“史學革命”,並在革新文章風格方面,一馬當先。早在辛亥革命前,他就發明了一種介乎於古文和白話文之間的新文體。不僅像“中華民族”這樣的稱謂始自他的口中,而且像“政治”、“經濟”、“科技”、“組織”、“幹部”等等辭彙,皆始於他的筆下。
梁啓超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不乏真知灼見。其著述在1936年版的《飲冰室合集》中,分《飲冰室文集》16冊(45卷)和《飲冰室專集》24冊(104卷),共109卷,1000萬字。該書之中華書局1989年版,是1936年版的影印版本,裝訂成12冊,共11094頁。1-5冊是《飲冰室文集》,6-12冊是《飲冰室專集》。
通過《飲冰室合集》篇名詳目可以清楚看到,就其著述的範圍而言,從時評、政論、變法、維新,到學術文化的諸多領域,幾乎都涉及到了,在哲學、文學、(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等方面均有作品行世,以散文影響最大)、史學、經學、法學、美學、倫理學、宗教學、書法藝術等領域,均有建樹,尤以史學研究領域為最。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年),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國小、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並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起光復會。1906年出獄後,孫中山迎其至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主編《大共和日報》,並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曾參加張謇統一黨,散布“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言論。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參加討袁,為袁禁錮,袁死後被釋放。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編《制言》雜誌。晚年憤日本侵略中國,曾贊助抗日救亡運動。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主要表現在《訄書》中,認為“精氣為物”,“其智慮非氣”;宣稱“若夫天與上帝,則未嘗有矣”,否定天命論說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影響。隨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思想上漸趨頹唐。
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揚革命的詩文,影響很大,但文字古奧難解。國學著作主要有《國故論衡》《國學概論》等,另著有《新方言》《文始》《國小答問》《儒術新論》《訂孔》等。
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年),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人,被譽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說是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因其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支持變法的開明督撫),而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陳三立,因而被譽為“公子之公子”;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是唯一同時兼任跨越兩個學科即中文和歷史(一說兼任中文、歷史和哲學三個系)的教授,所以,又被譽為“教授之教授”(一說因為當時許多教授也常去聽他的課,因而被譽為“教授之教授”)。(黃延復:《二三十年代清華校園文化》,清華大學出版2000年版)
陳寅恪少時在南京家塾就讀,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一說能背誦《十三經》);1902年隨其兄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就讀於上海吳淞復旦公學;而後留學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國二十多年,掌握了閱讀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多種文字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更精,加上深厚的“國學”基礎,使其得以溝通中西、融匯中外,從而在學術領域多有振聾發聵之見,為國內外學人所推崇(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專家黃延復認為,陳寅恪通曉的文字有二、三十種之多,英、法、德、俄、日、匈、土等國文字自不必說,像蒙古文、滿文、藏文、西夏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羅文、希臘文,以及許多中亞細亞現存的或已經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曉。)(黃延復:《清華傳統精神》,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925年陳寅恪回國後,被剛不久改制的清華大學聘用。“國學研究院”成立後,該院主任吳宓很器重他,稱“吾必以寅恪為全國最博學之人”、“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梁啓超也向人介紹說:“陳先生的學問勝過我!”1926年6月,陳寅恪與梁啓超、王國維和趙元任一起被聘為“國學研究院”導師,人稱“清華四大導師”。(同上)
1929年,陳寅恪應學生之請為王國維紀念碑撰文,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治學宗旨。1930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停辦,陳寅恪改任歷史、中文、哲學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組組長,故宮博物院理事等職。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直逼平津,陳寅恪之父陳三立義憤絕食而逝。治喪完畢,陳寅恪即隨校南遷至長沙任教;南京淪陷後,又隨校遷往雲南,先到蒙自、後到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1939年春,英國牛津大學聘請陳寅恪為首席漢學教授,並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之職稱(為該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國漢學教授),邀請其赴英就職兼治眼疾。他於是舉家離昆明到香港,擬搭英輪轉赴英國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得不返回昆明,仍被西南聯大中文、歷史兩系合聘為教授。
1940年暑假後,他再次舉家赴港以備擇機赴英,出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香港淪陷,他“只好空坐家中”,儘管生活十分困難,常將衣物換食物,但拒食日本憲兵隊奉命送給的麵粉;日本當局持日金四十萬元委任他辦東方文學院,也被他嚴詞拒絕。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請他到已淪陷的上海授課,又被其拒絕而閉門治學,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書;5月,趁一暴風雨之夜,攜家逃離香港抵桂林。“萬國兵戈一葉舟,故丘歸死不夷猶。袖間縮手嗟空老,紙上刳肝或少留。此日中原真一發,當時遺恨已千秋。”(《陳寅恪詩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將其故丘歸死之壯烈,紙上刳肝之豪邁,不惜殺身成仁的凜然正氣耀然於筆端。之後先後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教授。當時桂林的某些御用文人,發起向蔣介石獻九鼎的活動,勸他參加,被他拒絕,並在《癸未春日感賦》中,以“九鼎銘辭爭頌德,百年粗糲總傷貧”之詩句,以示嘲諷。
1943年,陳寅恪受聘為遷至成都的燕京大學教授,兼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並於當年舉家從廣西經重慶至成都,生活異常艱苦,到1945年春,終因得不到必要的營養致使雙目幾全失明。這對於一個視讀書、寫作為生命的學者而言,無疑是巨大創痛。“去年病目實已死,雖號為人與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設祭奠亡翁”,表達了他的這種心境(《五十六歲生日三絕》,同上)。
1945年9月2日本簽字投降,陳寅恪既為日寇投降而高興,同時又為內戰一觸即發而憂心:“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衰。國讎已雪南征恥,家祭難忘北定時。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聞日本乞降喜賦》,同上)。
此時英國皇家學會再約他赴英治療目疾,陳寅恪遂由成都搭航機至昆明,再經印度乘水上飛機至倫敦,經英醫診治開刀,不僅無效,目疾反而加劇,最後下了雙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診斷書;到1946年4月,其雙目全部失明,遂辭去牛津首席漢學教授之職,欲赴美就醫,後得知美醫亦無良策後,於絕望中回國,仍任教於清華園,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1948年平津戰事吃緊,陳寅恪搭飛機南下,應廣州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之邀,至該校任教;1950年,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合併,陳寅恪於是移教於中山大學,直到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僅據業已出版的《陳寅恪集》(三聯書店2009年版)、《陳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79年版)、《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蔣天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和《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中華書局2010年版),《寒柳堂集》,包括《論再生緣》《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韋莊秦婦吟校箋》等,另附有《寒柳堂紀夢未定稿》和《寒柳堂紀夢未定稿(補)》等;《金明館叢稿初編》,包括《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鐘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述東晉王導之功業》《論韓愈》《從史實論切韻》等;《金明館叢稿二編》,包括《李棲筠自趙徙衛事》《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說辯證》《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幾何原本滿文譯本跋》《吐蕃彝泰贊普名號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靈州寧夏榆林三城譯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武瞾與佛教》《讀洛陽伽藍記書後》《大乘義章書後》《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敦煌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跋》《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陳垣敦煌劫餘錄序》《敦煌石室寫經題記彙編序》《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考》《大乘稻芊經隨聽疏跋》《懺海火罪金光明經冥報傳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緣曲跋》《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韋在秦婦吟校箋》《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等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包括《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等;《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詩集附唐篔詩存》《書信集》《讀書札記一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講義及雜稿》等,就可以看到其著述範圍至少涉及哲學、文學、史學和古代科學等幾個領域,至於其學術建樹,陳寅恪被公認為是一位對中國20世紀學術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
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陳寅恪的最後20年》)
胡適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記中稱:“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適日記全編》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錢穆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齋號素書堂、素書樓;9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任教於家鄉的中國小。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錢穆居北平8年,先後授課於北京、清華、燕京、北師大等名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抗戰軍興,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華西、齊魯、四川各大學。撰寫《國史大綱》,採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以激發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天,錢穆答應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亞洲文商學院出任院長。1950年錢穆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弦歌不輟,而辦學有成,亦獲香港政府尊崇,於1955年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60年應邀講學於美國耶魯大學,又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
1967年10月,錢穆應蔣介石之邀,以歸國學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築素書樓於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1968年膺選中研院院士。晚年專致於講學與著述,雖目力日弱仍隨時提出新觀點,賴夫人誦讀整理出版,謙稱為《晚學盲言》。
在錢穆一生的著作中,“國學”始終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如《中國學術通義》(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版)、《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香港新亞研究所1958年版)、《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版)、《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版)、《朱子新學案》(巴蜀書社1986版)、《陽明學述要》(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華書局1984年版)、《中國歷史精神》(1964年香港增附三版)、《文化學大義》(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版)、《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版),另有《論語文解》、《論語要略》、《孟子要略》、《周公》、《墨子》、《王守仁》、《劉向歆父子年譜》、《惠施、公孫龍》、《老子辨》、《先秦諸子系年》、《國史大綱》、《文化與教育》、《中國文化史導論》、《孟子研究》、《中國人之宗教社會及人生觀》、《中國社會演變》、《中國知識分子》、《中國歷史精神》、《莊子纂箋》、《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國史新論》、《四書釋義》、《人生十論》、《黃帝》、《中國思想通俗講話》、《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及大學問節本》、《莊老通辨》、《學龠》、《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湖上閒思錄》、《民族與文化》、《中國歷史研究法》、《孔子論語新編》、《中國文學講演集》、《中華文化十二講》、《中國文化傳統的潛力》、《中國文化叢談》、《中國文化精神》、《朱子新學案》、《朱子學提綱》、《理學六家詩鈔》、《孔子傳》、《孔子與論語》、《孔子略傳<論語>新編》、《靈魂與心》、《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歷史與文化論叢》、《人生三步驟》、《雙溪獨語》、《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古史地理論叢》、《中國文學論叢》、《宋明理學三書隨札》、《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國史學發微》)、《新亞遺鐸》,等等。單從這些書目來看,國學的主線地位就一目了然。他就堪稱國學名家。
錢穆終生熱愛祖國,正像他熱愛國學一樣,逝後,家人依照其遺願,於1992年1月,歸葬於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
季羨林
季羨林,(1911年─2009年7月11日),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赴德國留學。曾師從印度學家E.瓦爾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語言。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國小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複雜的全部梵文文法。接著部分著作年輕時的季羨林 讀梵文原著,第5學期讀吐魯番出土的梵文佛經殘卷。第6學期準備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於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後"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5年10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他由德國留學回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建東方語文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被聘為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曾被“2006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之一
季羨林,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散文家.東方文化研究專家。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
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2009年,去世。
饒宗頤
饒宗頤,1917年生,字固庵,號選堂,廣東
潮州人。是我國當代的文化明星,其對於
歷史、
考古、
文學、經學、
教育、
書畫等不同領域均有涉獵,又是傑出的翻譯家。
香港大學副校長曾引用
余秋雨的話說:“香港如果出了一個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
沙漠了。”有人以為饒先生可以與
季羨林齊名,並稱之為“
南饒北季”。幼耽文藝,18歲續成其父所著《潮州藝文志》,刊於《嶺南學報》。以後歷任
無錫國專、廣東文理學院、華南大學等
教授。饒
教授於1962年獲法國
漢學儒蓮獎,1982年獲
香港大學頒授榮譽
文學博士,後任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榮譽講座
教授。1993年為上海
復旦大學顧問
教授。饒
教授學術範圍廣博,凡甲骨學、敦煌學、古文字學、上古史、
近東古史、藝術史、中外關係史、音樂、詞學、經學、潮學、宗教學、
文學、藝術學、目錄學、簡帛學等,均有專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種(其中專著逾60種),發表論文1000多篇,詩文集十餘種,
書畫集45種。藝術方面於繪畫、
書法造詣尤深。繪畫方面,擅山水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畫取法白畫之白描畫法,於李龍眠、仇十洲、陳老蓮諸家之外,開一新路,影響頗大。
書法方面,植根於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隸書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長,自成一格。(摘自《饒宗頤
書畫》之簡歷)
饒
教授是學富五車,著作等身的學者。他知識淵博,精通多種外語。六十多年來,孜孜不倦,在
文學,語言學,古文字學,
敦煌學,宗教學及華僑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專著六十多種外,尚有發表在世界各大學術期刊及各大書刊上的論文,短文和雜文約有四百篇。饒
教授為國際
漢學界及海內海外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