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中國國學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中國科學技術館、未來的國家美術館、國家工藝美術館等為鄰。是國家級、標誌性、開放性的新型公益文化設施。
中國國學中心總建築面積81362平方米,建築高度68米。項目建設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建設宗旨,致力於研究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道德、智慧、審美的豐富內涵及其當代價值,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東南大學在2010年11月從13家參加中國國學中心第一輪概念性方案的單位中成為5家勝出單位之一,2011年12月獲得了第二輪建築工程設計單位第一名,最後確定中標。
2013年11月,中國國學中心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2月工程完成結構封頂。
2016年8月30日,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建設現場舉行中國國學中心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
- 外文名稱:National Cent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類別:公益文化設施
- 地點:北京
- 竣工時間:2016-08-30
- 設計:東南大學設計團隊
工程介紹,工程進度,設計,開工,封頂,竣工,
工程介紹
中國國學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將是國家級、標誌性、開放性的新型公益文化設施。中國國學中心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未來的國家美術館、國家工藝美術館等為鄰,居於即將落成的北京國家級文化綜合體之首,中國國學中心總建築面積81362平方米,建築高度68米。
項目建設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建設宗旨,致力於研究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道德、智慧、審美的豐富內涵及其當代價值,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中國國學中心工程由東南大學設計團隊負責設計,工程於2013年11月開工建設,2015年12月完成工程結構封頂,2016年8月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建設現場舉行中國國學中心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儀式。
工程進度
設計
東南大學於2010年11月從13家參加中國國學中心第一輪概念性方案的單位中成為5家勝出單位之一,2011年12月又獲得了第二輪建築工程設計單位第一名,並確定中標。從2012年1月開始,東南大學項目設計組對方案設計進行多輪最佳化調整。2012年9月至10月,最佳化設計方案向黨中央、國務院與北京市主要領導以及建築界、文史界、藝術界專家學者作了匯報。各方面對設計方案的總體格局、立面造型等給予了較為一致的好評,同時也對項目設計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更高的希望。2013年4月,方案設計作為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屬檔案上報國家發改委。
2013年6月19日,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項目設計契約簽約儀式在東南大學舉行。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張玉平,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文亮,東南大學校長易紅,中國科學院院士齊康、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胡敏強以及資產經營管理處、建築學院、建築設計院負責同志等出席簽約儀式。簽約儀式後,東南大學項目團隊將根據契約規定完成項目設計。
開工
由北京城建集團施工總承包的奧林匹克公園內首個國家級博物館——中國國學中心工程,在距離鳥巢400米東北側開工建設。中心包括國學展示區、國學體驗區、國學研究中心等七個部分,建成後將成為國家級新型公益文化設施。
中國國學中心工程總建築面積81362平方米,主體建築為8層,計畫工期三年。中國國學中心將融入中國元素與國際化特徵,與相鄰的鳥巢、水立方風格統一。據城建集團相關人員介紹,建成後的中國國學中心室內空間非常獨特,主體建築塔樓一層國學堂層高23米,門廳與國學堂附屬展覽等空間層高8米。二層穹幕影院層高9.5米至12.5米,穹幕直徑達16米,二層國學教育展廳層高也達7米,將傳承中國傳統建築壯觀、大氣,空間視覺強烈等。
封頂
2015年2月8日上午,中國國學中心項目結構封頂儀式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項目工地舉行。東南大學副校長王保平,中國國學中心工程設計項目負責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教授,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葛愛榮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張彤教授,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施明徵教授等代表東南大學設計團隊參加了儀式。工程封頂之後,將進行圍護結構、設備管線的安裝,以及幕牆工程與室內裝飾工程的設計。整個工程預計於2016年竣工。
竣工
2016年8月30日,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建設現場舉行中國國學中心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儀式。東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教授、中國國學中心項目設計團隊齊康院士、王建國院士、張彤教授、葛愛榮院長、劉俊副總工程師、臧勝副總工程師及項目組其他成員出席了竣工儀式。
中國國學中心的設計,展現了設計團隊對中國傳統學術和知識體系及其社會責任的理解。空間格局中正淳和、俯仰天地,建築形態宏碩壯美、端方大儀。既傳承了中國傳統營造之智慧,又融合了中國文化的多種意象,體現了在當今時代中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性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