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轉農林部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農林部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的通知是國務院於1978年05月20日發布,自1978年05月20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務院批轉農林部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 發布部門:國務院
  • 發布日期:1978年05月20日
  • 實施日期:1978年05月20日
  • 效力級別:國務院規範性檔案
  • 法規類別:種子
引言,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

引言

國務院同意農林部《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研究執行。
選育和推廣良種,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措施,是一項帶根本性的基本建設。各級革命委員會都要加強對種子工作的領導,要有一名負責同志主管這項工作。要抓緊把種子公司和種子基地建立起來,把國營良種場分期分批整頓好,迅速健全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各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為儘快實現種子生產專業化、加工機械化、質量標準化和品種布局區域化,為完成糧、棉、油等項增產任務作出貢獻。

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報告

建國以來,種子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各地都選育和推廣了一大批優良品種。一九五七年以來,我國育成了國內外著名的水稻矮稈良種矮腳南特號、珍珠矮、廣陸矮四號等,並迅速普及,增產效果十分顯著。一九七三年又育成了雜交水稻,一九七五年開始用於生產,一九七七年已推廣到三千多萬畝,一般增產二、三成以上。小麥品種也有重大突破,先後選育推廣了碧瑪一號、豐產三號和泰山一、四號等抗銹高產良種,摘掉了小麥是“低產作物”的帽子;一九七0年我國又培育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八倍體小黑麥,正在高寒山區迅速推廣。玉米、高梁雜交種的推廣面積已占播種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棉、油、糖、麻、煙等經濟作物也選育、推廣了一批優良品種。
但是,種子工作同加快農業發展速度的形勢還很不適應;跟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在育種速度、品種管理和種子機械等方面,差距很大。主要是:大田品種“多亂雜”;不少地方還缺少早熟、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種子工作缺少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多數省、地還沒有種子生產基地,縣以下的種子生產基地也不健全、不夠用;種子加工機械化基本上還是一個空白。必須大力加強種子工作,爭取糧、棉、油等到本世紀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具體意見如下:
一、充分發揮現有良種的增產作用,不斷選育出接班品種。
現有很多良種的增產潛力還很大,要繼續積極推廣。同時,對增產顯著的糧、棉、油等作物的常規品種,也要大力推廣。
認真搞好提純復壯,這是提高良種種性,發揮增產潛力,延長使用年限的一項有效措施。縣、社良種場,大隊種子隊都要建立穗行、穗系、原種圃,到一九八0年更新一次,使種子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一、二級標準(例如小麥二級良種,品種純度、種子淨度不小於百分之九十七,發芽率不小於百分之九十五,水分不大於百分之十三)。要開展品種大普查,在現有品種中評選推廣比較早熟、高產、抗逆性強的良種,克服“多亂雜”的現象,做到布局合理,擴大良種面積。
在積極推廣現有良種的同時,不斷選育出新的接班品種。要充分發揮專業機構的骨幹作用,實行專業隊伍與群選群育相結合,各省、市、自治區都要明確本地區主攻目標,採用先進技術,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全國要按經濟區劃,建立農作物品種資源庫,做好收集、保存、整理、鑑定和利用工作。要加強重點育種單位的領導。到一九八0年,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選育出早熟、高產、優質、抗逆性強和適應性廣的新品種。
二、成立種子公司,加快良種推廣速度。
根據中共中央〔1977〕49號檔案關於要建立種子公司的指示,農林部成立中國種子公司。它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種子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組織良種的選育、審定、繁殖和推廣工作;搞好種子生產基地建設;經營面向全國的糧、棉、油、麻、綠肥等作物新品種、原種和雜交種的親本;辦理種子進出口業務;組織種子專用機械、器材、設備的試驗、推廣和管理(有關收購、銷售仍由農機公司統一經營);收貯一部分救災備荒良種(全國需要的備荒種子,主要的仍由商業部負責)。
中國種子公司在海南島設立分公司。當前的任務是統一組織南繁工作,逐步做到供應各地需要在海南繁殖的新品種。分公司受地方黨委和中國種子公司領導,以地方為主。
省、地、縣三級種子公司,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定。在當地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業務工作受中國種子公司的指導。公社要加強對種子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種子公司實行不賠不賺的經營原則。所需的事業費用、流動資金、基建投資、糧油指標、勞保物資、獎售化肥、汽車、麻袋等,根據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列入中央、地方計畫和預算。
三、建立種子生產基地,健全良種繁育推廣體系。
中央和地方各級都要根據自然區劃,建立種子生產基地,把品種區域試驗、示範、審定、繁殖和推廣等環節連結起來,逐步實現以縣為單位的統一供種體系。
中國種子公司根據需要,在適宜地區分別建立糧、棉、油、糖、麻、煙、綠肥等種子生產基地,主要繁殖為全國服務的新品種、原種、雜交種親本和備荒良種,承擔新品種的區域試驗。這些基地,原則上選擇現有國營良(原)種場或農場籌建,體制不變。省、地都要相應建立健全種子生產基地。
要認真辦好現有的二千一百多個縣國營良(原)種場(擁有二百多萬畝耕地,十二萬多職工),充分發揮其繁殖推廣良種的骨幹作用。
各級種子生產基地和良(原)種場要堅持自力更生、勤儉創業的原則,加強經濟核算,扭虧增盈。貫徹“以繁殖良種為主,適當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做到出良種、出人材、創高產。國家要給予資金和物資的支持。
四、搞好種子機械生產,加速實現種子加工機械化。
目前,種子機械還很少,大部分種子沒有精選,用種量過多,造成很大浪費。據多點試驗,經過機械精選,可節約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國糧食作物常年用種量約三百億斤,僅此一項,就可節省糧食六十億斤。使用精選的種子,苗全、苗壯,比未精選的還可增產百分之十左右。為此,必須把種子機械生產列入一九八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規劃,力爭一九八0年種子精選機擁有量達到五萬台。其他種子機械如烘乾機、脫粒機、拌藥機、裝包機、恆溫發芽箱、水分測定儀等,都要進行選型定型,實行“三化”。這些機械的生產都要分別列入中央和地方計畫,力爭多產,適應需要。
五、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各級黨委要把種子工作作為農業生產的一項基本建設,要確定一名負責同志主管種子工作,把有關單位的力量統一組織起來,分工協作,共同做好種子工作。
建立全國和各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委員會由有關部門的領導幹部、良種場工人、勞動模範和科技人員的代表組成。負責品種審定、命名、登記,提出推廣意見。未經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不得隨意推廣。審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同級種子管理部門負責辦理。
加強種子技術隊伍的培訓工作,提高種子管理水平。農林部委託浙江農業大學、山東農學院和西北農學院等負責培訓省、地兩級的種子幹部;省、地兩級培訓縣、社種子工作人員;縣培訓大隊、生產隊種子技術員。各級農業院校要逐步設立種子專業或種子課。
對種子工作有重大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要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
以上報告,如無不當,請批轉各地執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