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限結構

國債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各種性質債務的互相搭配,以及債務收入來源和發行期限的有機結合。實踐中,比較重視的國債結構有國債期限結構、國債利率結構、國債種類結構和國債持有者結構[1]

國債期限結構是指不同期限的國債占國債總量的比例,是政府債務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債的順利發行、流通、償還以及政府對經濟的調控都有重要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債期限結構
  • 外文名:Debt maturity structure
  • 類別:專業名詞
  • 相關領域:財政 國債
內容解析
在現代社會,長、中、短期國債要優於單一長期或短期的國債結構。這首先是因為認購者對國債有多元化需求。對認購者來講,一筆收入用於購買長期國債就喪失了它的流動性,出於流動性的要求,他們會傾向於認購短期國債,特別是在國債券不能上市流通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也有認購者願意認購中長期國債。因為期限較長,相應的國債利率和收益率也就越高。那些對流動性需求不大,將主要目標放在賺取投資收益上的認購者,更傾向於中長期國債。
其次是政府對國債資金的需求與管理的要求。從政府對國債資金的需求看,長期國債意味著政府可以在較長期限內擁有國債的支配權,便於政府安排長期性的經濟建設項目,而季節性的國庫收支的不平衡則需要藉助於短期國債(如國庫券)。從國債管理看,國債期限單一,容易出現國債集中償還,形成還債高峰期,存在較大的償債風險,而長、中、短期國債的合理搭配則可使償債負擔在以後不同年度合理分攤,可以降低政府的償債風險。
三是巨觀經濟調控的需要。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短期國債是調節 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手段。在需要擴張經濟時,中央銀行大量買入短期公債,向市場投放貨幣;在需要緊縮經濟時,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短期公債,回籠貨幣,緊縮銀根。為配合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在確定國債的期限結構時,一般市場化國家都非常重視短期國債的發行,如美國國債總量中,60%屬於短期國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