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冰棍現象

比喻20世紀初期,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困境。主要從產權的觀點討論國企存在的兩難問題。實際上國有企業是非常規的狀態,不少人比喻國企的處境是一根大熱天的冰棍,不被人吃掉也要化掉,甚至有人說,今天不送,明天就化沒了。很多人就是用這個比喻來論證改制的必要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企冰棍現象
  • 性質:冰棍現象
  • 屬性:國企
  • 國家:中國
典例,因素推倒,

典例

在破產之前,柳州市電器廠的產品有市場,銀行貸款不到800萬元,資產負債率60%,遠低於75%破產警戒線。為了該廠廠區的100多畝地,主管部門提出“不換思想就換人”,電器廠被強迫破產。一家房地產公司巧妙地將它從國家劃撥的工業用地改變為商業開發用地。

因素推倒

這是一出目前最為典型的國企“冰棍現象”的活標本。所謂國企“冰棍現象”,是說國有企業的非常規的狀態,比喻國企的處境是一根大熱天的冰棍,不被人吃掉也要化掉。並以此為據論證國企改制的必要性。於是形成這樣的邏輯:國企改革必須進行產權改革。
誠然,國企問題中是有產權的因素,對於瀕臨破產的國企,改制確實是其中的出路之一。但國企在實踐中處於如此困境,絕非僅僅在於國企產權制度本身。而且像柳州電器廠這樣的國有企業,客觀上還沒有達到不被吃掉就要化掉的程度。但“不幸”的是,柳州市電器廠的主管部門“類似於玩魔方”地踐行了“冰棍”邏輯,原本仍有市場的國企,被他們“霸王硬上弓”,主管領導親自督陣主持,連續三次召開職代會,以偽民主的形式,將威權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前兩次未通過,第三次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威逼下,才非常艱難地通過了破產提議。筆者不禁要問,主管領導說的“不換思想就換人”,裡面的“思想”或許就像我剛才說的什麼國企改制的必要性吧。然而事實上,這次的國企改制只不過是一塊五彩繽紛的遮羞布罷了。
真是“葸賣爺田不心疼”。顯然,在某些領導的眼裡,國有資產只是一條冰棍,與其花掉不如吃掉。於是,在這種思想的旗幟下,要你破產就得破產,因為他們心裡最惦記的不是那條國企說棍,而是那100多畝肥得流油的地塊。於是,主管部門最終在司法、房管等兄弟部門的默契配合下,突破了心理和民眾壓力的種種障礙,和房地產商實現了“騰籠換鳥”的心愿——騰掉的是國有資產,換來的是昂貴的地塊和房價。
著名社會學家孫立平就曾經多次一針見血地指出,“冰棍現象是我國國企非常規現象,這樣的國企困境,一部分是可以用產權理論來解釋,如一般意義上的低效率,但冰棍現象僅僅用產權來解釋是不夠的,關鍵問題是冰棍所處的‘大熱天’——腐敗的大環境的存在。”這樣論斷決非憑空猜想。在破產之前,柳州市電器廠並非走投無路,產品仍有市場,而且資產負債率遠低於破產警戒線,這也就表明破產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或者說很不充分。以國企破產換“風水寶地”,表面上是一種市場價值的合理置換,然而流失的卻是寶貴的國有資產和民心良知,並非是什麼最優策略。即使是所謂的最優策略,恐怕也難逃國企改製程序的正義追索吧。
所以,我們有理由質疑,柳州市電器廠這場“地禍”背後的“冰棍現象”,到底是否存在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官官相護、以權謀私等貪污腐化的貓膩,追究相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為破產的國企討回公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