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2014年7月4日)典出:《大學》原文: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
以義為利 以義為利,成語,指把道義作為利益。詞語解釋 把道義作為利益。詞語出處 《大學》:“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示例 《清史稿·祁俊藻傳》:“仁者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故以財發身,不仁者則以身發財,菑害並至矣。”
從這個角度看義利,義是事之宜,即當為必為,不當為必不為;利是個人的利益、好處。做事合義,於己有害無利也做;不合義,於己有利無害也不做。在合義的前提下,承認個人的利益。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
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引發出《大學》中“以義為利”的觀點。後來董仲舒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的信條,為宋儒程、朱等人所崇奉;而陳亮、葉適則主張義利雙行,到顏元更明確提出:“正其誼(義)以謀其利,明其道以計其功”(《四書...
“義利之辯”是中國倫理學思想中的一個核心命題,“重義輕利”“捨生取義”“以義制利”,體現了歷代思想家對“義”與“利”的理性思考,正確的義利觀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流倫理思想,以重義輕利為基礎,是立身處世的終極追求,是每箇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道德準則。這一文化精神傳承至今,正確對待和處理“義”與...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作品注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個“老”字作動詞,意思是把老人當做者人看待。(2)長長:尊重長輩。前一個“長”字作動詞,意思是把長輩當做長輩看待。(3)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古時候專指幼年喪失父親的人。(4)倍:通“背”,背棄。(5)絜矩之道:儒家...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右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全文在闡釋“平天下在治其國”的主題下,具體展開了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財末。四、用人的問題: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五、利與義的問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所謂絜矩之道,是與前一章所強調的“恕道”一脈相承...
如是,則國孰敢不為義矣?君臣上下,貴賤長少,至於庶人,莫不為義,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賢士願相國之朝,能士願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相國舍是而不為,案直為是世俗之所以為,則女主亂之宮,詐臣亂之朝,貪吏亂之官,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國乎?今...
交相利是戰國時期墨子從其兼愛說推演出來的人己兩利,各不相害的思想。與儒家的義利觀不同,墨子以利作為社會倫理規範的基礎,以行為是否利於人作為判斷義與不義的標準,利於人則義,不利於人則不義:“所謂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耕柱》)“義,利也。” ...
8、以:使用;用。9、子:您,對人的尊稱。10、何如:怎么樣。11、應:回答。12、利:鋒利,銳利。13、其:助詞。這裡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14、弗能:不能。15、之:的。16、鬻(yù):賣.17、者:...的人 18、莫:沒有什麼 全文翻譯 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
重義輕利,儒家的倫理思想。意指重視道義,而輕視利益。這裡“利”為“利吾國”“利吾家”“利吾身”的狹隘“私利”。儒家認為:“義”與“利”是對立的,應把“義”作為行為的準則,但並非不言利,而是反對“放於利而行”和“後義而先利”。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元亨利貞”,往往被解釋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左傳》襄公九年載:穆姜釋隨卦卦辭,讀“元、亨、利、貞”,以元為仁,亨為禮,利為義,貞為正,稱...
民以法難犯上,而上以法撓慈仁,故下明愛施而務賕紋之政,是以法令隳。尊私行以貳主威,行賕紋以疑法,聽之則亂治,不聽則謗主,故君輕乎位而法亂乎官,此之謂無常之國。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義成榮,不得以家利為功,功名所生,必出於官法。法之年外,雖有難行,不以顯焉,故民無以私...
彼愛其爪牙,畏其仇敵,若是,則為利者不攻也。將修小大強弱之義以持慎之,禮節將甚文,珪璧將甚碩,貨賂將甚厚,所以說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彼苟有人意焉,夫誰能忿之?若是,則忿之者不攻也。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人皆亂,我獨治;人皆危,我...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
先生以利說秦楚 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 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 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 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 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
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義。修身潔白而行公行正,居官無私,人臣之公義也;污行從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則人臣去私心行公義;亂主在上,則人臣去公義行私心。故君臣異心,君以計畜臣,臣以計事君,君臣之交,計也。害身而利國,臣弗為也;害國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