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可稱之為固定資產的最優更新期,亦即按照這一時間間隔進行更新,可使固定資產的服務成本相對說來達到最低。為正確確定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必須對其使用過程中費用發生的規律性進行分析研究,運用科學的定量方法進行分析對比,使所確定的經濟壽命符合客觀實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 稱之為:固定資產的最優更新期
  • 按照:這一時間間隔進行更新
  • 運用:科學的定量方法進行分析對比
基本定義,確認,計量原則,初始計量,計算步驟,

基本定義

屬於產品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或者影響勞動對象勞動資料,是固定資本的實物形態。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長期發揮作用,長期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但其價值則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逐漸地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並構成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重要原則,一個企業勞動資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價值劃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對於原始價值較大、使用年限較長的勞動資料,按照固定資產來進行核算;而對於原始價值較小、使用年限較短的勞動資料,按照低值易耗品來進行核算。在中國的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和工具等。
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的價值是根據它本身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它的磨損分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情況;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叫做折舊,折舊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總和法等;固定資產在物質形式上進行替換,在價值形式上進行補償,就是更新;此外,還有固定資產的維持修理等。

確認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計量原則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對於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等義務。對於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採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初始計量

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①、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價值。其中,“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企業為在建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增值稅稅額、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並按各種專項物資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應當按照本書“第十四章借款費用”的有關規定處理。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包括自營建造和出包建造兩種方式。

計算步驟

1.計算n年內投資的年攤銷額;
2.計算n年內均衡的年使用費
3.上述二者求和,即為n年內均衡的年使用成本,以其達到最低的間隔期為經濟壽命。
案例分析:設新購置一項固定資產,原價5000元,預計可用9年,壽命期終了有殘值500元;用“使用年限數字總和法”計提折舊。年使用費第1年為1400元,每年增加10%。設備上的投資要求達到的最低收益率為10%。
年序
原投資額
年末殘值
年折舊額
年使用費
0
5 000
5 000
1
4 100
900
1 400
2
3 300
800
1 540
3
2 600
700
1 694
4
2 000
600
1 863
5
1 500
500
2 050
6
1 100
400
2 255
7
800
300
2 480
8
600
200
2 728
9
500
100
3 001
要求:計算該資產的經濟壽命。
(1)n年內投資的年攤銷額;
n=1,
(5000-4100)×(A/P,10%,1)+4100×10%=1400(元)
n=2,
(5000-3300)×(A/P,10%,2)+3300×10%=1310(元)
n=3,
(5000-2600)×(A/P,10%,3)+2600×10%=1225(元)
n=9,
(5000-500)×(A/P,10%,9)+500×10%=831(元)
(2)n年內均衡的年使用費
它是將n年內發生的使用費 “年金現值因子”的倒數。統一換算為0年年初的現值,再乘以相應的“資本回收因子”得之。
n=1,
1400×(P/F,10%,1)×(A/P,10%,1)=1400(元)
n=2,
[1400×(P/F,10%,1)+1400(1+0.10)×(P/F,10%,2)]×(A/P,10%,2)
=[1400×(P/F,10%,1)+1400×(P/F,10%,1)]×(A/P,10%,2)
=1400×(P/F,10%,1)×2×(A/P,10%,2)=1466(元)
n=3,
1400×(P/F,10%,1)×3×(A/P,10%,3)=1536(元)
n=9,
1400×(P/F,10%,1)×9×(A/P,10%,9)=1988(元)
(3)n年內均衡的年使用成本。當n=5時,均衡的年使用成本達到最低,可據以確定該項固定資產經濟壽命為5年。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固定資產經濟壽命的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新固定資產經濟壽命的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