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總制府,擴建,
歷史沿革
明初,將元朝的開城路(州級)降為開城縣。及正統以後,西北邊境防禦漸趨緊張,經常有蒙元軍隊南下,沿清水河(蕭關道)襲攻固原等地。明政府為防禦元朝勢力南侵,先後在北方邊境設定了九個重鎮,號稱“九邊”。固原為“九邊”之一。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重新修築固原城。固原城的再次修築,標誌著政權建置的重新轉移。重修固原城的第二年(公元1452年),即遷徙平涼衛右所於固原城,為固原守御千戶所。從此,隨著明西北邊備防禦的不斷變化,固原的軍政機構設定亦隨之升格。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升固原守御千戶所為固原衛;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置固原兵備道。明中葉以後,蒙元餘部韃靼、瓦剌等入侵加劇。
總制府
固原鎮總制府(三邊總兵)駐固原州,即今寧夏固原縣城。所轄邊牆位於寧夏鎮以南,東起今陝西定邊縣西南,經寧夏鹽池縣南、同心縣北、海原縣北、甘肅靖遠縣北,然後沿黃河東岸南伸,至今蘭州市西、洮河注入黃河處附近止,長一千里。全線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白馬城,中路下馬房關,西路蘭州都是重要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