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志(上)》是固原市地方志編審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固原市志(上)
- 作者:固原市地方志編審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編纂人員:馬平恩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同原市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實事求是,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統一。 二、《同原市志》是在吸收以前各類志書、地情書的基本內容和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編修。上溯事物發端,下迄2006年,部分內容延伸到2008年。編下設無題小序,以揭示本志梗概。
作品目錄
六盤雲海
黃土丘陵山地
河谷川地
馬鈴薯窖藏
馬鈴薯脫毒研究
馬鈴薯外運
西吉縣馬鈴薯高新科技示範區
馬鈴薯包裝
培育馬鈴薯新品種
機挖馬鈴薯
重2.9公斤的馬鈴薯
原州區蔬菜溫棚種植園區
西吉西芹種植
原州區油葵種植
隆德溫棚蔬菜
玉米豐收
彭陽溫棚蘑菇
原州區枸杞
彭陽辣椒外銷
寧夏固原首屆黃牛節
大棚養牛
奶牛養殖
城市綠韻
三百年古柳
桃杏繞山川
六盤山針葉林基地
退耕還林
固原東山坡引水工程開工現場
百井扶貧打井出水
水利水保技術諮詢服務公司
固海揚水工程
聯合囤糧食署考查4071項目工程
涇源臥龍山水庫
原州區北什里水庫
井窖飲水
小流域治理
引水上塬
全市勞務產業工作會議
務工人員在福建企業
務工人員滿載而歸
務工人員技能培訓
寧夏卓凡枸杞製品有限公司
彭陽礦泉水生產車間
彭陽果脯生產車間及產品
原州酒業
彭陽黃酒
原州區楊郎乳品業
西吉骨膠
涇源內聯廠生產車間
固原試驗區雲霄紡紗廠車間
寧夏伊正回藥有限公司
馬鈴薯澱粉包裝車間
寧夏遠聲藥業有限公司
澱粉生產車間
煤炭開採
馬鈴薯生粉
工業固區
110變電所
水泥廠
泰合集團環保產品
金呈鍋爐廠
楊郎鑄造業
地毯編織
機磚廠
高速公路入口
六盤山隧道
南河灘大橋
頡河六號大橋
村村通公路
計程車
固原火車站
公路運輸
農村運輸
鐵路運輸
固原電信局大樓
固原市電信機房
1C電話
農家用上了手機
固原郵政大樓
固原聯通
移動信號塔
人民銀行
固原建設銀行
農業發展銀行
農業銀行
固原區稅務局
固原人壽保險
固原新時代購物中心
鑫牛汽貿
固原中山街
固原商城
物資交流大會
固原五指商場
原古雁市場
三營集貿中心
原固原南關百貨商場
蔬菜市場
焚毀假冒偽略商品
附圖
金牛谷詩飯店
固原紅寶賓館
加油站
華琪飯店
山妹火鍋
大唐洗浴
2006年新落成的固原市行政中心
地標廣場
西湖冬景
水上公園一角
彭陽縣城山鳳樓
彭陽縣城夜景
憩圓廣場
茹河公園
涇源縣新街
涇源縣臥龍山
涇源縣廣場
2005年涇源縣新落成的縣委、政府辦公大樓
西吉縣政府大樓
西吉縣城街道夜景
新落成的西吉商貿綜合大樓
正在建設中的西吉永清湖公園
隆德東關小區
新裝修的隆德縣委、政府辦公樓
隆德北象山山門
隆德縣渝河大道
寧夏師範學院
語音教學
固原二中(固原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固原五中
免費教科書
寧夏固原第一中學
寧夏固原職業技術學院
隆德縣職教中心
固原啟明星藝術學校教學
寧夏水利學校原州分校
幼兒演出
固原市幼稚園
固原特教中心教學一角
固原回民中學
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會議
福建福州市春倫茶業有限公司向寧夏希望工程捐款儀式
固原金牛公司向貧困學生捐獻學習用品
自治區個體私營企業協會援建的官廳鄉高莊國小落成揭牌儀式
掃盲
職業教育
共青團固原市委領導向貧困生髮放捐款
鄉鎮籃球比賽
下方
市直機關職工體操表演賽
涇源踏腳舞
拔河
鬥牛
正在建設中的固原體育館
固原市人民醫院
原州區醫院
計畫生育宣傳
仁濟藥堂
原州區城關醫院
彭陽縣醫院
新落成的乾禎醫院
先進的醫療設備
駐軍為當地民眾看病
市醫院專家在為患者做手術
固原康泰醫院
農村合作醫療
地方病防治宣傳
魏梁鵠書法作品
民國馬元章書法作品
民國張維岳書法作品
(維)達繪畫作品
民國孫壽名書法作品
王繩武書法作品
王恭繪畫作品
尹文博書法作品
閣建設書法作品
勒守恭繪畫作品
柴培科繪畫作品
金玉葆繪畫作品
王維德繪畫作品
高凱宏繪畫作品
黃寶育繪畫作品
范泰昌書法作品
劉正德書法作品
齊國旺書法作品
張喆生篆刻作品
馬家虎篆刻作品
李寧娟(女)繪畫作品
陳瑞君篆副作品
蘇京凌繪畫作品
張九芳攝影作品
揚立衡攝影作品
強繼周攝影作品
史慶和攝影作品
馬平攝影作品
祁學斌攝影作品
楊棲鶴泥塑
民間刺繡
民間剪紙
涇源水秀石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在固原升旗
節日文藝演出
社區秦腔演出劇照
高抬
《花兒四季》在日本演出
西吉慶祝建黨85周年歌詠大賽
耍獅子
科教宣傳彩車
固原博物館
左宗棠為清真寺題寫的檻聯
西夏頭盔
李賢墓出土的凸釘玻璃碗
李賢墓出土的波斯鎏金銀碗
朝那銘鼎·西漢
西吉錢幣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雙聯杯
鐵抱銅
涇塬野荷谷
六盤山瀑布
隆德北聯池
涇源老龍潭
涇源涼殿峽
西吉震湖
西吉舟霞地貌
須彌山石窟
彭陽無量山石窟
西吉雲台山石窟
原州區二十里舖拱北
彭陽瓔珞寶塔
原州區東嶽山一角
隆德石窯寺石窟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原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
將台堡紅軍長征套師紀念碑
任山河烈士林園
紅軍長征時毛澤東住過的窯洞、使用過的桌椅
單家集清真大寺革命遺址
回族家庭
回族踏腳舞
聖紀節
花兒對唱
袖珍古蘭經
回族口弦
民族風情
市委常會議研究方誌工作
市方誌辦全體人員與縣區志辦人員合影
評審會合影
特載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層
第二節 構造
第三節 礦藏
第四節 地貌
第二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成因
第二節 氣候
第三節 降水與蒸發
第四節 風霜雲
第三章 土地
第一節 土地利用
第二節 土地數量變化
第三節 土壤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地表水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五章 植物動物
第一節 植被
第二節 植物
第三節 動物
第四節 自然保護區
第六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氣象災害
第二節 病蟲害
第三節 地質災害
第四節 氣象災害紀略
第二編 行政建置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境域
第二節 沿革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固原市區
第一節 城池變遷
第二節 城市規劃
第三節 街道
第四節 城市建築
第五節 城市設施
第三章 固原市屬縣
第一節 原州區
第二節 西吉縣
第三節 涇源縣
第四節 隆德縣
第五節 彭陽縣
第三編 人口
第一章 人口變動
第一節 總人口
第二節 人口增長
第三節 人口分布
第二章 人口結構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性別
第三節 年齡
第四節 婚配
第三章 人口素質
第一節 文化素質
第二節 身體素質
第三節 勞動素質
第四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計畫生育政策
第二節 計生狀況
第四編 農業
第一章 農業經營及開發
第一節 經營體制
第二節 農業綜合項目
第三節 扶貧
第四節 勞務輸出
第五節 生態環境建設
第六節 農業綜合開發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作物品種
第二節 作物種植
第三節 馬鈴薯產業
第四節 農機具
第五節 栽培技術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場圃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古樹名木
第四節 林業工程
第五節 林業技術推廣
第六節 林木管護
第四章 水利水保
第一節 水利
第二節 人畜飲水工程
第三節 水土保持
第四節 水利管理
第五章 養殖業
第一節 歷代養畜業
第二節 品種及改良
第三節 飼草飼料
第四節 畜禽餵養
第五節 疾病防治
第六節 畜牧生產
第五編 工業
第一章 體制
第一節 手工業的發展與改造
第二節 集體企業
第三節 國營工業
第四節 現代工業體系的逐步建立
第五節 招商引資
第二章 工業企業
第一節 採礦冶煉業
第二節 建材業
第三節 糧油食品加工業
第四節 畜牧產品加工
第五節 機器製造修理業
第六節 其他加工製造業
第七節 工業園區
第三章 電力
第一節 小電站
第二節 電網輸電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四章 建築業
第一節 建築企業
第二節 建築經營
第三節 房產業
第五章 工業生產
第一節 產品產量
第二節 工業產值
第三節 工業污染處理
第六編 商業貿易
第一章 商業體制
第一節 私營商業
第二節 供銷商業
第三節 國營商業
第二章 商業經營
第一節 經營網點
第二節 商品購進
第三節 商品銷售
第四節 餐飲服務業
第五節 物資
第三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糧油徵購
第三節 糧油銷售
第四節 糧油調儲
第四章 集市貿易
第一節 集市
第二節 外貿
第七編 旅遊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一節 資源分類評價
第二節 自然景觀
第二節 人文景觀
第四節 名人與固原
第二章 旅遊開發
第一節 旅遊規劃
第二節 旅遊環境及設施建設
第三節 旅遊線路
第四節 效益
第三章 旅遊服務與管理
第一節 旅行社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旅遊管理
第八編 交通郵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古道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鐵路
第四節 道路管護
第二章 運輸
第一節 運輸工具
第二節 營運企業
第三節 客貨營運
第四節 運輸管理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烽燧郵驛
第二節 郵遞網路
第三節 郵政業務
第四節 揀封遞送
第五節 郵政管理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電報
第二節 長途電話
第三節 市內電話
第四節 農村電話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