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之戰,是指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和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朝與韃靼之間的兩次戰鬥。
固原之戰,是指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和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朝與韃靼之間的兩次戰鬥。
固原之戰,是指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和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朝與韃靼之間的兩次戰鬥。...
定川寨之戰是宋仁宗時爆發的宋夏戰爭的第三場戰事,最後以宋敗夏勝收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五年(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在宋與西夏的戰爭中,西夏軍進攻宋涇原...
白豹城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宋康定元年(1040)七月,西夏主李元昊入侵宋三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連陷宋軍三堡。宋將任福等領兵7000,聲言巡邊,乘夜急行軍70里...
北地、肖關、彭陽之戰 時間 公元前166年 朝代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 地點 今寧夏固原東南) 前元十四年,老上單于破壞和親之約,率14萬騎攻入朝那(、蕭關(今...
三川寨之戰,西夏攻宋的戰役。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三年(1040年)初,元昊率軍圍攻延州(今陝西延安)以北塞門、安遠等寨,至五月,諸寨相繼被攻陷。八月宋軍,范仲淹克復...
關隴起義之戰,北魏末年,關隴(今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地區各族人民起兵反對魏廷的戰爭。正光五年(524年)六月,秦州(今甘肅天水)氐、羌族人民起義,殺刺史李彥,推莫折...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蒙古韃靼部內部之間的爭戰。明正德年間阿爾倫之子卜赤繼汗位,亦稱小王子。小王子的叔父蒙古右翼三萬戶吉囊策劃出兵西海,進攻亦卜剌等。...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之子辛愛率軍攻明萬全右衛(...明固原(今屬寧夏)總兵郭江率兵守御,堅壁不戰。陝西巡撫陳其學,偵悉辛愛兵深入...
推舉曾任涇原節度使的朱泚為首,並攻占長安(參見涇原之戰),唐德宗李适逃往奉天...建中五年十月初七,李晟命王佖率領5000步騎偷襲摧沙堡(今寧夏固原西北)。十六日...
太子寺之戰,也被稱作河州之戰,是鹹同年間陝甘回民戰爭中重要戰役之一。河州在蘭州西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除回族以外,還有撒拉、東鄉等民族。1862年陝西...
摧砂堡之戰,唐將李晟大敗吐蕃入侵的作戰。唐貞元二年(786)八月,吐蕃尚結贊攻掠涇、隴、邠、寧等州。德宗命渾瑊等將領統兵1.8萬御於鹹陽。李晟遣軍5000攻克...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是明軍對蒙古韃靼部的一次長途奔襲戰。此戰役後韃靼兵幾被全殲,由此日漸衰弱。...
萬斛堆之戰,泰始六年(270年)六月,鮮卑禿髮樹機能在涼州一帶起兵反晉,晉雍州刺史胡烈率兵征討,兩軍戰於萬斛堆(今寧夏固原境內),因劉旂所率援軍遲遲觀望不進...
固原,寧夏回族自治區轄地級市,古稱大原、高平、蕭關、原州,簡稱“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中心城市,位於中國黃土高原的西北邊緣。 [1] ...
梓潼之戰,明軍擊敗李自成、迫其北撤之戰。明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率9部聯軍數十萬人由川返陝,至梓潼,劍州(今均屬四川)一帶,據山列營...
秦蒙恬攻匈奴之戰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的一次大規模進攻戰。...
秦攻匈奴之戰又稱北擊匈奴,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蒙恬的大軍攻占了河南地(今內蒙古境內位於黃河幹流以南的河套地區)、占據陽山...
逢義山之戰,建寧元年(168)春,段熲率軍萬餘,帶15日糧,從安定郡彭陽(今甘肅鎮原東南)出發,直奔高平(今寧夏固原),與先零諸種羌戰於逢義山(今固原北)。羌兵...
定川砦之戰,西夏攻宋重要戰役之一。天授禮法延祚五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納中書令張元建議,於天都山總集二廂兵10萬,分東、西兩路合攻宋鎮戎軍(今寧夏固原)...
太原鎮、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簡稱“九邊”,駐守著四十萬軍隊)。...明英宗大同之戰英宗親征 明軍接連戰敗的訊息傳到北京後,明英宗朱祁鎮急忙召集...
清平王輔臣之戰進兵四川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陝西提督王輔臣帶兵隨經略陝西的莫...九月二十三日,平涼叛軍一部突圍出城,攻陷固原,清軍副將泰必圖陣亡。接著,叛軍...
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四川、廣東、山東...薩爾滸之戰,以明軍的失敗、後金軍的勝利而告結束。此戰之後,後金軍乘勢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