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回龍灣洞穴遺址
- 地理位置: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民政鄉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地理坐標:東經1010 35’,北緯260 38’
簡介,概況,遺址位置,形成,發現,出土物品,
簡介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民政鄉,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遺址距今已1.8-1萬年。出土了大量的細石器、礫石石器以及骨化石等等。其中細石器具有類似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徵,礫石石器具有典型南方舊石器晚期器物特徵。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回龍洞遺址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西北部的民政鄉(現布德鎮)把關河村,東4公里處。該洞穴遺址位於金沙江北岸的“火石崗”山上,為石灰岩和膠結岩構成的溶洞。座東向西,東西背靠山嶺,西向面臨把關河水系的一條氣名溪溝旁,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 35’,北緯260 38’。遺址高出現把關河水面約300公尺,海拔1550米。遺址位於東西方向,洞深12米,南北最寬處在洞口為4.6米,洞口高11.9米,內高平均3米。堆積面積約35平方米。地層堆積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可分三大層七亞層。以五花、灰色和山地紅壤三種土層堆積為主。文化包涵物有打制的小型石器、細石器、骨器、動物牙、骨化石及灰燼,炭屑等物,距今2萬至1.2萬年左右。從回龍灣洞穴遺址石制 品總的性質、地層和化石等的綜合情況來看,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其石製品的器型,製作技術乃風貌與廣西的白蓮洞,貴州貓貓洞,四川的富林文化,以及中原地區的山西下川等,遺址均有不少相似之外,尤其是紅土文化層的石製品組合與富林文化十分相近。
1987年7月至8月,攀枝花市文管處和仁和區文教局一同,對洞穴進行試掘工作,通過試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其中有骨器、骨針、骨鏃、骨錐等。
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回龍灣遺址(舊石器晚期)”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市、縣、鎮共同出資,對回龍灣遺址採取了封閉式、並取石壘牆、木柵欄封洞口雙層保護的辦法。
遺址位置
回龍洞遺址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民政鄉巴關河村一無名溪溝旁的半山腰上。
回龍洞遺址東距渡口大橋約28公里,地理座標東經101°35′,北緯26°38′,海拔1550米,高出巴關河河面約300米。洞穴座東向西偏南15度。洞口形如桃狀,高11.9米、寬4.6米,由洞口向內逐漸變窄,宛如牛角,洞深12米,面積約35平方米。
形成
攀枝花上承四川西昌,下接雲南元謀,地處中國西南著名的攀西裂谷中部,正是橫斷山脈山谷縱向溝通南北,金沙江諸流橫向聯結東西的交通樞紐地帶。人類北上南下的遷徙,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離不開自然通道。回龍洞所 包含的遠古文化信息,既有典型的南方及東南亞舊石器晚期的礫石石器,又有與北方草原文化相類似的細石器。在時代上經碳14測定距今年代為2.2萬年至1.5萬年,正處於人類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這對研究原始文化的固有特徵,文化的交流、傳播、發展、演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攀西古裂谷長達2000年的岩漿噴發,與裂谷周邊所形成的冷暖適宜、雨日交替,使處在裂谷南緣的元謀成了古人類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世界上已發現的遠古人類都在古湖之濱,當時元謀正是一個湖盆。幾百萬年之後的今天,元謀成了人類學家取之不盡的化石寶庫。據悉,元謀的古人類化石層厚達695米!非洲發現古人類化石的地點奧杜韋,也是古裂谷。古裂谷是地球外層的岩石圈受到引張破裂而形成的狹長谷地。斷谷與古裂谷之間常常有岩漿噴發,但像攀西古裂谷有2000年噴發歷史的尚不多見。古裂谷夜以繼日的岩漿噴發,在其邊緣生活是很溫暖的,且四季的溫差也不會太懸殊,非常適宜於生物的繁衍生息。
發現
1987年5月,民政鄉國小的兩位老師在洞穴中揀到礫石打制而成的石片石器、穿孔器,並收集到一批哺乳動物牙齒化石。經市文管處前往實地調查,並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林一璞先生作指導,對洞穴進行了試掘,確認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轉型過渡階段的遺址。
通過試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主要包括礫石打制石器、細石器和哺乳動物牙齒、角和碎骨化石等。不見磨製石器和陶器,但有少量穿孔石器。它是石器製作技術進步的客觀標誌。石器數量最多,主要用礫石、脈石英、燧石和瑪瑙等石料製成,另有少量玉石、玉髓、水晶等細小石器。器物造型有各種各樣的砍砸器、刮削器和石核。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細石器的出現。學術界一般認為細石器文化是北方草原地帶的典型代表文化之一,它是舊石器時代石器打制工藝技術發展到相當高度而產生的間接打擊技術的結果。細石器單獨難以使用,通常用來製作複合工具。這些都說明回龍洞遺址處於智人時期發展階段,並與北方四川富林文化有文化聯繫。出土的骨器有骨針、骨鏃、骨錐,數量雖少但都是磨製而成,工藝精良,其中一枚骨針長5.4厘米,直徑0.3厘米,它基本代表了當時回龍灣洞穴居民骨器製作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