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闡述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理論前提和形成過程為基本出發點,對馬克思之後意識形態概念的嬗變及其理論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闡明在馬克思關於意識形態的原初定義中是彰顯著虛假和真實的兩極張力的,並提出社會實踐是意識形態生成與發展的現實基礎,反映大眾利益是意識形態走向真實性的價值論路徑,從而真實性地解讀了與“實”俱進的中國當代意識形態發展的規律和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及其兩極張力 第三章 馬克思之後意識形態概念的嬗變及其理論困境 第四章 回到馬克思:社會實踐是意識形態生成與發展的現實基礎 | 第五章 反映大眾利益:走向意識形態真實性的價值論路徑 第六章 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與變遷歷程 第七章 與“實”俱進的當代中國意識形態及其真實性解讀 第八章 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策略 |
創作背景
中共十九大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意識形態問題是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主題,更是主權國家必須高度重視的核心價值問題。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環境都發生了錯綜複雜的變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交鋒與交流使意識形態研究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需要理論工作者,必須結合時代背景的變化,重新回到馬克思的意識形態之源,去深刻揭示和理解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本質,探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馬克思意識形態學說的內在發展規律。基於此,《回歸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實踐基礎》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發現,馬克思將意識形態及其相關思想統一在人類的生活實踐之中。如果一種意識形態能夠真實反映社會存在,實現“事實真實”;能夠代表大眾利益,實現“利益真實”,那這種意識形態就是真實的,而這種真實的意識形態無疑是要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該書指出,事實真實是意識形態真實性的現實論基礎。當一種意識形態建諸於實踐基礎之上、真實反映社會存在的時候,就實現了它的“事實真實”。馬克思正是在實踐基礎上來闡述意識形態的生成與發展的。意識形態是關於人的社會生活的總體觀念,而人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以物質資料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物質實踐是社會意識產生、發展的動力,是解釋社會意識的基礎。要使意識形態走出虛假性、走向真實,也必須始終使意識形態如實反映社會存在,隨社會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修正自身。
該書指出,利益真實是意識形態真實性的價值論基礎。利益是社會實踐的一個部分,是意識形態的存在基礎,完全脫離利益因素的意識形態是不存在的。意識形態的形成、發展都有賴於利益作為基礎。只有正確反映利益水平、要求的意識形態,才是符合歷史的。當一種意識形態能夠見諸實踐基礎之上,最大限度的反映大眾利益的時候,就實現了其“利益真實”。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國家利益訴求,其實質就是要實現統治階級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契合,無產階級由於其徹底的革命性,其意識形態從終極意義上要代表全人類利益,這樣具有普遍性的意識形態是可以達到真實的。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範式隨社會實踐的變遷而不斷變革,意識形態由於建諸於實踐之上而推動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凸顯其利益真實。該書強調,意識形態要始終真實反映社會存在、最大程度代表人民利益,才能保持其真實性。而實踐是意識形態變革的立足點,中國當代意識形態應隨實踐發展而彰顯其真實性旨趣。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馨宇,女,1977年8月生,遼寧撫順人,中共黨員,遼寧大學博士,瀋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