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熱

回歸熱是由回歸熱螺旋體經蟲媒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點為周期性高熱伴全身疼痛、肝脾腫大和出血傾向,重症可有黃疸。根據傳播媒介不同,可分為虱傳回歸熱(流行性回歸熱)和蜱傳回歸熱(地方性回歸熱)兩種類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常見病因:回歸熱螺旋體
  • 常見症狀:周期性高熱,全身疼痛,出血傾向,黃疸等
  • 傳染性: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回歸熱螺旋體屬於疏螺旋體屬或稱包柔氏螺旋體屬。一般根據媒介昆蟲的種類進行分類。虱傳回歸熱螺旋體僅1種,稱回歸熱螺旋體或歐伯門亞螺旋體。蜱傳回歸熱螺旋體根據媒介昆蟲軟體蜱的種類命名,可分為10餘種。兩型回歸熱螺旋體形態基本相同,長10~20μm,寬0.3~0.5μm,有4~30個粗大而不規則的螺旋,兩端尖銳,運動活潑,以橫斷分裂增殖。革蘭染色陰性,瑞氏或姬姆薩染色呈紫紅色。培養較為困難,需用加血清、腹水或兔腎臟碎片的培養基在微氧條件下培養才能增殖,接種於幼小白鼠腹腔或雞胚絨毛尿囊膜容易繁殖。回歸熱螺旋體壁不含脂多糖,但有內毒素樣活性。體表抗原極易變異。它對熱、乾燥及多種化學消毒劑均較敏感,但耐寒,能在0℃的凝固血塊記憶體活100天。此類螺旋體既含有特異性抗原,又有非特異性抗原,可與其他微生物有部分共同抗原,故受染動物血清可有特異性補體結合反應,亦可與變形桿菌OXK株起陽性凝集反應,但效價較低。螺旋體抗原易產生變異,不同菌株的抗原性不盡相同,在同一患者不同發熱期中,所分離出的菌株抗原性也有差異。

臨床表現

1.虱傳型回歸熱
潛伏期2~14天,平均7~8天,起病大多急驟,始以畏寒、寒戰和劇烈頭痛,繼之高熱,體溫1~2天內達40℃以上,多呈稽留熱,少數為弛張熱或間歇熱。頭痛劇烈,四肢關節和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也可有眼痛、畏光、咳嗽、鼻衄等症狀。面部及眼結膜充血,四肢及軀幹可見點狀出血性皮疹,腓腸肌壓痛明顯。呼吸、脈搏增速,肺底可聞細濕囉音。半數以上病例肝脾腫大,重者可出現黃疸。高熱期可有精神、神經症狀如神志不清、譫妄、抽搐及腦膜刺激征。持續6~7日後體溫驟降,伴以大汗,甚至可發生虛脫。以後患者自覺虛弱無力,而其他症狀肝脾腫大及黃疸均消失或消退,此為間歇期。經7~9日後又復發高熱,症狀重現,此即所謂“回歸”。回歸發作多數症狀較輕,熱程較短,經過數天后又退熱進入第二個間歇期。一個周期平均約2周左右。
2.蜱傳型回歸熱
潛伏期4~9天,臨床表現與虱傳型相似,但較輕,熱型不規則,復發次數較多,可達5~6次。蜱咬部位多呈紫紅色隆起的炎症反應,局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黃疸、神經症狀均較虱傳型為少,但皮疹較多。

檢查

1.病原體檢查
回歸熱螺旋體,在患者發熱期的外周血液內一般容易查到。薄的血塗片中,用革蘭染色為陰性,瑞氏或吉姆薩染色呈紅色或紫色,於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其以旋轉和移行的方式靈活前進或後退,並向兩側搖擺,骨髓塗片也可找到螺旋體。伴有神經疏螺旋體患者,腦脊液壓力及蛋白均可升高,細胞數可增加,也可查到螺旋體,有時尿沉澱螺旋體也可陽性。
2.血及尿常規
虱傳回歸熱患者發熱期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在(10~20)×10/L之間,間歇期則恢復正常,分類變化不大,蜱傳者白細胞計數多正常;血小板可減少,發作次數多者貧血明顯,但出凝血時間正常;有黃疸者,血膽紅素升高。
尿中可見少量蛋白、細胞及管型。
3.血清免疫學檢查
可採用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FAT)和蛋白印跡等方法檢測特異性抗體,如果第二次效價升高4倍,則有助於診斷。
4.腰椎穿刺
腦脊液可發現螺旋體。
5.發熱期檢查
取血或骨髓塗片染色鏡檢或暗視野檢查可發現螺旋體。

診斷

根據發病季節與地區、個人衛生情況及有體虱滋生等流行病學資料,發熱與間歇交替出現的典型熱型,劇烈頭痛、全身肌肉疼痛、肝脾腫大等臨床症狀,結合實驗室檢查從末梢血中檢出螺旋體,本病即可確診。

治療

1.治療關鍵期
治療應在發熱早期或無熱期開始,但不要在接近發作的末期治療,因為有發生Jarisch-Herxheimer(賈-赫二氏,雅里施-赫克斯海默二氏)反應的危險,這種反應有時在虱傳回歸熱時有致死的危險。蜱傳回歸熱時,在給首劑四環素或紅黴素前2小時和服後2小時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可減輕Jarisch-Herxheimer反應。
2.對症治療
凡有高熱、病情嚴重者,應給以對症治療。脫水和電解質失平衡應該通過輸液糾正。口服可待因可用於緩解嚴重頭痛。噁心和嘔吐可口服或肌注茶苯海明、丙氯拉嗪。若發生心力衰竭則應給相應的特殊療法。
發熱期應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飲食。足量水分及降溫,必要時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對症治療。
3、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能消除體內螺旋體,故治療有特效,四環素族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一般選用四環素、苄星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療效亦佳。吸收緩慢的青黴素不能殺滅腦內的螺旋體,故治療後疾病有復發可能;部分蜱傳回歸熱對青黴素不敏感,故不宜選用;抗生素治療中須嚴加注意可能出現嚴重的休克反應即雅里施-赫克斯海默二氏反應,重者可致死,這可能是螺旋體大量溶解時出現的過敏性休克反應,故第一次抗生素劑量不宜太大,必要時可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新胂凡納明只用於晚期反覆發作,對抗生素療效較差的蜱型回歸熱患者。

預防

虱傳型回歸熱的預防應注意隔離患者,並徹底滅虱。熱退後需繼續觀察15日。接觸者亦應徹底滅虱,必要時口服強力黴素預防發病。蜱傳型回歸熱應滅蜱、滅鼠。滅蜱可用馬拉硫磷或敵敵畏噴灑,滅鼠可用藥物毒殺及捕打等方法。在疫區執行任務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必要時口服強力黴素或四環素預防發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