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曲

回文曲,組合方式特殊反覆組合方式,最早出現於15世紀的歐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文曲
  • 組合方式:特殊反覆組合方式
  • 最早時期:15世紀
  • 最早地區:歐洲
回文曲簡介,定義,著名回文曲,比較,

回文曲簡介

中國清朝吳絳雪(1650~1674)寫的迴文詩
在談音樂中的回文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中國清朝吳絳雪(1650~1674)寫的迴文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此詩採取特殊反覆組合方式,可以組成“春、夏、秋、冬”四首七絕詩。其組合方法為:第一句從左到右取7個字,第二句從左向右減去前面3個字,第三句從右向左依次取7個字,第四句從右向左減去前面3個字。這樣原文第一句十字詩便成為如下一首七絕“春”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鶯。
其餘三句依此類推。

定義

回文曲也是按特定的順序演唱(奏)的美妙奇特曲調,其樂句或樂曲順奏或倒奏都是一樣的。回文曲最早出現在15世紀的歐洲,一些作曲家往往喜歡寫些回文曲小作品,一是賣弄技巧,二是大家在一起遊戲。這些回文曲一般是兩個聲部的二重奏,但看起來卻是一支旋律的樂曲,因其有良好的對位效果,故通過往復演奏,便能產生美妙動聽的二重奏效果。

著名回文曲

最著名的回文曲首推古典主義音樂大師莫扎特18歲時寫的一首小品(見譜例),此曲沒有終止符號,從頭至尾,又從尾至頭地演奏皆成佳曲,如果兩人同時演奏,即一人從頭開始,另一人從尾開始,就能構成一首優美、奇異的二重奏了。

比較

回文曲和迴旋曲不同,迴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幾個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環交替而構成的樂曲,即包含一個多次重複的段落的典式。例如,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費加羅的詠嘆調、黃自的《旗正飄飄》、冼星海的《到敵人後方去》等則是中國著名的聲樂迴旋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