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佛龕造像塔,山西博物院文物,2021年12月,將亮相《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面佛龕造像塔
- 館藏地點:山西博物院
文物特徵
北魏,下寬40厘米,上寬33厘米, 高45厘米。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南北朝時期 佛教 經帝王顯貴推崇,熾烈傳播。北朝佛教藝術發展迅速,開窟造像,蔚然成風。這一外來藝術經歷了不斷本土化與民族化的過程:北朝早期佛像多為高鼻深目、薄衣貼體的異族模樣;中後期逐漸漢化,呈現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名士"形象。
四面佛龕造像塔,山西博物院文物,2021年12月,將亮相《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
四面佛龕造像塔,山西博物院文物,2021年12月,將亮相《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文物特徵北魏,下寬40厘米,上寬33厘米, 高45厘米。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南北朝時期 佛教 經帝王顯貴推崇,熾烈傳播。北朝佛教藝...
化寺造像塔是位於長治縣師莊鄉羊頭山上的歷史建築。歷史由來 化寺造像塔,塔體雖小,形制獨特,為國內所少見,塔座雕刻呈一伏羊,形體肥壯,頭尾清晰可辯。塔身為正方形,四面雕刻佛龕,龕內雕釋迦牟尼像和兩尊脅侍菩薩,形象生動,體態端莊,屬南北朝時期雕刻藝術風格,塔頂橫系一塊四坡水式塔檐石,與塔身相...
其中,尤以年代久遠,數量眾多,內容豐富,雕刻技藝高超的造像塔林,更加引人注目,吸引了國內外更多的遊人。塔體最高的近4米。每支石塊四面均雕刻圓柱體、火焰形,古建屋頂形佛龕,每龕內所雕圖像不一,造形各異有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力士、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一佛二菩薩二力士、一佛四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結合對東塔塔基、地宮的清理髮掘所獲遺物,尤其以石雕佛龕、佛塔特徵而論,與北魏時期佛教造像特點較為一致,而與西安南郊唐禮泉寺遺址出土樓閣式造像塔風格相類似。出土時的位置也是人為有意朝向四方擺放於地宮之中央,並於石雕四面雙層佛塔頂部中心圓孔內,放置開元通寶銅錢,故而推斷,在開泰六年再建東塔時或更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