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石塔,在碑記中又稱作“圖塔”、“高舉”、“石級造像”等,形制較為特殊。目前陳列展出的53座造像塔,總計389塊刻像石組裝而成。每座塔五、七、九級不等,以四方柱體或四方錐形的石塊為料,疊壘成高3米左右的石塔,底層邊長70厘米見方,自下而上逐層收分遞縮,下大上小呈梯形狀,以邊長20厚左右的文武石塊作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魏造像塔林
- 出土地點:沁縣南涅水村一處古寺院遺址
- 館藏地點:沁縣城南1千米的二郎山巔南涅水石刻館
- 所屬年代:北魏
在沁縣城南1千米的二郎山巔南涅水石刻館內。1959年在沁縣南涅水村一處古寺院遺址下出土。1960年運回縣城文史館保存。1983年以來,中央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先後撥款300多萬元,在沁縣二郎山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仿古建築群,予以陳列保護,以供遊人觀瞻。其中,尤以年代久遠,數量眾多,內容豐富,雕刻技藝高超的造像塔林,更加引人注目,吸引了國內外更多的遊人。
塔體最高的近4米。每支石塊四面均雕刻圓柱體、火焰形,古建屋頂形佛龕,每龕內所雕圖像不一,造形各異有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力士、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一佛二菩薩二力士、一佛四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有單佛獨坐蓮台,也有二佛並坐,還有諸多刻畫佛傳故事的畫面。這些雕像,或赤足站立於蓮台之上、或結跏跌坐於蓮台,或正立正坐、或側身站立、或講經說法、或靜目沉思。尊尊雕像體態端莊、神姿安詳,各具個性,栩栩如生,再現了釋迦牟尼創立的佛國世界人物故事交匯,先覺意念傳神的宏大場面和超凡的意境。佛龕裝飾更為繁縟富麗,有表現建築造型的柱枋欄額,飛檐翹脊、氏鳥吻脊剎,有寓意右祥如意的金翅鳥、蓮花、牡丹,有象徵佛法無邊的飛天、流雲、威武雄壯的獅獸、飛龍等圖案,無不表現的淋漓盡致。其構思獨特、設計考究、刻制精細、意境高遠。此外,還有體現民間雜技藝術的浮雕百戲圖和帝王貴族虔誠敬仰的禮佛圖。百戲圖畫面反映頂竿、柔技、氣功、奏樂、舞蹈等百戲雜耍,充滿濃郁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氣息,石塔中的造像變幻無窮。卻並不繁瑣舉凡若行,天賜降魔,初轉法輪,四天王托缽,降伏火龍,佛祖涅等內容皆有反映,但並非出自同一時期組成了形象生動的釋迦牟尼生平及善惡因果報應故事。據已發現的石塊計算,可疊壘成二百餘座石塔。這批石塔造像,大多為北魏、北齊年間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