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都鎮(福建省詔安縣四都鎮)

四都鎮(福建省詔安縣四都鎮)

四都鎮位於詔安縣東部沿海。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漳詔高速、324國道過境。四都鎮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宋代的漸山七賢,宋末元初抗元義士張達,明朝上湖父子進士,民國上將張貞等均為一代賢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詔安縣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502
  • 人口:5.5萬
  • 方言:閩南語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閩E
鄉鎮概況,行政區劃,交通概況,經濟建設,

鄉鎮概況

四都鎮位於詔安縣東部,屬沿海丘陵地帶。東部毗連梅洲鄉,東南臨詔安灣與東山縣隔海相望,西接金星鄉,北鄰梅洲華僑農場,面積75.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6萬畝,耕地面積3萬畝,淺海灘涂2.5萬畝。2007年全鎮人口5.5萬人,轄2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年平均氣溫21.2℃,年無霜期350天以上,年降雨量144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四都鎮四都鎮
是縣糧食、水果、海產品、海鹽產區。糧食主產水稻、甘薯;水果以香蕉、荔枝、桃、李、龍眼等為主,年產值1.5億元。海產品以灘涂養殖為主,是泥蚶、紅蟲尋(青蟹)對蝦等養殖主要地區,年產值1.2億元。淡水養殖和禽、畜飼養亦為主要產業,特別是灰鵝、雜交鴨,年可產百萬羽。
國道324線自東至西通過全境,是東山、詔安二縣跨海大橋接通口,閩粵高速公路出口處。各村通水泥公路,形成網路,交通方便。鎮所在地四都圩,是縣最大的農貿物品集散地。小型加工業等鄉鎮企業年產值2.26億元,2007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8億元。是省級園林式鄉鎮,漳州市衛星城鎮。基礎設施較完善,水、電、交通配套,鎮區域南邊沿國道324線西側,建有“金都工業園區”,有利於商貿企業和工業的開發。
鎮內有設施較齊全的完全中學和鄉鎮醫院各1所,有較濃厚的文化底蘊,各村普遍有國小校,書畫藝術、曲藝、潮劇、器樂等文化氛圍濃郁,有宋代“漸山書院”遺址,田美碧蓮寺,後港樟公寺等佛教寺院可供旅遊。

行政區劃

1984年置四都鎮。1997年,面積129.8平方千米,2000年,梅洲、梅溪、梅東、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個村劃歸梅洲鄉管轄。
四都鎮現有21個行政村及社區,分別是四都社區、外埕村馬城村城樓村奇材村後港村港口村林頭村西張村山後村鹽倉村、林土乾村、石溪村上湖村西嶠村東嶠村田美村東梧村西梧村東葛頭村、四都墟。

交通概況

四都鎮區位優勢突出,交通發達,貨流通暢,國道324線和東山第二通道貫穿全境,為詔安縣、東山島跨海大橋的接通口,也是閩粵高速公路的出口處,距東山港碼頭12公里,廈門港碼頭110公里,汕頭三百門碼頭40公里。全鎮已形成"二橫二縱"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四都鎮依山面海,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素有"十里花園百里湖"之稱。

經濟建設

四都素有"水果之鄉"美譽,荔枝、龍眼、香蕉、雙華李、六月桃等久負盛名。全鎮水果種植面積達3萬畝,年產量1.5萬噸,產值1.5億元。水果生產以優質見長,後港青殼荔枝馳名中外,為國宴佳品,素有"落地不沾沙"的特點。雙華李披霜帶霧,香脆可口,粒粒均勻,深受青眯。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入,四都鎮水果品種逐漸朝名、優、特、高產、高效益方向發展。"旱鐘六號"枇杷、"石峽"和"儲良"龍眼、印度棗、台灣金苹棗、木瓜、竹筍等一批優質水果逐步朝著規模化發展。
四都鎮四都鎮
四都鎮還大力開發藍色資源,發展淺海灘涂養殖,全鎮開發海水養殖面積24500畝,淡水養殖面積近萬畝,形成了泥蚶、紅蟲尋、對蝦、鮑魚飼料四大基地。其中泥蚶基地3000畝,紅蟲尋基地1500畝,對蝦基地4000畝,鮑魚飼料基地1000畝。年可實現水產總產值1.2億元。淡水養殖,水面家禽養殖富有特色,灰鵝基地名聲在外,年可出欄鵝、鴨百萬羽。
鎮區2.5平方公里,人口2.5萬人。鎮區內經濟文化繁榮,水、電、路配套完善,金融、治安、學校、醫院、文化中心、影劇院、集貿市場等服務設施齊全,特別是通訊發達,已實現數據寬頻通訊。新規劃建設3000畝的工業園區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是客商的投資熱土。四都鎮黨委、政府提出"工業立鎮"戰略,奉行"您發財我發展"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凡來我鎮工業園區興辦的企業,除享受國家、省、市、縣各項優惠政策外,我們還無償提供辦理證照等服務,並視其投資規模、外資比例、科技含量和本地資源利用、增加農民收入等情況,個案經予更加優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