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砂廠志》是王永鳴、徐連登、劉炳基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砂廠志
- 作者:王永鳴、徐連登、劉炳基
- 類別:工業志
- 內容時限:1950-1985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中國第四砂輪廠發展的歷史以及廠內的各項工作情況。包括管理、基本建設、生產發展與技術進步等。
作品目錄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四砂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自然情況
第二節 廠區及經濟地理
第二章 四砂的沿革
第一節 建廠初期簡述
第二節 山東電極廠
第三節 山東金剛砂廠
第四節 “四五三”廠和張店砂輪廠
第五節 第四砂輪廠
第三章 工廠的發展
第一節 電極生產
第二節 我國第一座金剛砂廠的誕生
第三節 三相電弧爐的建成
第四節 白剛玉的研製與生產
第五節 微粉與超精微粉研製成功
第六節 自力更生建成我國第一條棕白剛玉流水線
第七節 我國第一台傾倒爐的建成
第八節 砂輪生產
第九節 矽碳棒的研製成功與生產
第十節 鋼鐵車間及“三矽”生產
第四章 四砂的現貌
第一節 現狀簡述
第二節 設備與產品
第三節 “六·五“規劃執行情況
第四節 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及“七·五”遠景規劃
第五章 四砂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一節 “一五”至“二五”期間
第二節 35年來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第三節 “三線”建設和援助羅馬尼亞
第六章 兄弟單位對四砂的支援和外國專家的幫助
第一節 第一砂輪廠的支援
第二節 其他兄弟單位的支援
第三節 外國專家的幫助
第七章 中央首長及上級領導來廠視察
第八章 外事與外貿
第一節 參加國際會議
第二節 出國考察、學習
第二篇 大 事 記
第三篇 管 理
第一章 企業管理
第一節 企業管理概述
第二節 企業整頓
第三節 改革
第二章 計畫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生產經營計畫
第三節 長遠規劃
第四節 專用資金計畫
第五節 成本計畫
第六節 經濟責任制
第七節 統計工作
第三章 生產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生產管理分述
第三節 調度工作
第四節 均衡生產
第五節 在制品管理
第六節 生產契約管理
第七節 工模具管理
第八節 文明生產
第四章 物資與運輸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物資供應管理
第三節 組織貨源與供貨
第四節 倉庫管理
第五節 廢舊物資回收和利用
第六節 運輸
第五章 勞動工資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勞動管理
第三節 工資管理
第六章 設備動力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設備管理
第三節 設備維修計畫管理
第四節 設備更新及改造
第五節 設備潤滑管理
第六節 備件管理
第七節 設備維修技術管理
第八節 動能管理與供應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三節 流動資金管理
第四節 會計核算
第五節 成本管理
第六節 專用基金管理
第八章 能源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能源管理分述與專述
第九章 銷售管理
第一節 產品銷售概述
第二節 銷售管理
第十章 計畫生育
第十一章 安全與環保
第一節 機構設定與沿革
第二節 主要任務
第三節 安全工作
第四節 勞動保護工作
第四篇 基本建設
第一章 電極
第一節 建廠與選廠
第二節 建廠過程
第二章 剛玉
第一節 改建決定
第二節 三段設計
第三節 改建施工
第四節 試車調整
第五節 竣工驗收
第三章 砂輪及微粉
第一節 擴建設計
第二節 擴建施工
第三節 試車投產
第四章 矽碳棒
第一節 建設施工
第二節 交付生產
第三節 遷建改造
第五章 鋼鐵及三矽
第一節 煉鋼及煉焦
第二節 “三矽”設施建設及變賣處理
第六章 單晶剛玉
第一節 建設加工系統
第二節 一百二十萬元投資
第七章 首次技術改造
第一節 改造伊始
第二節 大計畫、高指標
第三節 剛玉加工線
第四節 110KV變電站
第五節 遷建機修車間
第八章 第二次技術改造
第一節 設計任務書
第二節 擴初步設計
第九章 挖潛、革新、改造
第一節 高錳鋼生產
第二節 剛玉傾倒爐
第三節 微粉樓
第四節 隧道窯
第五節 給水
第六節 供熱
第七節 煤氣
第十章 技術改造
第一節 “六五”規劃
第二節 技術改造項目的施工
第三節 節能措施項目
第十一章 生活福利設施
第一節 食堂與宿舍
第二節 託兒所與文教衛生設施
附 小鋁廠的建設
第五篇 生產發展與技術進步
第一章 生產發展
第一節 磨料生產
第二節 磨具生產
第三節 矽碳棒生產
第二章 產品開發
第一節 棕剛玉
第二節 白剛玉
第三節 白剛玉微粉
第四節 剛玉品種的擴展
第五節 陶瓷磨具
第六節 矽碳棒
第三章 工藝技術進步
第一節 傾倒法生產剛玉技術的誕生與發展
第二節 剛玉加工聯動線的建成
第三節 微粉溢流分級工藝
第四節 陶瓷磨具臘注成型
第五節 98米燃油隧道窯
第六節 其他進步項目
第四章 技術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產品質量管理
第三節 產品開發和工藝管理
第五章 差距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第一節 當前主要差距
第二節 趕超目標
第六篇 黨 群
第一章 黨委主要工作
第一節 建廠初期與“一五”期間
第二節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四節 新的調整和發展時期
第二章 歷次黨員大會及黨委會的組成
第三章 黨的組織工作
第一節 黨的組織機構設定
第二節 組織工作的機構設定
第三節 黨員教育與發展
第四節 幹部管理
第四章 黨的宣傳工作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宣傳教育工作
第三節 理論教育工作
第四節 統戰工作
第五節 廣播站
第五章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第一節 機構產設定及沿革
第二節 主要任務與工作
第六章 工會工作
第一節 機構設定及現狀
第二節 歷屆代表大會及工會委員會的組成
第三節 勞動競賽
第四節 勞保福利
第七章 共青團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歷次團代會及歷屆團委會的組成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四節 新的調整與發展時期團的工作
第八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機構的建立及其主要任務
第二節 民兵組織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 民兵的政治教育
第四節 民兵的軍事訓練
第五節 防空工作
第六節 民兵勤務
第七節 徵兵退伍和優撫工作
第八節 軍體結合
第九章 保衛工作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民警隊的演變
第三節 治保工作
第四節 要害部位的保衛及防範措施
第五節 案件的偵破和處理
第六節 糾正錯劃“右派”及冤假錯案的甄別平反工作
第七節 消防工作
第八節 調解工作
第十章 科學技術協會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科協的性質
第三節 科協的宗旨
第四節 科協的任務
第五節 科協的工作和活動
第十一章 檔案管理
第一節 工作概況
第二節 機構沿革及專業隊伍
第三節 科技檔案工作的發展
第四節 檔案的提供利用及檢索工具
第五節 專業教育及評比活動
第七篇 教 育
第一章 職工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設定與人員配備
第三節 職工技術文化狀況
第四節 文化、技術教育
第五節 各種培訓
第六節 職工基本功的訓練和考核
第七節 智力開發
第二章 職工子弟教育
第一節 學校沿革
第二節 思想教育
第三節 教學工作
第四節 體育衛生
第五節 教師隊伍
第三章 技工學校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任務
第三節 專業、學制與教學管理
第四節 學生管理與思想工作
第五節 現狀
第八篇 生產車間、分廠
第一章 一車間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領導系統
第三節 主要生產設備
第四節 生產與工藝
第五節 電弧爐
第六節 管理制度
第七節 生活、文化教育
第二章 二車間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沿革及組織機構
第三節 生產發展狀況
第三章 三車間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沿革及組織機構
第三節 生產發展狀況
第四章 四車間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機構與人員構成
第三節 廠房與設備
第四節 班組狀況
第五節 技術水平和生產經營
第六節 黨、團組織
第五章 一分廠
第一節 現狀
第二節 沿革與發展
第六章 二分廠
第一節 家屬委員會時期
第二節 南定五七加工廠
第三節 “張店磨具廠”和第四砂輪廠二分廠
第四節 現狀
第五節 經營效益
第六節 職工教育與職工生活
第七節 黨群工作
第九篇 生活福利
第一章 職工宿舍
第一節 管理機構與基本任務
第二節 職工住宅與單身宿舍的建設
第三節 職工住宅、單身宿舍的分配與管理
第二章 職工食堂
第三章 託兒所
第四章 職工浴池和水爐
第五章 液化氣站
第六章 冷倉與豆腐房
第七章 綠化工作
第八章 醫療衛生
第十篇 支內與援外
第一章 包建第七砂輪廠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籌建及初步設計
第三節 驗收與投產
第二章 包建第五砂輪廠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選廠址
第二節 擴初設計及動工
第三節 建成投產
第三章 援助羅馬尼亞
第一節 籌備與考察
第二節 羅方來廠考察及培訓實習生
第三節 擴初設計及設備安裝調試
第十一篇 其 他
第一章 青年勞動服務社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沿革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家委會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主要任務及其發展
第三章 35周年廠慶活動
第十二篇 附 錄
中層幹部名單
有關檔案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