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荷葉

四川荷葉

四川荷葉流行於四川省以及青海東部農業區的曲藝曲種。是說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時,招徠聽眾,或做演唱休息時的墊場曲,內容和演唱形式諷刺、逗趣為主。打攪兒唱腔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為輔。格律多以七字句為主,以方言押韻,曲調基本為“越弦”、“大蓮花”的變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荷葉
  • 流行範圍:四川省、青海東部農業區
  • 活動: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
  • 實質:做演唱休息時的墊場曲
歷史淵源,產生,發展,演唱方式,起源,跌落文化邊緣,半副玩友,藝術花香,相關詞條,

歷史淵源

產生

四川荷葉是直接由川劇派生出的一個曲種,約形成於清末。初期的荷葉實際上是川劇的清唱,主要清唱折子戲或川劇片段。其唱腔與詞本完全襲用川劇,竹籤、蘇鑔、檀板敲的完全是川劇的鑼鼓點子,只是作了些簡化。因此又被稱為“川劇荷葉”或“黃派荷葉”。
四川荷葉演員表演照四川荷葉演員表演照

發展

稍後,出現了說唱故事,稱為“書詞派荷葉”或“曲藝荷葉”,不再演唱川劇,而演唱移植於四川金錢板的有長篇書與短篇小段。長篇書的結構系韻散相雜,說唱相間(即“風絞雪”)的方式,故又稱為“唱書”。長篇書主要在固定的茶館掛牌演唱(登館),每部書可說唱三五個月甚至更長。短篇小段主要在跑碼頭,趕鄉場時演唱,稱為“做水棚”,並多與花鼓,連廂或戲法等形式合夥賣藝。
抗日戰爭時期,不少藝人加入各地的抗日宣傳隊,因是宣傳,故曲目多為短篇小段。如《六十年國恥》、《保衛上海》、《趙金標大戰蘆溝橋》等。
50年代後,藝人加入各地的曲藝團、隊,經常與其它曲藝形式在書場或劇場同台演出,故長篇書漸少而以短篇小段為主。此時創作演唱了不少新曲目,如《懶漢和雞蛋》、《雙槍老太婆》、《助人為樂》等,這時還出現了一批業餘愛好者,活躍在工廠、農村。
四川荷葉的唱腔系移植於川劇高腔。主要曲牌有[紅衲襖]、[江頭桂]、[香羅帶]、[梭梭崗]、[流水腔]、[富貴花]等,後期的“書詞派荷葉”只是演唱內容發生了變化,唱腔卻一仍其舊。只對每個曲牌作一些板式變化,但未嚴格板腔化。主要板式有[散板]、[一字]、[二流]、[三板]等。四川荷葉以竹籤敲打蘇鑔與擊板相配合為其伴奏。其所擊點子均系簡化了的川劇鑼鼓牌子,每開唱前打擊一段前奏,稱為“鬧台”。演唱中擊板以控制節奏速度,同時敲擊蘇鑔打出一些情緒表現所需要的效果音響。

演唱方式

荷葉是從川劇中派生出來的一種四川省曲藝形式,最常見的演出形式是一人手持竹籤、蘇鉸和檀板說唱故事。那么,既然是一種民間說唱的藝術,為何又叫“荷葉”呢?原來是演出道具中有一種樂器形似荷葉,藝人用紅綢系在蘇鉸下面,下垂的紅綢狀如荷莖,而蘇鉸狀似荷葉,因此人們就稱這種獨特的曲藝形式為荷葉了。
荷葉約形成於清末。早期的荷葉即是川劇的清唱、演唱折子戲或戲曲片段,唱腔和劇本皆沿用川劇,而且竹籤、蘇鉸和檀板等樂器的使用也是按照川劇鑼鼓的韻律進行敲擊。後來,隨著這種曲藝形式的不斷演進,荷葉不再演唱川劇,而改為單獨說唱故事。演唱時先打一段前奏,稱為鬧台,算是開場白,然後再演說正書。
荷葉的演唱形式通常是一個人站唱,或兩、三人對唱等,唱詞格律與金錢板頗為相似,慣用七字句和十字句,因此荷葉和金錢板在曲目上經常可以互借。荷葉唱詞又分長篇書和短篇小段,長篇的故事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話本演義,在茶館書場演出時,每部書可說唱數月之久。後來荷葉常與四川其他的曲藝節目同台演出,為了增加它的觀賞性並節約時間,因此大多改為演唱精彩小段。由於荷葉有比較固定的唱腔和說唱格律,因此新的作品不斷誕生,如《雙槍老太婆》、《助人為樂》和《懶漢與雞蛋》等,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新荷葉”。

起源

四川曲藝眾多的曲種中,四川荷葉無論是唱或是打,都與川劇一樣。例如它的主要唱腔曲牌[紅衲襖][江頭桂][香羅帶]等,無論從曲牌名還是唱腔,都直接來源於川劇高腔。而它的“打”——用一支竹籤敲擊半扇蘇鉸,則完全是作了適當簡化的川劇鑼鼓牌子的點子。
關於四川荷葉的產生,其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大約是在清代中葉,有一個川戲班子由於經營不佳而垮台了,班主逃之夭夭,成員們氣憤不過,就把戲班給砸了,把服裝道具也分了。
這個戲班的“打鼓匠”(司鼓),人很斯文。班子上鬧翻了天,他還一無所知。後來,有人跑去告訴他說:“你還不趕緊去看一下,東西都分光羅!”這時,他才慢吞吞地踱到戲園裡去,轉了一圈,值錢的東西一件也沒有了。只撿到一副檀板、半扇蘇鉸。為了生活,這位“打鼓匠”流浪於城鎮碼頭、茶房酒肆,用一根竹筷敲擊蘇鉸,以檀板擊拍配合,敲打出川劇的各種鑼鼓點子,一人清唱川劇,藉以謀生。
由於使用的半扇蘇鉸上墜著一根長長的紅綢,狀如荷塘里的荷葉,後來人們便把這種一個人自打自唱川劇的演唱形式叫做“打荷葉”“唱荷葉”或者“荷葉說書”等。

跌落文化邊緣

四川荷葉無論打、唱,均與川劇相同。作為從川劇派生出來的曲藝,四川荷葉正處於瀕危境地。很多人都對荷葉這一藝術形式感到陌生。過去與四川人的文化生活有著緊密聯繫的荷葉,已經逐漸走出人們的記憶。
四川荷葉花開民間
三台縣中新鎮的張勤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老人,四川特有的文藝形式,他都能說上幾段。對四川荷葉,79歲的張勤只保留了些許殘存的記憶。
解放前,張勤的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作坊,取絲織布。當時,民間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取絲匠不要臉,一天按到玉龍盞。”“巢絲匠不要臉,一天按到皮鞭鏟。”父親也不例外,特別喜歡唱戲,獨特的環境造就了張勤的文藝才能,川劇的各個角色和器樂,他都能表演。
“自從有了川劇,就有了荷葉。”張勤說,荷葉是由川劇直接派生出來的,但對荷葉的具體起源,他卻不甚了了。據傳在清代中期,有一個川戲班子因經營不善,戲班成員長期領不到工錢,班主只有棄班逃跑。工人們便瓜分班子裡的服裝道具充抵工錢。當時,班子裡有一個打鼓匠對此卻一無所知,有人告訴他後,戲班子裡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他只撿到一副檀板和半扇蘇鑔。為了謀生,他只好帶著這一副檀板和半扇蘇鑔,四處流浪,用一根竹筷敲擊蘇鑔,用檀板和拍,敲打出川劇的各種鼓點,一人清唱掙錢餬口。因蘇鑔上繫著紅稠形狀似荷葉,“荷葉”由此得名。

半副玩友

因表演形式的獨特,四川荷葉的表演者與愛好者被稱為“半副玩友”。張勤解釋說,川劇坐唱講究鑼鼓齊全,愛好者被稱為玩友,而荷葉卻是以一副檀板和半扇蘇鑔進行川劇表演,所以稱之為“半副玩友”。
因荷葉的唱詞、唱腔等均是川劇表演形式,所以很多川劇演員都能表演荷葉。荷葉演出不分地點和場合,茶坊、酒店及農家小院,均可演出。演出時,演員左手蘇鑔、檀板,右手持竹籤擊鑔伴奏。早期的荷葉表演,以川劇的清唱、演唱折子戲或片段為主。唱腔與詞本,均沿襲川劇,竹籤、蘇鑔、檀板,根據川劇鑼鼓的點子敲擊,聲音清脆悅耳。發展到後來,書詞派荷葉不再演唱川劇,改為說唱故事。演唱時先打一段前奏,稱為鬧台,再說正書。演唱形式多樣,唱詞格式與金錢板相似。因其表演形式獨特靈活,加之川人對川劇的特別喜愛,所以荷葉在四川的地區極為流行。
解放後,國家對文藝事業高度重視,荷葉作為一們曲藝種類,與其它曲藝同台演出。表演者還根據當時的社會形勢,創作了並表演了一大批新曲目。到上世紀70年代,荷葉表演開始走下坡路,至今,荷葉的民間表演幾近絕跡。知道荷葉者,也寥寥無幾了。在採訪中,記者希望張勤老人能即興表演一段荷葉,但他卻遺憾的表示,家裡收藏的荷葉道具已經破損,根本就無法使用了。

藝術花香

作為四川特產,荷葉在川內各地都曾一度盛行。我市境內,尤以三台最為突出。張勤回憶說,上世紀70年代末,他與三台安居一位姓楊的老人是僅有的兩位荷葉表演者。當時,他們每三個月都要到縣上開會,並進行荷葉等藝術表演。到80年代初,荷葉逐漸走出了人們的實現。
三台縣一位文化幹部認為,荷葉這一藝術形式的出現,體現了四川文化藝術發展的軌跡,是四川人樂觀生活態度的反映。他分析說,到今天,四川荷葉處於衰落瀕危境地,與後繼無人、缺乏創新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同時,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生活日益豐盛,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隨之有很大的提升,荷葉等趨於老套、沒有新意的傳統文藝都不可避免的跌落到文化的邊緣。
值得欣慰的是,作為四川獨有的曲藝形式,省、市各級都在採取措施挽救荷葉這一民族文化。三台縣已將“荷葉”公布為三台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制定了詳盡的措施與保護方案,對荷葉的表演形式、內容進行挖掘,使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得到傳承,再現四川荷葉的藝術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