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恩施揚琴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74
- 遺產類別:曲藝
- 申報地區:湖北省恩施市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主要分類,演唱方式,曲目形式,傳承意義,傳承保護,藝術,獲獎,
歷史淵源
恩施揚琴,亦稱恩施絲弦。流播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鹹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但發於何地,源於何時,無文字可考,藝人眾說紛紜。一說是清光緒年間,有一位來自四川、人稱張先生的藝人,曾在恩施縣城組班傳藝,遂將揚琴傳入恩施。一說是著名藝人詹子范之父,光緒年間曾任貴州遵義知府,因喜愛琴棋書畫,故從黔帶回揚琴。
他將其技藝傳給詹子范,後又由詹子范在恩施組班傳授,並與張姓藝人合班演唱,方使揚琴在恩施傳播開來。一說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曆南巡,在揚州舉行琴音集會,看中揚琴高節、優雅,遂將揚琴帶回宮廷。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補通判秦雲龍(鹹豐丁寨人)進京,納歌女康氏為妾,由康氏將揚琴帶入四川。同治十年(1871年),秦雲龍夫人劉氏回鄉,又將揚琴帶回鹹豐。於是揚琴便由丁寨流傳開來。
揚琴傳入恩施地區之後,一些愛好者曾先後在恩施、鹹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建立過琴社。他們組織“堂會”(又叫“轉轉會”),定期在會友家中演唱,鄭簫齋、陸建秋、金如齋、鄧鼎卿、簡培生等人,先後到利川、宣恩與當地的揚琴愛好者交流琴藝,利川、來鳳的揚琴愛好者朱雲程、傅雲清等人也先後到恩施的揚琴愛好者劉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會知音,參加他們的演唱活動。恩施縣遂逐漸成為揚琴的演唱活動中心。
揚琴傳入鹹豐之後,先後在秦氏家族內演唱,後擴大到至親好友,繼而又由至親好友擴展到丁寨堰塘灣秦家、青崗樹鄧家、土地坪游家、尖山混水盪覃家、城關“中和堂”藥鋪劉家。1930年,鹹豐的琴友曾於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廟舉行“琴會”,命名為“伯牙會”,以後定期在中秋節相邀演唱。
1920年,有一位名叫楊志清的藝人,身背月琴,從恩施來到利川,他善唱揚琴中的“越調”,能自彈自唱許多揚琴傳統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縣城偶遇知音葉松普,並受到了利川揚琴愛好者祝華封、郭愛里、徐世成等人的高度讚賞,強留其在利川傳授揚琴技藝,由此促進了利川的揚琴演唱活動。爾後,揚琴又由利川城傳到了汪營鄉。1936年,利川揚琴愛好者曾先後成立過“國樂研究社”、“壽生會”等業餘組織。
1935年左右,來鳳的揚琴演唱活動,也頗興盛。1945年,揚琴愛好者成立過“絲弦社”,曾演唱《伯牙辭琴》、《水漫金山》、《三難新郎》等曲目。為紀念鐘子期、俞伯牙,來鳳揚琴愛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節,聚會演唱揚琴。與來鳳毗鄰的宣恩沙道溝,揚琴的演唱活動也十分活躍,琴友們經常相邀演唱。
揚琴的演唱者多為文人學士,行商坐賈,一向以高雅自喻,因此,揚琴在歷史上從沒有形成過職業班社,也沒有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職業藝人。不“鬧堂子”,不坐茶館,不公開演唱。揚琴的演唱活動,多限於至親好友以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間,故揚琴愛好者有“曲唱五更雞,非友不玩琴”之說。
揚琴是恩施揚琴演唱的主要樂器,居各伴奏樂器之首,藝人稱操揚琴者謂“坐統子”,有指揮諸樂器之意。碗琴(由桐樹疙瘩挖空而成,音色介於板胡與高胡之間)則是顯示其風格色彩的特性樂器。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由竹節製成)、尺(即簡板)同為伴奏樂器,與揚琴合稱為“八音”。
演唱時,樂器伴奏不嚴格隨腔,均採取你繁我簡、你簡我繁的方法。唱時點奏,過門重奏;鼓、尺除嚴格按板、眼演奏外,還根據不同情節、情緒的需要,按輕、重、緩、疾隨腔敲擊。
藝術特色
主要分類
按唱腔、曲牌的性能、結構與特點,可分為“宮調”、“月調”、“皮簧”、“小調”和沒有唱詞的器樂曲5大類。演唱者居中間,面前置揚琴,左邊有三弦、琵琶、月琴,右邊有京胡、二胡、鼓板伴奏。常演曲目有60多段,如《大宴》、《修詔》、《伯牙撫琴》、《黛玉葬花》、《琵琶記》、《怒沉百寶箱》等。 恩施揚琴歷史上主要是文人雅士自娛自樂的雅樂說唱,無固定專業藝人和職業專班,故稱恩施揚琴為“三不一友”的說唱,即不鬧堂、不坐館,不向公眾公開演唱,只以琴會友,相互酬唱,有所謂作友不玩琴之說。
演唱方式
恩施揚琴音樂分板腔體曲牌、歌謠曲牌、民間小調、器樂曲牌等四種。整個表現形式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唱腔主要是“正宮”和“二六”,以後吸收了“楚調”和南戲中“西皮”、“二黃”部分唱腔,唱詞也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編,曲調婉轉,抒情性強,表現力十分豐富,現多搬上舞台,直接面向觀眾演出。
曲目形式
曲目
恩施揚琴曲目眾多,傳統曲目多取自東周列國、三國、水滸、紅樓夢等傳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不下200餘出,現代新編曲目主要有《白求恩贈刀》《腳印》《修詔》《伯牙撫琴》、《黛玉葬花》、《琵琶記》、《怒沉百寶箱》、《白求恩贈刀》等。
形式
恩施揚琴的曲目,文字精練嚴整,題材豐富多彩。曲目開頭和結尾的詩句用第三人稱。在人物對話和故事情節的描繪中,也夾有詩白。其基本結構是:詞四句,點明主題;詩四句,介紹內容梗概;白,進入角色以敘事;唱詞、對話,分角色行當展開故事情節;四句尾詩,結束交待,點出接唱曲目。
恩施揚琴唱詞以七字句(二、二、三)與十字句(三、三、四或三、四、三)為其基本句式,如《水漫金山》為“七字句式”:
鴛鴦織就比翼飛,
雲海天涯不分離。
刁人裁剪各東西,
何月聚頭再相隨。
又如《修詔》中的“十字句式”:
耳聽得譙樓上初更鼓震,
叫一聲伏梓童細聽朕云:
快與王取白綾錦袍一領,
待寡人修血詔賜與董丞。
除“七字句式”與“十字句式”兩種基本結構形式外,也有“五言”與“雜言”句式。“七言”與“十言”多存在於板腔體曲牌之中,五言與雜言體,則多見於歌謠體曲牌及民謠小調之中。
恩施揚琴的曲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屬於歷史題材的有:三國戲《修詔》、《盛日佳宴》、《貂蟬拜月》等;列國戲《伯牙撫琴》、《伯牙碎琴》等;唐朝戲《醉寫嚇蠻書》等;宋代戲《東窗修本》、《何立回話》等。屬於民間傳說的有《水漫金山》、《盜靈芝》等。取材於其他小說、戲曲的有:《黛玉葬花》 、《松林解帶》、《蒼頭說媒》、《琵琶記》 等。
表演形式
恩施揚琴的演唱,不搭台、不化妝,無表演,多在夜闌人靜之時,於深宅、古廟中演唱。演員自操樂器,圍桌而坐。曲目按生、旦、淨、末、醜、副、雜遞唱,劇情進入高潮或煞尾時,眾人合腔渲染氣氛。“恩施揚琴”演唱形式為坐唱,演唱者各持樂器(也有不持樂器的),揚琴居首,稱為“坐統子”,余者有碗琴、二胡、三弦、月琴、京胡、鼓(竹節做成)、尺,稱其“八音”;演唱時,大家圍長桌而坐,不化妝,不表演;傳統曲目分生、旦、淨、末、醜等角色行當,劇情進入高潮或煞尾時,常伴以眾合“彩腔”。
“恩施揚琴”音樂唱腔曲牌豐富,有包括“宮調”、“皮黃”為主體的板腔體類,“月調”、“小調”為主體的曲牌體類,還有器樂曲牌。
有文字可考的傳統曲(劇)目,約有150多個,經常演唱的有60多個,其中有歷史題材的(如“三國”、“三廂”、“紅樓”戲),有唱民間故事的等。“揚琴”在恩施的流傳中受方言語音影響,帶來了四聲上的變化和聲腔上的變革,特別是在傳唱中與恩施民歌、戲曲相融合,使它具備了濃厚的地方氣息,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它雖傳自異鄉,藝人們卻說“恩施揚琴是恩施土腔”。
由於“恩施揚琴”歷史上沒有專業團體,演唱範圍逐漸變窄,藝人相繼去世,至20世紀40年代,能“唱揚琴的人已寥寥無幾了”。
傳承意義
作為外來文化與本土民族文化相交融的產物,恩施揚琴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價值;集音樂、唱腔、表演於一體的恩施揚琴,同樣具有重要的文學、音樂和演唱藝術研究價值。
傳承保護
藝術
恩施市文工團的曲藝節目“耍耍”《擔水》和“恩施揚琴”《愛的火花》應邀參加了由國家民委、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在寧夏銀川舉辦的第三屆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此次展演,全國各少數民族共選送105個節目參加。通過初賽、複賽,最終12個省區的25個節目進入決賽。《擔水》和寧夏坐唱《新農村真美氣》、彝族說唱《糠羅羅、米羅羅》等五個節目並列一等獎。《愛的火花》獨獲最佳作品獎並獲得二等獎。
“耍耍”和“恩施揚琴”同為恩施州的傳統民間藝術。“耍耍”原名“耍神”,又叫“跳神”。最初是巫師——端公的祭祀形式,其意是祈求神靈驅疫消災,播福於民,給民眾以寄託和信念。由於其表演形式說唱並茂、風趣詼諧,故深受百姓喜愛,從而使其從祭祀活動中剝離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藝術。《擔水》表現的是土家族男子為阿妹擔水的場面,反映土家男女青年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恩施揚琴”又名“恩施絲弦”,唱詞雅致、唱腔優美。同樣為百姓喜聞樂見。2007年,這兩種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同時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獲獎
此次獲獎節目“耍耍”《擔水》由原省民委副主任牟廉玖作詞、“恩施揚琴”由唐清順作詞,這兩個節目都由恩施市文化館退休音樂幹部黃應柏編曲。
國家文化部辦公廳公示了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9項傳統文化藝術榜上有名。
入圍的9個項目分別是:巴東縣的“長江峽江號子”,利川市的肉連響,鹹豐縣、來鳳縣的南劇,恩施市的“恩施揚琴”,恩施市的燈戲,恩施市、鶴峯縣的儺戲,宣恩縣的“薅草鑼鼓”,鶴峯縣的“土家族打溜子”,來鳳縣的“土家擺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