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童謠

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四川童謠則是根據四川當地的風土人情所創作出來的,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一些段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童謠
  • 發源地:四川
  • 特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
介紹,四川經典童謠,《打鐵》,《方腦殼》,《老太婆》,《紅蘿蔔》,《狗啃生紅苕》,《顛倒歌》,《胖娃歌》,四川特色童謠,邊念邊做動作,邊念邊畫圖畫,

介紹

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四川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四川童謠則是根據四川當地的風土人情所創作出來的,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一些段子。童謠則是根據四川當地的風土人情所創作出來的,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一些段子。

四川經典童謠

因為地區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以下是一些大多數人都知道的童謠

《打鐵》

張打鐵,李打鐵
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我在橋洞裡歇
橋洞裡有根花花蛇
把我耳朵咬成兩半節
回去爹也嗟(jue),媽也嗟
嗟得我心裡過不得
殺個雞,我不依
殺個鵝,請舅婆
舅婆在屋裡梳腦殼
舅公,舅公在屋裡爬煙囪
請爸爸,爸爸在屋裡掃渣渣
請媽媽,媽媽在屋裡搓粑粑
方腦殼方腦殼

《方腦殼》

方腦殼
不拐彎走直角
遇到禍事跑不脫

《老太婆》

老太婆
尖尖腳(jio)
汽車來了跑不脫
餅隆蹦隆跳下河
河頭有個鬼腦殼
撿起回去揉饅坨
饅坨三斤半
娃娃吃不完

《紅蘿蔔》

紅蘿蔔
蜜蜜(min)甜
看到看到要過年
娃兒想吃肉
老漢沒得錢

《狗啃生紅苕》

狗啃生紅苕
火燒罐罐餚
罐罐擱(ko)得高
走去(qie)碰個大青包

《顛倒歌》

正月十五桂花香,賊娃子翻牆偷水缸
聾子聽到忙起床,啞巴一路喊出房
跛子趕忙追出去,爪手趕緊來幫忙
強盜嚇得跑得慌,陰溝掉到鞋子頭
出得門來人咬狗,撿坨狗來砸石頭

《胖娃歌》

胖娃胖嘟嘟,騎馬趕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白馬騎得高,胖娃耍彎刀
彎刀耍得圓,胖娃吃湯圓
湯圓吃得多,胖娃屙駝駝

四川特色童謠

邊念邊做動作

《茶俗歌》
王婆婆,在賣茶
三個觀音來吃茶
後花園,三匹馬
兩個童兒打一打
王婆婆,罵一罵
隔壁子麼姑兒說閒話
這是一首用指頭做遊戲時唱的兒童茶俗歌。先將雙手的大拇指中指、無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個圈,然後將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內,將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內,左的食指與右手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個觀音,右手大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匹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兩個童兒,左手小指代表麼姑。遊戲時,邊唱歌邊扣相關的指頭。這首茶俗兒歌,形式活潑,易唱易記,老少皆宜。

邊念邊畫圖畫

《丁老頭》
(版本一)
一個丁老頭(鼻子)
欠我兩個蛋(眼睛)
我說三天還(額頭)他說四天還(嘴)
丁老頭丁老頭
去你媽的蛋(臉)
三根油條3毛3(頭髮耳朵)
一塊大餅(身體)6毛6(手)
一串葡萄(扣子)7毛7(腿)
(版本二)
一個丁老頭(鼻子)
生了兩個兒(眼睛)
三天不吃飯(額頭)
餓的團團轉(臉)
買了三根蔥花了3毛3(頭髮耳朵)
買了一個冬瓜(身體)8毛8(扣子)
買了兩跟黃瓜(腳)6毛6(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