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珙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宜賓三中珙縣校區)
- 外文名:Gong xien first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sichuan province
- 簡稱:珙一高
- 創辦時間:2001年
- 類別:公立高中
- 現任校長:徐政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主要獎項: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
- 占地面積:近130畝
- 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全員參與,機制出新
珙高簡介,硬體設施,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對外交流,領導班子,
珙高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近130畝,建築面積26552平方米,生均綠化面積10平方米,生均運動場所12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138人,其中專任教師116人,有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學歷109人。高級職稱44人,中級職稱45人,全國優質教師2人,省市縣級骨幹教師及學科帶頭人、拔尖人才、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等近70人,現有32個教學班,1970名在校學生。2004年1月,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
為了確保“創示”成功,縣政府投資近一千多萬元修建了一幢嚴格按照《中學建築設計規範》要求設計的綜合大樓,建築面積近一萬平方米。建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購置了儀器櫃、桌凳等實驗設施以及條例要求的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多功能廳、音、體、美、衛及科技活動等用房。設計合理、採光充分,供電、排水、通風、防毒等符合建築規範要求,並有齊備的消防安全設施,保證使用更安全。
縣政府先後投入近三百萬元,以解決小硬體配置,為學校理、化、生實驗室配備了儀器、**、設備等;為圖書館添置了圖書和設施以及音、體、美、衛等器材和**,建成了校園網和網管中心,以及校園閉路電視系統;為教室、食堂配備了彩電,為學校各處室和年級辦公室配備了電腦並聯網,共享教育資源,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程度,使學校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
硬體設施
學校相繼建成了教學大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和一座高標準、現代化的綜合大樓,配備了標準的理化實驗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和科技活動室。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投入300多萬元建成了校園網及有線電視系統,使學生能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大事,視野得到了極大拓寬,讓山區學生真正聆聽到高科技的足音。
為了形成濃厚的人文氣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讓山區學生受到良好環境的薰陶,學校為創建“綠色家園”、“人文校園”投入了大量資金實施綠化亮化工程,先後建成富有人文氣息的兩大場,並在校園內設定了多處文化牆、閱報欄、宣傳欄、標語牌和花木牌。
學校建有400平方米環形跑道(含100平方米直道),內設標準足球場,面積18000平方米;籃球 個,面積4420平方米;排球場3個,面積1080平方米;兵乓球場地150平方米;器材場地200平方米,器械房兩間,面積192.4平方米;總面積為24042平方米,達到《裝備標準》要求。體育器材室兩間,面積192平方米,達到《裝備標準》要求。該校現有音樂室 兩間(各96平方米),器材室一間(60平方米),美術室兩間(各100平方米),衛生器材室一間(20平方米),診斷室一間(40平方米),這些場館全按照四川省重點中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要求配置,為該校的音、體、美教學和衛生健康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場所。
辦學理念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南,堅持”三個面向“,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讓教師成為名師,讓學生成為人才。學校的辦學思想:以人為本,以法治校,以德樹人,科研興校,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建設以珙縣第一高級中學為中心的中壩文體園區、使學校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川南特色名校。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基礎知識紮實,個性特長得到發揮,品質優良,行為規範,心理健康,適應性強的合格的高中,畢業生。
(一)、嚴格管理
1、 實行校長負責制,增強工作整合力
2、 強化爭先意識,勇於開拓進取
3、 加強“四好“班子創建工作,重視後備幹部培養
4、 堅持民主治校
5、 創新機制,完善制度
(二)、師資隊伍建設
1、 狠抓師德師風建設
為樹立良好的師德,該校定期召開教職工大會、黨員大會,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貫徹《師德八條》,提倡《教師的五種精神》;認真學習執行《宜賓市教師八不準》條例,針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開展“轉變作風,提升教師形象“的行風建設活動。在管理中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讓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工作中發揮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 通過各種途徑,促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1)、狠抓基本功。
學校制訂了具體的師資培訓計畫,大辦支持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校還積極為教師創造條件,按時做好各項技能考核的報名和成績反饋工作,鼓勵教師進行各類專業理論的函授、進修,為他們解決工作、學習中的困難。
(2)、帶出去,請進來。
學校分期分批,組織教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節假日到工廠、農村、基層單位、勞教改單位參觀、學習借鑑,增長見識。同時,對教師實行“富腦強腦“工程,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三)、重視培養全員的現代教育技術意識,提高現代教育設備設施的使用效率。
學校先後開設了教師電腦培訓班多期,有專任教師對他們進行培訓。為了提高教師們的電腦操作水平,現代教育技術教研組還定期舉辦電腦知識講座。
(4)、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培養。
學校在重視教師隊伍總體建設的同時,更注重對青年教師進行規範而具體的指導。竭力扶植青年教師隊伍。全面培養、典型帶動。通過壓擔子,讓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走向成熟;針對不同類型教師的實際,制訂並實施培養計畫。
3、 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機制
學校破除教師專業技術終身制。強化競爭機制,同時又努力做到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業留人,逐步形成崗位能上能下,工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的競爭和激勵機制。
(三)、德育工作
1、 加強德育目標管理
2、 切實發揮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
辦學特色
珙縣地處西部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信息相對閉塞,因而學生普遍存在見識不廣,素質不高等問題,為全面提高山區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該校以“力足山區,教體結合,整體提高“為辦學特色,在軟硬體方面為山區學生素質做了大量工作。根據山區學生大都吃若耐勞,意志堅韌的特點,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該校特開辦了藝體特長班、舉重、摔跤班。
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課外文體活動,如篝火晚會、雜技表演、露天表演、師生籃球運動會、學生田徑運動會等,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藝術節更是充分展示了全體學生的情趣特長,深受各界好評。學校也在各級各類藝體活動中獲得良好成績。
對外交流
近年來學校先後派出15人次參加了省級學術研討會,20多人參加了市政高三複習研討會,20多人參加了全省市新教材、新大綱培訓;多人參加了市級說課比賽及英語教師風采展示比賽。今年暑假又派了2名英語教師到廈門大學參加英語口語培訓,以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此外,學校還把其他各級各校優秀教師和教育專家請進來,傳經送寶,以實現“借師發展“。尤其是三次邀請市教研所的教學專家來該校指導教學教研工作,使該校教師受益匪淺。
由於山區地理地貌特點,人員居住分散,學校布點多,規模小,造成我縣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我 分利用教師知識層次高,年輕化的優勢,將吸收的先進辦學理念,創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現代的科學管理制度傳播到縣內各兄弟學校,積極推動山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學校主動與縣內的珙縣中學、芙蓉中學、巡場中學、下羅鄉國中等學校簽訂幫扶協定,在教育教學資源上予以支持。這些學校定期組織教師來該校觀察,該校各學科帶頭人應邀到兄弟學校去指導教學教研活動,為山區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示範作用。同時該校還為縣委組織部人民醫院、農業銀行等多家單位開辦計算機培訓班,充分利用已有資源服務社會。
領導班子
徐政:校長 黨支部書記
劉波:副校長
袁明:副校長
唐安康:副校長
劉楷:副校長
王夕娟:副校長
李躍權:行政辦主任
吳開彬:教導處主任
柯平:教導處副主任
陳國剛:教導副主任
李書永:教科室主任
周萍:政教處主任
王俊:政教處副主任
王詠楠:政教處副主任
吳長華:總務處主任
姚建勇:總務處副主任
葉俊:體衛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