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是由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綜合研究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史玉祥、演懷玉、陶慶才、李宗文、韓永輝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
- 主要完成單位: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綜合研究大隊
- 主要完成人:史玉祥、演懷玉、陶慶才、李宗文、韓永輝
- 等級:二等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 19870040 |
項目名稱 |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 |
主要完成單位 | 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綜合研究大隊 |
主要完成人 | 史玉祥、演懷玉、陶慶才、李宗文、韓永輝 |
獲獎證書編號 | KJ-87-2-12 |
獎種 | 科技 |
等級 | 二等 |
項目摘要
本成果是“六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第十八項《煤成氣開發》的課題成果。 分別從石油地質學、煤田地質學、沉積學等基本理論出發,探討了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含煤盆地的構造發展、沉積環境、煤系地層的地化特徵和天然氣富集的若干地質規律,在預測天然氣資源的分布和潛量等方面,提出了新認識。 成果圖文並茂,結論可信,為今後四川盆地上三疊統煤成氣勘探和開發奠定了基礎。 成果具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一、套用地震地層學與鑽井資料相結合方法,進行地層的劃分與對比,沉積相帶展布和古地理變遷的研究; 二、根據灰份含量及灰份組份含量比例,劃分上三疊統泥炭沼澤類型,指出上三疊統以中位泥炭沼澤為主,煤的顯微組份以鏡質組為主; 三、較系統深入地對四川盆地晚三疊世以來的構造運動,構造圈閉的形成,孔隙演化以及超高壓氣藏的形成機制等問題作了研究; 四、用多種方法計算了全盆地上三疊統煤成氣的生氣量與資源潛量,進行了煤成氣勘探遠景分區評價,詳細論述了七個普查勘探領域。 成果指出了尋找非背斜圈閉,深盆氣和淺層次生氣藏的重要性,開拓了四川找氣新領域。 成果估算盆地烴類氣體資源量為1090.6-1722億方,液態烴資源量1205-1827萬噸,指出煤系總生氣量的80%左右分布在盆地西部及川中隆起西部。 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