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的關係研究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的關係研究》是由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地質綜合研究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史玉祥、演懷玉、陶慶才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的關係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870081[02112]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地質綜合研究大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70081[02112]
項目名稱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天然氣形成與煤化作用的關係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礦部西南石油地質局地質綜合研究大隊
主要完成人
史玉祥、演懷玉、陶慶才
主題詞
上三疊統;天然氣生成;煤化作用;四川盆地

成果摘要

一、上三疊統含煤-含油氣盆地由兩種構造性質不同的盆地迭加而成,“須下盆”渡性質的盆地,“須上盆”是封閉條件下發展而成的陸內盆地。二、上成油沉積環境是海相到海陸交替直到陸相的退覆沉積,空間上,海、湖遷,泥炭、沼澤沉積繼承性差、煤層薄、連片不好。缺乏深水少半深水的湖相環境,多發育淺湖、極淺水湖泡、湖沼的弱還原-弱氧化環境,稿主體湖區在盆地西部,泥炭沼澤以中-低位占優勢,主要是微鏡煤-地東部以中位泥炭沼澤為主,主要為微鏡惰煤,盆地西部煤岩的生氣條他地區。須四、須五段第一主體儲集有利相帶發育在主體湖區西側的龍,第二個主體儲集有利相帶發育在川中隆起西部和川西凹陷東。小塘子要是海陸過渡-陸相的厚砂岩,廣布盆地西部,尖來於川中隆起西坡,組合的主要儲層。三、通過上三疊統氣源岩、天然氣和凝析油的地化特別的研究認為:煤系分散有機質以腐殖型母質占優勢,但腐泥化組分高氣能力,上三疊統多為自生自儲的煤成氣,它具重甲、乙烷碳同位素比高汞蒸氣含量、異丁烷豐度優勢、低酸性氣體,缺乏H2S的特徵。氣源較高,以產氣為主,伴有少量凝析油、輕質油。根據氣體組分、汞蒸氣同位素及生物標記化合物的綜合研究,提出了差別煤成氣和油型氣的地行了油氣源對比和氣源岩評價。四、採用煤氣發生率法、理論發生率法計算生氣量,採用生聚係數法估算烴類氣體資源量為1090.6-1722億方量1225-1827萬噸,煤系總生氣量的80%左右分布在盆地西部及川中隆從歷史的“動態”角度分析入手,提高了評價論證水平,對沉積埋藏史熱演化史、石油及天然氣主生成期、成岩作用與孔隙演化史、源岩壓實壓形成史、局部構造形成史,以及深盆氣形成機理、異常高壓帶形成機方面研究指出:在泥岩早期排液期,印支構造可形成早期聚集川中西坡指向區,可形成非背斜聚集;晚期泥岩強壓實,儲層物性變差,無適時天然氣多滯留在超低孔滲緻密砂層中,二次運移效率極低,可形成“深地殼厚度法研究古地溫是一種新方法的賞試。建立煤化作用階段、砂岩隙演變與油氣運移期的關係標尺,提出高壓異常帶形成與煤成氣大量生關,並導致大規模的初次運移。六、綜合提出印支古構造、深盆氣、晚川中隆起西坡地層岩相變化帶、侏羅白堊紀紅層次生氣藏、龍門山推覆藏,七個普查勘探領域,並對油氣聚集賦存規律進行論證,提出新的普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