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縣工業園區

四川安縣工業園區

四川安縣工業園區是2010年經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工業開發區(川府函[2010]149號)。“大園區”包含安縣國家級中小企業工業園;安縣花荄工業園區(遼安工業園、界牌工業園);銀河科技產業園;雎水乾河子化工工業園。

園區地處中國(綿陽)科技城西北角的安縣新縣城花荄鎮,距離市中心區13公里、綿陽機場26公里、成(都)綿(陽)和成(都)廣(元)高速9公里、綿陽火車站和皂角鋪貨站13公里。花荄新縣城建設起點高、理念新,區位優勢十分突出,是綿陽科技城的衛星城、後花園和城市功能重要的吸納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安縣工業園區
  • 批准時間:2010年
  • 類別:工業園
  • 位置:安縣新縣城花荄鎮
發展定位,發展歷程,發展規劃,特色園區,

發展定位

園區堅持“一園一主業,產業有特色”的原則,定位為: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建立西部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輔之以電子信息、醫藥食品、精細化工為配套產業的特色園區。近期所規劃的省級工業開發區面積為8.046平方公里,遠景規劃的黃土—花荄—界牌產業帶為15平方公里。

發展歷程

經過幾年的努力,2.38KM2的啟動區基礎設施投入已達2.6億元,基本形成了四縱六橫的主幹道框架,同時,在兩年多的災後重建中,又落實了15.6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億元,遼寧援建資金5.5億元,自籌9.1億元。已實施6.86億元,初步完成了華晨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及以上片區的水、電、路、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
四川安縣工業園區
2009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又實施了“大拆遷”戰略,完成了新規劃區5000餘畝的征地及拆遷、安置工作,並新修建了道路13.985KM,排洪溝3.67KM,排水排污管網4.46KM。
經過幾年的努力,園區基本形成了以遼安工業園汽配機械為主導產業,電子信息、醫藥食品、精細化工為綜合配套產業的產業集群。園區已入駐工業項目88個,其中:汽車配件項目36個,占41%,醫藥食品項目10個,電子信息項目13個,精細化工項目5個,其他項目24個。另外,這88個企業中,已投產項目34個,在建項目29個,待建項目25個。已投產企業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2戶(好醫生、得潤電子),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4戶(朗迪、豪茂、科倫、匯利),規模以上企業19戶。
2009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3.87億元(不含長虹六分廠),比2008年增長8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8億元,比2008年增長80%;實現稅收2260萬元,增長126%;2010年1-8月,工業總產值12.3億元(不含長虹六分廠),同比增長52%;工業增加值3.1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國地兩稅入庫1800萬元,同比增長29%。園區招商引資,2009年協定引資總額41.73億元,累計達到50.51億元;2009年到位3.386億元,累計到位13.38億元;2010年1-8月園區又新落實引進項目23個,協定引資13.96億元。

發展規劃

2006年12月入駐的總投資5.5億元的四川好醫生藥業抗生素、中藥飲片項目,2009年4月入駐的總投資15億元的華晨汽車及發動機零部件項目和總投資12.3億元的廣州華創銀河科技園項目等已順利落戶園區,均已開工建設或完工。預計2—3年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將分別超過75億元、100億元和50億元。

特色園區

遼安工業園:遼安工業園位於安縣工業園區內,是“5.12”特大地震後,安縣在遼寧省的強力援建下建立的遼寧——安縣產業合作園區。
四川安縣工業園區
遼安工業園位於安縣工業園6號路以下,銀河大道西段以上,西至西岩村山腳,總面積1800畝(約1.2平方公里),距綿陽主城區15公里,距綿陽機場26公里,在成都“兩小時經濟圈”內。
園區道路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概算總投資3.5億元,由遼寧省出資援建。遼寧省對安縣產業重建給予了極大支持,已落實援建資金2.6億元用於安縣工業園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遼安工業園範圍已落實7000萬元實施道路和防洪溝等建設。
在遼寧省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園區主體的占地987畝、總投資15億元的華祥汽車發動機及零配件生產基地項目已先期入駐,道路基礎設施已於2009年12月16日由遼寧鞍山市政建設有限公司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10年2月底,遼安工業園內道路建設進展順利,已完成50%的工程量,預計2010年4月底完工。
華晨汽車零部件工業園項目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待比選完成後,標準廠房部分計畫在3月中旬進場施工。整車厂部分待完善附屬設計後,計畫在4月中旬進場建設。
銀河科技產業園:安縣銀河建化集團在安縣花荄工業園區規劃的500畝土地建設。
在園區內建設國家級技術中心,並配套建設新產品開發設計及科研基地,前期投資估算為1億元,累計前三年投入9.26億元,總建築面積為367100平米,預計可解決5000人就業。
“銀河科技產業園”以精細化工產品和生物醫藥為發展方向,採用的技術均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預計在未來3至5年可實現產值30.3億元,拉動周邊產業10億元,年可實現利稅5.2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