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化學學院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是四川大學的二級學院,是“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試點單位。

學報的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07年四川高等學堂化學門與套用化學門的開辦,先後經歷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國立成都大學化學系、國立四川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四川大學化學系、四川聯合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等時期。

截至2013年7月,學院擁有2個本科專業。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職教職工19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專任教師117人;在校本科生916人,碩士生432人,博士生167人;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博點各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博點各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大學化學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Chemistry,Sichuan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07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類型:理工
  • 屬性:“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試點單位(2009年)
  • 主管部門:四川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王智猛
    院長:游勁松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2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8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8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個
  • 地址:望江校區:武侯區一環路南一段24號 
    江安校區:雙流區川大路二段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期刊,學術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活動,學院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傑出校友,

歷史沿革

1907年,四川高等學堂格致科開辦化學門、套用化學門。
1916年,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成立。
1926年,更名為國立成都大學化學系。
1931年,更名為國立四川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1950年,重慶大學化學系、川北大學化學系、華西協和大學化學系、成都理學院化學系與四川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合併成立新的四川大學化學系。
1994年,更名為四川聯合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化學學院。
1999年,獲得化學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點。
2000年,原華西醫科大學基礎化學、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基礎實驗化學併入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同年獲準博士後流動站。
2009年,成為“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試點單位。
2017年,化學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化學學院化學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7月,學院擁有2個本科專業,開設化學基地班、試驗班。
專業名稱學制授予學位
化學
四年
理學學士
套用化學
四年
理學學士
化學基地班、試驗班
四年
理學學士

學科建設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有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特殊學科點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四川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
2014年12月,化學學科進入ESI前1‰。2016年4月Nature Publishing Group公布的全球基礎學科排名情況(Nature Index),化學學科排名49位。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綠色化學、化學生物學、放射化學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綠色化學、化學生物學、放射化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有機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特殊學科點:放射化學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
四川省一級重點學科:化學

師資力量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職教職工19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專任教師117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職稱63人、副高職稱45人,博士生導師5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其中1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其中B 類1 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萬人計畫”科技領軍人才1人、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18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小明(專職)、朱清時(雙聘)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馮小明(2002年)、蒲林(B類,2003年)、王玉忠(2005年)、余孝其(2007年)、游勁松(2010年)、劉小華(2016年)、彭強(2018年)
國家教學名師:胡常偉(2011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綠色化學教學團隊(2009)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劉小華(2012年)、劉波(2013年)、鄭成斌(2016年)、吳鵬(2015年)、徐世美(2015年)、陳力(2018年)、余達剛(2018年)

教學建設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基於科研引導的研究型大學化學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與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化學
國家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化學課程教學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2009)
四川省特色專業:化學
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川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2個、四川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個。
平台類型平台名稱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能源植物生物燃油製備及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與生命科學學院共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高選擇性的有機合成新反應與新策略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綠色化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
四川省環境保護環境催化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四川省機動車尾氣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川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四川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創新團隊
“綠色有機合成化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創新團隊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國家綠色化學與技術學科引智基地

科研成果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國務院頒發全國創新獎牌爭先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近五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0項(包括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6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1項,973、863和國家支撐計畫1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5項,省部級基金106餘項,企業委託253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50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SCI論文100餘篇),授權專利130餘項。
化學學院化學學院
馮小明教授研究的手性氮氧醯胺–Sc(III)絡合物催化的不對稱Roskamp反應被編入專著Organic Synthesis Based on Name Reactions(p408),並被冠以“Roskamp–Feng反應”(Feng即馮小明),實現了有機化學工作者在中國本土以中國人命名的人名反應,相關工作入選201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12年科學發展報告》,並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王玉忠教授主持的無鹵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基礎研究成果繼“十五”期間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遴選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學科的三項入編成果之一入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高分子材料無鹵阻燃化解決了聚烯烴類材料的無鹵阻燃化必然導致阻燃效率低等技術難題,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及省部級一等獎5項。
部分科研成果列表
項目名稱類型獲獎年份
含氮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不對稱催化有機反應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2年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其材料結構與性能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年
新型手性催化劑和高效高選擇性的不對稱催化新反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1年
典型高分子材料無鹵阻燃化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0年
簡單金屬鹽催化的C-C鍵和C-N鍵形成反應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0年
含氮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在不對稱碳碳鍵形成反應中的套用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9年
典型高分子材料無鹵阻燃化關鍵技術及套用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技術發明一等獎
2009年
由苯直接催化氧化羥基化一步合成苯酚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
基於PPDO的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
2006年
金屬膠束模擬水解金屬酶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利用煉廠重催乾氣中乙烯進行羰基合成生產丙醛的清潔生產工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高效無鹵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劑及其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
生物功能體系的分子模擬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
高效無鹵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劑及其套用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
可控光-生物降解母料及製品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年

學術期刊

化學研究與套用》是化學類綜合性學術月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及中國期刊網;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技核心期刊)、《Ulrich Directory》收錄期刊、《中國化工文摘》收錄期刊、《中國藥學文摘》收錄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CA化學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收錄。

學術交流

據2018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每年邀請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知名化學期刊主編、國內外知名學者100餘人次到到校進行學術交流,每年派出100餘人次出國(境)進行學術交流和開展合作研究,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港澳台(地區)等國家或地區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近幾年派出百餘名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學院標識是由銀杏葉構成的藝術圖案,以綠色為主色調,1907位學院創辦時間。
學院標識學院標識

文化活動

學院團委學生會組織了“銀杏杯”化學知識競賽,公益調研活動,迎新晚會,畢業晚會,羽毛球比賽,信封、信箋、名片設計大賽,演講比賽,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化學實驗動畫製作大賽,“電化戰線”活動等學生活動。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王智猛
黨委副書記
謝均
院長
游勁松
副院長
劉波、鄭成斌、李坤

歷任領導

職務時期姓名任期
歷任院長
(系主任)
國立成都大學
(1926—1931)
曹四勿
---------
曾濟實
---------
國立四川大學
(1931-1949)
熊祖同
---------
曾濟實
---------
曹四勿
---------
張洪沅
---------
張達儒
---------
楊秀夫
---------
張漢良
---------
陳之霖
---------
劉為濤
---------
四川大學
(1950-2017)
楊秀夫
---------
周兆豐
---------
吳守玉(女)
---------
祝霖
---------
黃光琳(女)
---------
孫澤民
---------
傅鶴鑒
---------
胡常偉
---------
余孝其
---------
歷任書記
中共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黨委
(化學系黨總支)
廖桂芬(女)
1952-1958
彭盛琪
1958-1965
伍齊賢
1965-1966
席有勛
1966-1973
韋楓(女)
1973-1976
伍齊賢
1976-1979
席有勛
1979-1984
康忠鎔
1985-1996
肖友發
1996-2005
郭勇
2005-2010
王智猛
2010-2017

傑出校友

姓名獲得成就
中國配位化學家和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核化學家和放射化學家、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士揚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