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丁香

四川丁香

四川丁香(學名:Syringa sweginzowii Koehne et Lingelsh.)是木犀科,丁香屬灌木,高可達4米。枝直立,細弱,灰棕色,小枝紫褐色,四棱形,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上面光亮,下麵粉綠色,圓錐花序直立,花序軸常呈四棱形,與花梗、花萼均呈紫褐色,花芳香;花萼截形或萼齒先端銳尖或鈍;花冠淡紅色、淡紫色或桃紅色至白色,花冠管近圓柱形,裂片與花冠管呈直角開展,卵狀長圓形至狹披針形,花葯黃色,果長橢圓形,5-6月開花,9-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生山坡灌叢、林中,或河旁溝邊。

四川丁香花蒴果淡紅色,樹型美觀,花朵密集,芳香濃郁,是庭院及街道綠化的首選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2.5-4米。枝直立,細弱,灰棕色,無毛,具淡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四棱形,無毛,具皮孔。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4(-8)厘米,寬1-3(-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葉緣具睫毛,上面光亮,乾時呈黃綠色,無毛,下麵粉綠色,常沿葉脈或葉脈基部被須狀柔毛或無毛;幼葉葉緣帶紫紅色。葉柄長0.5-2厘米,無毛或僅上部疏被柔毛。圓錐花序直立,由頂芽或側芽抽生,長7-25厘米,寬3-15厘米,花序下常有1對小葉狀苞片或無。
花序軸常呈四棱形,與花梗花萼均呈紫褐色,被微柔毛或無毛。花梗長0-2毫米;花芳香;花萼長1.5-2毫米,截形或萼齒先端銳尖或鈍。花冠淡紅色、淡紫色或桃紅色至白色,花冠管細弱,近圓柱形,長0.6-1.5厘米,裂片與花冠管呈直角開展,卵狀長圓形至狹披針形,長3-6毫米,先端稍內彎而具喙。花葯黃色,長約3毫米,位於距花冠管喉部0-2毫米處。果長橢圓形,長1.5-2厘米,寬4-7毫米,先端漸尖或銳尖,皮孔不明顯。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生山坡灌叢、林中,或河旁溝邊。四川丁香喜光,耐陰,喜溫涼濕潤的氣候,也耐乾旱和寒冷;土壤濕潤,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中性及微鹼性土壤均能生長,但以深厚、肥沃、濕潤的微酸性沙壤土為宜。

繁殖方法

採種:正常發育的種子9月下旬成熟,所以採種以9月下旬為好。將採取的成熟飽滿的種了放在室內通風乾燥處陰乾(切忌太陽曝曬),放至大部分外種層開裂、種子脫出時,去掉外種層,從中選出成熟飽滿者,用紙袋包好。存放在5攝氏度左右的地方,使種子充分休眠
四川丁香四川丁香
催芽:3月中旬,將種了取出,用30至40℃溫水浸泡2小時,然後用涼水沖洗,再以濕潤細沙在瓦盆中壓積埋藏(種沙比為1:3),隨即放置在7攝氏度左右的64室內貯藏,經45天催芽,待種子裂口後即可播種。
播種:春季在溫室內進行,要求室內溫度20攝氏度左右。4月底在畦內開展條播,溝深3厘米,播種時種子平放在溝內,株行距為2厘米×10厘米,覆土厚為種子直徑的2倍,播後45天左右可出苗。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出苗前,應保持床面濕潤,但不能過濕,以輕握在手中不結團為準。當葉片長出1-2對時,需間苗(若盆載時,至3-5對葉時分盆,一盆一株)。第二年春萌動前可換畦移栽,株距為15厘米×30厘米。第三年4月底可移至溫室外露天栽植,或出圃進行庭院、街道綠化。

病蟲防治

四川丁香育苗的主要病害是苗木立枯病。一定要防重於治,以防為主,在幼苗剛出齊時,噴灑1%硫酸亞鐵、70%敵克松500倍稀釋液或1:1:200的波爾多液噴灑苗木,以後每隔7-10天進行1次預防,反覆交替噴藥防效最好。發生病害後,選用800倍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代鋅森、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四川丁香花淡紅色,10月蒴果淡紅色,樹型美觀,花朵密集,芳香濃郁,是庭院及街道綠化的首選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