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大連工學院,
南京工學院
(現東南大學)
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去“國立”兩字徑稱南京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以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在併入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校的有關係科後於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其後,又有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校部分專業先後併入。其時,南京工學院在南京是規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工科體系完備,綜合實力強勁。
1956年至1960年間,南京工學院陸續分出多個系科,組建或參建了4所高等院校:
1955年,中央高教部決定將無線電工程系西遷成都,與交通大學、華南工學院相關係科共同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經系主任陳章、院長汪海粟和江蘇省委的努力爭取,1956年周恩來總理決定無線電系調出19名骨幹教師參與組建成電,其餘停遷。
華南工學院
(現華南理工大學)
1970年,華南工學院再次被分割,分為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
1978年,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合併成立華南工學院。
華中工學院
(現華中科技大學)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員會所屬文化教育委員會召開高等教育計畫會議,決定在武漢新建三所工科院校---華中機械學院、中南動力學院和中南水利學院。195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決定將籌建中的華中機械學院、中南動力學院合併為一校,撤銷中南動力學院的建制,機電互補,命名為華中工學院,由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原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等4所大學的機械系全部和電機系的電力部分,以及華南工學院機械系的動力部分、電機系的電力部分合併組成,設機械製造工程、金屬切削工藝及其工具、汽車、內燃機、水力動力裝置、熱能動力裝置(熱力發電廠設備)、電機與電器、發電廠配電網及電力系統8個本科專業以及金工、鑄造、汽車修理與維護、發電廠配電網及電力系統4個專修科。
1971年,武漢機械學院停辦,部分專業和300多名教職工併入華中工學院。
1988年1月,學校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
大連工學院
(現大連理工大學)
學校肇始於1949年4月成立的大連大學,大連大學先後從海內外引進學者近百名,其中包括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子彈之父)、王大珩(著名光學家,中國光學學科奠基人)、張大煜(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催化科學奠基人之一)、錢令希(教育家、中國計算力學奠基人)、吳式樞(理論物理學家)、畢德顯(電子科學家、中國雷達技術奠基人)、楊槱(船舶工程專家)、彭少逸(石油化學、催化科學家)、侯毓汾(染料化學家)、王希季(物理學家)、林紀方(化工專家)等等著名學者,成立了八個系:數學系、物理系、電訊系、電機系、水利系、化工系、船舶系、機械系、冶金系。
1952年至1955年之間,因為國家政策和學校地處戰略前沿等因素的影響,建校初期的八個系和十多個學科大部分被調整到內地其他院校或獨立為國家專門科研機構,學校損失巨大。數學系被撤銷,師資被調往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由王淦昌領銜的核物理師資被調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論物理師資併入吉林大學;王大珩領銜的光學師資被調往長春組建中國科學院儀器館(1956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後繼續分拆組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電機系併入東北工學院(今東北大學);當時國內唯一的電訊雷達系全體師生派往抗美援朝戰場,戰爭結束後撤到張家口組建解放軍軍事通訊學院,後遷至西安成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楊槱領銜的船舶系併入上海船舶工程學院(今上海交通大學);化工系液體燃料組參與合併組建北京石油學院(今中國石油大學);煤化工師資遷到山西組建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起重運輸專業併入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今太原科技大學);科學研究所大部分師資劃歸中國科學院設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併入大連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工學院的化工師資併入大連工學院。至此,大連工學院僅留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學四個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