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之辯,又稱“四七論辯“,指朝鮮哲學史上一場持續近一百年的大辯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七之辯
- 又稱:四七論辯
- 持續時間:近一百年
- 發起人:李退溪、奇大升
簡介,解釋,內容,
簡介
四七之辯,又稱“四七論辯“,指朝鮮哲學史上一場持續近一百年的大辯論。
解釋
內容
14世紀,朝鮮理學家權近曾說:”四端是人的本性的出發點,所以完全是善的;但是七情呢,卻是從人的心裡流出來的,所以有的善、有的惡。他認為四端來源於理,即天理之性;從人的七情來源於氣,即氣質之性。如果七情合乎理,那很好,如果不合乎理,那就是不好了。兩百年之後,朝鮮理學家李退溪根據《朱子通語》也得出了類似的觀點。李退溪的學生奇大升對此表示質疑,於是,師徒二人以書信的方式展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