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

七情

基礎理論名詞。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②藥物配位的七種不同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情
  • 類別: 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 《素問》、《神農本草經》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係,二、七情的治病特點,三、藥物的配伍,

概念

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
②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殺、相反七種藥物配伍。

解讀

1、作為情志活動,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作為病因是指這些活動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包括某些內臟病變而繼發的病態情態活動。《素問·宣明五氣篇》稱:“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併者也。”又《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記載。
2、藥物配位的七種不同作用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殺、相反(見《神農本草經》)。

中醫套用

一、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係

情志活動由臟腑精氣應答外在環境因素的作用所產生,臟腑精氣是情志活動產生的內在生理學基礎。由於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故情志活動與五臟精氣的關係最為密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五臟藏精,精化為氣,氣的運動應答外界環境而產生情志活動。因而五臟精氣可產生相應的情志活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五臟精氣的盛衰及其藏泄運動的協調,氣血運行的通暢,在情志的產生變化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若五臟精氣陰陽出現虛實變化及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調,則可出現情志的異常變化。如《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另一方面,外在環境的變化過於強烈,情志過激或持續不解,又可導致臟腑精氣陰陽的功能失常,氣血運行失調。如大喜大驚傷心,大怒郁怒傷肝,過度思慮傷脾,過度恐懼傷腎等。
在情志活動的產生和變化中,心與肝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心藏神而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調控著機體的一切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各種情志活動的產生,都是在心神的統帥下,各臟腑精氣陰陽協調作用的結果。各種環境因素作用於人體,能影響臟腑精氣及其功能的,也可影響心神而產生相應的情志活動。如《類經·疾病類·情志九氣》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並該志意。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正常情志活動的產生依賴於五臟精氣充盛及氣血運行的暢達,而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和調節氣血運行,因而在調節情志活動,保持心情舒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七情的治病特點

七情外發,首先擾亂氣機:外因刺激誘發情志病變,首先擾亂五臟氣機,導致氣機逆亂, 發生病變。
七情內發,精氣先虛:內因發生情志病變,以髒、精、氣、血、陰 、陽虧虛,神氣失藏,或郁邪內擾神氣,發生病變。
七情發病,首傷屬髒:情志發病,首傷屬髒或屬髒先傷發病。臨床上,不同的惰緒刺激,可影響不同的神髒。
七情發病 有反覆性:情志病在臨床上有較強的反覆性,如憂鬱情緒(精神抑鬱證),稍不如意,病即復發。
七情發病,有兼夾性:七情的各項致病因素在發病過程中往往都是很難截然分開的,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情緒糾合在一起發病。
七情發病,有周期性:七情致病,有較強的周期性,如男性在八八之年,女性在七七之年(更年期),肝腎精氣虧耗,易出現情志病變。
七情發病,與氣候相關: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人體情緒,發生病變。
七情發病,有傳變規律:七情發病,每種情緒在傳變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如大怒傷肝,肝怒傳子,《靈樞·本神 》說:“盛怒者,迷惑而不治。”肝怒傳母,《靈樞·本神》 說:“腎盛怒不止則傷志。”肝怒乘土,《 素問·玉機真髒》說:“怒則肝氣乘矣。”肝怒侮金,《 素問·宣明五氣》 說:“精氣並於肺則悲。”因此《素問·玉機真髒》說:“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指出了情志病的傳變規律。
七情發病 淫情交錯:七情致病與六淫致病往往有很密切的聯繫。
七情發病,郁情不離:七情發病與郁證關係非常密切,在情緒不快時,往往導致氣機郁滯發病;而在氣機郁滯(氣、血、痰、火、食、濕)時,亦易擾亂五臟,導致五神不寧,發生情志病變;七情亦可與郁證同時發病為患。故陳無擇說:“郁不離七情”。
七情發病極其廣泛;還可以加重痼疾;七情之間可相互轉化。

三、藥物的配伍

藥物配合套用,相互之間必然產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進原有的療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產生毒副作用。因此,《神農本草經·序例》將各種藥物的配伍關係歸納為“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
1、單行
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對於病情比較單純的病證,往往選擇一種針對性較強的藥物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如古方獨參湯,即單用一味人參,治療大失血所引起元氣虛脫的危重病證。
2、相須
就是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套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功效。如麻黃配桂枝,能增強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作用;知母配貝母,可以增強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3、相使
就是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捕,兩藥合用,輔藥可以提高主藥的功效。如黃芪配茯苓治脾虛水腫,黃芪為健脾益氣、利尿消腫的主藥,茯苓淡滲利濕,可增強黃芪益氣利尿的作用。
4、相畏
就是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薑,即生薑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喑啞,用生薑炮製後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為緩和。
5、相殺
就是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羊血殺鉤吻毒;金錢草殺雷公藤毒。
6、相惡
就是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人參惡萊菔子,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生薑惡黃芩,黃芩能削弱生薑的溫胃止嘔的作用。
7、相反
就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貝母反烏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