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立三(黃埔學校總隊長、湖北三“怪傑”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嚴立三,人名,同名人士有國民黨陸軍中將,又名嚴重(1892-1944)湖北麻城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立三
  • 別名:嚴重
  • 出生地湖北麻城
  • 出生日期:1892年
  • 逝世日期:1944年
  • 職業:中將
  • 主要成就:“北伐名將”
  • 代表作品:《大學辨宗》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軼事,學術著作,

人物簡介

嚴立三(1892-1944),又名嚴重,字立三,別號劬園,自稱為劬丁,湖北麻城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曾經擔任過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生總隊長、訓練部長,被稱為“黃埔良師”。北伐時,他出任東路軍第二十一師師長,屢挫強敵,贏得了“北伐名將”的聲譽。抗戰期間,任湖北省民政廳廳長、代理省主席,為人清高,超世不群,被視為1。
嚴立三嚴立三

人物生平

嚴立三之父曾在安徽任縣知事,為官清廉,在當地政聲頗著。父親英年早逝之後,家無餘財,孤兒寡母,生活十分清苦。嚴立三少年時不苟言笑,學習勤奮刻苦,富有理想,成績十分優異。當時正值列強侵凌日亟,外患嚴重,清廷腐朽無能,官吏橫徵暴斂,民不聊生。為實現救國救民的理想,嚴立三16歲時考入安徽陸軍國小,先後進入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學習深造。
1924年,嚴立三來到黃埔軍校工作。先後在第一、二、三期任總隊長。在此期間,以身作則,對學生管理嚴格而又呵護備至,平易近人,誨人不倦,甚受同學敬佩,被譽為“黃埔良師”。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嚴立三被任命為第二十一師師長,率部出征,軍紀嚴明,沿途秋毫無犯,深受人民歡迎和支持,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勝利,嚴由此得到“北伐名將”的美稱。
嚴立三離開黃埔軍校以後,一直跟隨蔣介石中路北伐,1927年寧漢分裂時,他擔任北伐軍21師師長,駐兵九江。蔣介石驚聞周恩來朱德南昌起義,急電21師就近圍剿,嚴立三因與周恩來過往甚密,不願以兵戎相見,故而遲遲不前,因此次年被蔣介石用明升暗降的方式解除師長職務,調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廳長(後改為軍政部)。
時值農工黨創始人、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部長鄧演達通電反蔣,被殺害棄屍南京街頭,無人敢去收屍,嚴立三與鄧演達是金蘭之好,忍悲冒險為其收屍。對蔣介石排除異己、亂施殺戮深惡痛絕,1928年冬天,嚴立三憤而辭職,拋掉所有的軍政事務,獨自一人隱居廬山,在太乙峰下面修建草屋劬園,開墾荒地、自食其力,每天與樵夫農夫生活在一起,靠自己辛勤耕作的收成餬口。在這期間,他的下屬陳誠經常到廬山去看望他,蔣介石也經常捎信問候,並一再邀請嚴立三到南京居住。1930年嚴立三回武漢看望生病的妻子時,蔣介石派人秘密前往武昌,捎去上將軍服,授予嚴立三馮閻大戰軍事總指揮、上將軍銜,都被嚴立三拒絕,他依然回到廬山草屋自耕自食。
1931年,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讓出瀋陽城,日軍長驅直入,遼寧、吉林、黑龍江4個月內相繼淪陷。
1935年6月,“何梅協定”簽定以後,華北危機日趨嚴重。嚴立三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喪權辱國十分憤慨,對中華民族的前途非常憂慮。他報國無門,心情惆悵。
1936年,嚴立三隻身北上去陝西黃帝陵。他肩挑簡單行李,沿途考察山川形勢,訪問民間疾苦。這次謁陵他一直是徒步往返,歷時三個多月,在黃帝陵前,嚴立三灑下了悲憤的眼淚。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再邀嚴立三出任公職。嚴立三認為保家衛國、共赴國難是軍人天職,不能等著做亡國奴,這才答應下山。是年10月嚴便到南京請求上前線,後來蔣要嚴立三回湖北任省主席。嚴立三見和他同去的何成浚曾擔任過湖北省政府主席,便一再推讓。11月,行政院發布何成浚任湖北省主席,嚴立三為民政廳長的政府公告。
1938年6月,蔣介石改組湖北省政府,派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兼任湖北省主席,嚴仍兼民政廳長。看到日寇在中國奸擄燒殺、橫行霸道,他非常激憤,題字“不共戴天”於宜昌三游洞石壁,表示與日寇抗戰到底的決心,也激勵全國人民與侵略者不共戴天!
這時,陳誠身兼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忙于軍事,無暇兼顧,省主席由嚴立三代理。嚴立三為人有俠骨,不循私情,敢於碰硬。在代理湖北省主席期間,力主禁鴉片煙,特別禁止公務人員吸食鴉片。恩施縣政府會計主任吸食鴉片,經嚴立三批准處以死刑,這件事在當時引起很大震動。接著嚴立三又以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全司令的名義,下令規定,凡吸、售、種、運、藏鴉片煙者,一律處以死刑。沙市警察局長朱鼎鈞,是嚴立三親自選用的人。朱敲詐一商行法幣2000元,嚴派人查證屬實後,命令第四區專員金巨堂,將朱鼎鈞逮捕解省。金與朱是老鄉,關係密切,多方包庇朱而不執行嚴的命令。嚴立三親自派保警隊去沙市,將朱鼎鈞押解到宜昌交付審判。金巨堂又請保定軍校同學,江防司令郭懺出面力保,企圖借郭懺是湖北省境內最高軍事長官的地位,逼迫嚴立三屈服。嚴立三不為所動,最終還是將朱鼎鈞法辦。
1940年6月,宜昌被日軍占領,湖北省政府遷駐恩施。7月,嚴立三辭去代理省主席,陳誠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一職。嚴立三卸職時,任內的“主席特別辦公費”節餘約有數萬元,陳誠不便接受,派人送還給嚴立三,被嚴立三拒絕,後來陳誠按照嚴立三的意見,將這筆錢撥作救濟難民之用了。陳誠回任之後,對省政府進行了全面改組,給嚴立三留了個省政府委員的位置。嚴立三堅辭不就,既不參加省府例會,也不拿委員薪金。
後來乾脆離開當時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恩施,率領湖北省保全二團300多名官兵,在宣恩縣創辦了“曬坪墾殖處” ,全副武裝、手拿農具來到宣恩曬坪開墾荒地、發展畜牧業,為抗日將士輸送糧草,建立了支援前方的一個生產供給基地。在墾荒的同時嚴立三不忘戰備和軍事訓練,率保全團士兵在山地中修築了交叉火力的防禦工事。同時,他還在宣恩中學義務講授數學。
1944年,嚴立三病逝於恩施沙灣湖北省立醫院。病中,多次要求醫生別為他的病多費精力,更不要因治他一人之病而影響其他患病民眾的治療,語詞懇切,聞者莫不感動。彌留之際,留下了“有罪要火葬”的五字遺言。一代怪傑嚴立三與世長辭之後,社會各界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董必武驚聞噩耗,特地從重慶寄去一副輓聯,以表達對嚴立三逝世的痛惜和哀悼之情。聯云:“貽我一篇書,語重心長,自探立國千年奧;奠君三爵酒,形疏禮薄,難訴迴腸九曲深。”嚴立三一生清正廉潔,不營私產,生活艱苦樸素。死後家境蕭條,生養死葬都成了問題。萬耀煌任國民政府湖北省主席時,把他的遺體運回武漢,移葬於武昌郊區九峰山,以表達社會各界對其不平凡的一生的敬仰和緬懷。
抗戰勝利後,湖北人民為了紀念抗戰名人嚴立三,方魯在宜昌三游洞臨摹下嚴立三所書“不共戴天”,省政府在曬坪刻青石碑矗立於嚴立三駐地,好友施方白題字,以示抗戰精神與曬坪永存。石碑正面雕刻“不共戴天”四個字,落款為民國二十八年春“劬丁”,一側為“劬園”二字,碑上刻有碑文來歷等簡介:劬園者,嚴立三先生之園名也,故自稱劬丁,“不共戴天”四字方魯摩於三游洞之崖。茲再刻於先生手創之曬坪墾區,以與曬坪並垂不朽。
卅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施方白識。

人物軼事

處世態度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嚴立三與蔣介石意見不合。當時國民黨左派的中心人物鄧演達正在武漢,堅持反蔣,言論激烈。蔣介石素知嚴立三與鄧演達交情深厚,對嚴更加不放心。在南京,蔣介石接見嚴立三,他對嚴立三說:“鄧演達在武漢,天天喊要打倒我蔣介石,你同他是莫逆之交,為什麼不去信勸阻他?”嚴當即申明,自己是革命軍人,奉命北伐,只知任務是打倒軍閥,與鄧通信也只是說北伐尚未成功,寧漢不能分裂。蔣介石聽後仍然不放心,就轉移話題,問嚴近來身體怎么樣,副師長陳誠能力怎么樣?明白蔣介石的用意,嚴立三當即回答說:“我的胃病很厲害,請準我離職休養。陳誠是浙江青田人,能力很強,可以接替我的職務。”蔣介石要嚴回蘇州待命,接著何應欽奉蔣之命,趕到蘇州,集合隊伍,宣布嚴師長因病休養,由副師長陳誠代理。宣布以後,全師譁然,引起騷亂,弄得何應欽不知如何收場。嚴立三當即出面制止,責令參謀長、軍需處長交出關防及全部結餘款項,由陳誠接管。嚴立三平時廉潔自持,這時全師還有結存銀元10萬多元。他一塊也不留,全部交出。部屬的饋贈也一概不收。交接完畢後,嚴立三隻身乘車去了杭州,脫去軍裝,換上僧衣,住進了天竺寺。聞訊前去慰問的,他一概謝絕不見。“北伐名將”進了寺廟,成為轟動當時社會的一大新聞。嚴立三這招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的做法,的確精妙非常。因為當時他無法跟蔣介石硬碰硬,只有住進寺廟,當了和尚,全社會馬上就會傳開來,全國的輿論都會同情和支持他,他的名聲也就越大,這樣他就可以進一步與蔣介石抗衡。事實上,沒過幾個月,嚴立三就去湖北省當了民政廳長。嚴立三的這種處世態度,與他早年的學習修養有關。他喜愛讀老莊,老子莊子的無為而治、與世無爭、以柔克剛等哲學思想對他影響很大。
隱居
湖北,由於軍人干預省政,嚴立三難以實現自己提出的關於逐步推行地方自治、實行二五減租等改革方案,十分痛苦。1928年春,蔣桂戰爭發生之前,嚴立三突然失蹤,對於他的去向,眾說紛紜,實際上他已隱居廬山,開始了將近10年的隱居生活。他就任湖北省民政廳長,前後一共不到半年。 嚴立三住在廬山含鄱嶺南麓的太乙村,自己種菜,自己砍柴,用竹管導水入廚房,生活上堅持自食其力。勞動之外,便是讀書,不過問時事政治。朋友知道他的情況後,紛紛給他送錢送物,他一律拒絕。有些黃埔學生前來探望,他勸他們不要來,以免招致麻煩。當時很多人對嚴立三的退隱,感到很不理解,稱他為“怪人”。甚至有人嘲諷:“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在南北交通要道的襄陽隆中隱居;嚴立三視官爵如敝屣,卻住在冠蓋雲集的廬山。”來說明他的隱居是沽名釣譽。對於這些,嚴立三總是一笑置之,不加評論。
蔣介石對嚴立三一直都不放心,曾兩次親往太乙村訪問,嚴立三都避而不見。由此可見嚴並非沽名釣譽,更見他的膽量。“九·一八”事變後,報界對嚴立三長期隱居廬山,有所報導,稱之為“當今的‘嚴子陵’,清高過於嚴子陵”。蔣介石見報之後大為震怒,曾想派人將嚴立三趕出廬山。陳誠向蔣介石建議,說嚴立三在黃埔學生中很有威信,給嚴難堪影響不好。不如用共赴國難的名義,邀請他到南京擔任一個空頭職銜。於是蔣介石派陳誠勸嚴立三到南京任軍事訓練總監,嚴拒絕了;二次又派陳誠勸駕,請嚴立三出任全國禁菸總監,又被嚴拒絕。
微服私訪
嚴立三經常到各地視察,以了解民情吏治。事先不發通知,也不準迎送。總是帶一個通信員,配一匹馱行李用的馬,到達目的地之後,隨便找個地方住下,吃了飯之後就到當地政府了解情況,辦理公務,不受任何接待。有一天,嚴立三來到鹹豐縣政府,縣長秦紹恬還沒起床,聞省里有人來,便命在會客室等候。嚴立三於是手書一張“立三有事會見縣太爺”的紙條,交勤務員遞進去。秦紹恬見紙條後大驚,立即整衣相迎。嚴問:“縣政府幾點鐘辦公?”秦答:“八點”。嚴立三因坐至八點半還沒見一人來辦公,不禁大發雷霆,命秦到省政府聽候處理。原來嚴立三頭天就來到了鹹豐縣城,住在一家小客棧,聽聞老百姓叫縣長綽號為“秦少刮”。嚴立三探知秦紹恬政聲不佳,早已不滿,並非僅因其遲到辦公而一時發作。嚴立三喜歡早起,起床後常常步行到附近各學校、機關,檢查作息制度。一天清晨,他步行來到一高中,六時已過,學生還沒起床。他親自執錘擊鐘,驚醒校中師生。學校主任見代省主席站在操場上,連忙集合學生,請他講話。他卻說:“大好時光,不要被訓話耽誤了。只希望先生們理解抗戰時期,青年學生在此讀書不易。千萬要珍惜時間,不要誤人子弟。”說完後又立即到省政府的各廳、處突擊檢查,及時處理問題,整飭怠職行為。至此,公務人員也就不敢玩忽職守了,省府機關很快就出現嚴肅、緊張的氣氛,改變了以往拖沓的陋習。

學術著作

嚴立三除在宣恩中學任教外,還從事學術著作。他好學深思,對中國文化有較深的研究,見解獨特。他早年有些學術論著,包括《大學辨宗》一書在內,都未曾公開發表。當年出版界名宿張菊生很推崇嚴立三的道德學問,抗戰前曾勸他出版。嚴持謙遜態度,表示要待晚年再說。社會上一般人知其為名流者多,知其為學人者少。只有梁漱溟錢穆熊十力等少數學者,知道嚴立三在學術上的造詣。此時嚴立三開始著手撰寫《〈禮記·大學篇〉考釋》一書,提出了與程頤朱熹不同的見解。該書脫稿之後,嚴立三以自己的力量印了兩百部,分贈圖書館和少數朋友、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