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斑

噬菌斑,即噬菌體侵染細菌細胞,導致宿主細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瓊脂培養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透明小圓斑,或稱負菌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噬菌斑
  • 外文名:plaque
  • 別稱:負菌落
  • 產生噬菌體侵染細菌細胞
  • 分類:混濁噬菌斑、透明噬菌斑
現象描述,產生機理,測定方法,

現象描述

將適量的噬菌體和敏感細菌在軟瓊脂中混合,然後平埔於瓊脂培養基上,凝固後保溫放置,在培養基平面上的細菌,由於噬菌體的作用被溶菌而形成圓形斑,稱為噬菌斑。噬菌斑的大小,從肉眼勉強可見的小形斑直到直徑1厘米以上的大形斑不等。一般溶原性噬菌體的噬菌斑中央殘存著已溶原化的細胞,故成為混濁噬菌斑。相反,烈性噬菌體則形成透明噬菌斑。另還有透明與混濁部分相混雜的斑駁噬菌斑。在適當條件下,一個噬菌體粒子形成一個噬菌斑。對動物病毒一般是把它少量地接種培養於玻璃試管或器皿的單層培養細胞上。當在它上面鋪上一層含有中性紅染料的瓊脂時,由於被病毒感染而變性的細胞不能攝取染料,在一定時間(天數)後便出現噬菌斑。

產生機理

噬菌斑是噬菌體感染敏感宿主細菌以後在含受體菌的塗布平板上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透明圈。
在塗布有敏感宿主細胞的固體培養基表面,若接種上相應噬菌體稀釋液,其中每一噬菌體粒子 由於 先侵染和裂解一個細胞,然後以此為中心,再反覆侵染和裂解周圍大量的細胞,結果就會在菌苔上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大小、邊緣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測定方法

噬菌斑的形成可用於檢出、分離、純化噬菌體和進行噬菌體計數。如,
設0.10mL稀釋度為10-6的病毒懸液可產生75個噬菌斑,則樣品的噬菌斑形成單位為:
PFU/mL=(75 PFU /0.10 mL )×(106)=7.5× 1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